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天空 十六歲的我,已經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六歲的季節,是一個多夢的季節;我十六歲的天空,有著綺麗的夢想,也有著成長的煩惱。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美好的理想在召喚著我。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我明白,書籍對社會和人生的重要。
我愛讀書,是知識給了我無窮的放飛夢想的力量。
只是,我依然渴望的沒有升學壓力,充滿自由和生動活潑的學習生活,而不是整天淹沒在題海中的學習生活。
我痛苦并快樂著,過著一種屬于十六歲特有的生活。
“都初三學生了,還玩電腦,真是不懂事!”耳邊又傳來媽媽不住的嘮叨聲。
我只好極不情愿地關掉電腦,把我和快樂隔開。
我也知道,玩電腦不能入迷,可是也不能因為我初三了就不讓我沾電腦啊。
我喜歡玩電腦游戲,喜歡在網上聽歌,這些只不過是我緊張的學習生活的調劑。
可是,我可愛的電腦就這樣被媽媽封殺了。
暫時分手吧,我可憐的電腦!我苦惱并無奈著,我還要繼續過我屬于十六歲的生活。
十六歲的天空是單純的,開始成熟的生命夢想繽紛,放開年輕的喉嚨大聲呼喊,無憂無慮地放飛真情與童心;讓年輕的臉龐寫滿天真,讓天真的思緒化做流云,讓流云的瑰麗飄向遙遠,讓遙遠的希望早日來臨。
十六歲的天空,本該有屬于我們的快樂,但更多的卻是苦惱,是無奈。
盡管如此,我的夢想依然燦爛。
徘徊過,孤單過,我學會了堅強:就算心里覺得很受傷也絕不閃爍淚光。
對著天空,我大聲吶喊:給我雙翅,我要飛翔! 【滿分亮點】 本文一開頭就以詩話的語言深深的吸引著讀者,讓人感受到輕盈的詩意。
下文緊緊圍繞著“我十六歲的天空,有著綺麗的夢想,也有著成長的煩惱”組織材料:喜歡讀書,卻被淹沒在題海之中;想玩電腦,卻被母親百般阻止。
寫出了十六歲的苦惱與無奈。
正是在這種苦惱與無奈中,作者成熟了,堅強了。
作者不是一味地抱怨、埋怨,而是一個花季少年對理想的堅定的吶喊“給我雙翅,我要飛翔”,表現出青春的熱情與活力。
我眼中的色彩 我眼中的色彩雖然各種各樣,但都絢麗無比。
它們構成了我豐富多彩的生活。
我喜歡綠色,一看到綠色就會想起我的樂園。
我的樂園是我家后園的一片菜地,地里種滿一畦畦碧綠的菠菜、油菜……地頭種著一棵棵綠蔭濃濃的桑樹和槐樹,每當節假日,便與鄰居的孩子們追逐打鬧;每當煩惱來臨,我便來到菜地散步,與那些綠油油的蔬菜談心,此時,那滿目的綠色啊,就像一把把綠色的巨傘,遮住了夏日的驕陽,擋住了冬日的寒風……假如你問我什么是幸福,此時的心境便是最好的回答。
我喜歡紅色,我一看到紅色就想起了我的紅房子。
曾幾何時,地板被我弄得咯咯叫;曾幾何時,我坐在門檻上背《唐詩三百首》,青蛙蟋蟀也來湊熱鬧;曾幾何時,房子里傳出歡快的歌聲……看著心目中神圣的紅色,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 我喜歡白色,我一看到白色就想起了白色的香噴噴的豆漿。
一大早,外婆就招呼我喝她親手做的豆漿,我和鄰居家的伙伴一起排排坐,享受著豆漿那淡淡的馨香,透過升騰、蔓延的熱氣,我看到了外婆那瞇成一條縫的眼睛和那飽經風霜的臉,喝著一直甜到我心眼兒里的豆漿,我似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現在我對白色更是情有獨鐘了。
到了九年級,拋棄一切,開始一心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不摻任何雜念。
也因此變得純凈、簡潔,從此,白駐留在我的心中。
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縈繞著不同的色彩,它們彼此交織構成了一個看似簡單而又繽紛的世界。
我透過我眼中的色彩,看到了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也看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動力來自精彩的課外書 寂寞的童年,沒有想象中的藍天、白云與碧海,沒有夢幻中的綠草、卵石與小魚,但那一本本美麗而神奇的課外書,卻讓我的生活變得美不勝收。
我學習語文的動力來自爸爸,準確地說是來自爸爸的一個故事。
記得爸爸與我講的第一個故事就是“從前有座山……”剛開始時還聽得津津有味,重復幾遍后,就發現了玄機。
我要求爸爸講一講其他的故事,爸爸不說話,神秘地走到那典雅的書櫥前說:看書吧,書里有看不完的故事。
這就是我學習的最初動力。
帶著疑問與好奇的心理,我翻開了書櫥里那些有著精美插圖的童話書。
