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送別歌》,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
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是城南舊事的主題曲。
《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
擴展資料: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于天津,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不僅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而且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
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于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
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后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參考資料:送別歌_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全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