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小時候的清明節,在我的腦海里一直回放著,那是兒時,長輩對晚輩的認祖教育,也是讓我認識中華文化中孝道的一個窗口。
那是小學的時候,我(如果有兄弟姐妹就改成“我和哥哥姐姐妹妹弟弟”)隨著父母還有我的爺爺奶奶(如果爺爺奶奶還在的話就這樣寫,如果爺爺或者奶奶不在了就寫爺爺或者奶奶)去給曾祖爺爺,曾祖奶奶掃墓,來到我也說不出名字的陵園,我看見許多人也來辦清明節掃墓,人們一戶一戶,一群群地迅速聚集起來,年長的伯伯帶領下浩浩蕩蕩前去掃墓,我家的安排是爸爸負責放鞭炮,媽媽安排祭祖用品,我負責把祭品從背包里拿出來給媽媽,彼此分工合作。
爸爸帶領我們,首先墳清理一遍,如果看到有墓碑不清晰,就會拿出祭品擦拭,接著,爸爸把事先準備好的樹枝插在先祖的墳上,拿出彩帶,用力一抖,一層層的彩帶展開掉了下來,站在山上,望著一片片林立著的墓碑,一片片飄揚在墳頭的彩帶,一陣陣鞭炮聲,仿佛大家都在為逝去親人點燃了生命的火焰。
彩帶掛好后,爸爸把祭品中的魚、肉、酒等東西放在墳碑前,插上香,點燃蠟燭,燃燒紙元寶。
等這一切做完,我低下頭,閉上眼睛,懷著敬意磕頭。
良久,我被一陣小孩子的歡笑聲喚醒過來,回頭望著不遠處,另外一戶有4個大人的一家,他家的三個小孩子早就等得不奈煩了,你一個我一個爭先恐后地拿出鞭炮放了起來,頓時山上不時地響起“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的鞭炮聲。
等鞭炮放完以后,他們也和我家里一樣跪拜在自己先祖的墳前,為的是讓先祖的在天之靈保佑。
就這樣,掃墓的人家十分虔誠地給先祖祭奠掃墓。
掃墓一直持續到下午太陽快落山才結束。
后來每一年我和父母都去清明祭祖,父母都帶著我去掃墓。
今年的清明節快到了,我又能和爸爸媽媽親戚一起去緬懷祖先了!
我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我們中華民族民間風俗的深奧和歷史淵源的縮影,清明節是中國文化偉大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作文清明節大墳壩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