起初,我看到的是書里可愛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是書里漂亮的美人魚與滑稽的小丑,不到幾天工夫,幼稚的童心被徹底征服,我如同一個饑餓的人聞到了面包的香味,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著我走進那美妙的世界。
后來,我走進了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我暢游了讓人心生遐想的海底世界和茫茫無際的宇宙空間。
書本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美妙。
進入中學后,一本本精美的書籍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成了我學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動力。
在一篇篇滿含思想的文字里,我讀懂了余秋雨的惆悵;在一個個曲折的情節中,我讀懂了張愛玲的痛苦;在一幅幅詩意的畫面里,我讀懂了池莉的清新。
在那里,我遇到了給予我生命力量的史鐵生,衰敗的地壇之中透露的那些新綠,不僅激起了他生存的希望,也給了我信心與信念。
在那里,我遇到了馳騁球場的貝克漢姆,頑強的拼搏不僅讓他撐起了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也教會了我奮斗,讓我不再是一個對著霞光幻想的人。
一本本精彩的課外書,讓我品味到了不同于課堂的味道,它們在我心中升起了一輪全新的太陽,這是一輪催我奮進、促我進步的太陽。
感謝你噢,可愛的課外書!有了你,我的生活將永遠充滿著動力,永遠充滿著激情。
點評:本文寫作角度精辟。
課外書帶給自己以動力,于是歷代文人騷客、經典詩詞作品、傳統古典小說,精美童話小說等,無一不可進入文章。
但課外書又是如何帶來動力的呢?請看文章第二、三段,作者用大量的筆墨談童年那個小小的故事與書櫥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結束時,并且用“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著我走進那美妙的世界”一語鎖定,妙不可言。
第四段同樣寫從課外書中得到的收獲,但寫法并不相同,文章邊敘邊議,敘議結合,語言頗有力度。
本文最終被評為滿分作文。
聆聽流水的歌唱 天空“嘩啦啦”地落淚,地上的水滴開心地聚集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我——流水。
閉上眼睛,安靜地聆聽,你是否聽到了流水歌唱的聲音…… 我一路唱著歌,流過平原。
我不羨慕高山的巍峨,也不仰慕湖水的靜美,因為我有流動的生命。
我不仰望雄鷹有勁的翅膀,我不感嘆獵豹的風馳電掣的速度,因為我知道自己微小,但并不渺小。
看!夾岸的桃花笑顏粲然,對著流水的清澈梳洗自己的模樣;柳楊因得到我的滋養,伸長衣袖飛揚;我體內的魚兒開心地嬉戲玩耍。
生命因我而鮮紅耀眼。
在一望無垠的平原上,我放聲歌唱,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開花落。
面臨高山的阻擋,我并不感懷憂傷,埋怨命運的不公。
相反,我微笑著,彈奏出激情昂揚的樂章,生命總會有起伏。
你聽!是屈原在引吭高歌,寫出了流芳百世的《離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歷史的長河邊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拋棄功名利祿,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壯志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那些困難重山只能擋住我前進的道路,卻無法阻止我前進的腳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凱歌邁向遠方……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落花在我耳畔輕輕低吟。
我說:“請跟隨我流淌的軌跡,你會明白——流水并非無情,而是帶你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夜空中劃過的流星,只是一瞬,但是它經過了炙熱的大氣層,將自己的生命熊熊燃燒,將光明無私地奉獻給大地,于是便筑就了永恒。
”落花不信,我開心地笑了,“嘩啦啦——”地繼續向前流淌。
遠遠的,我聽到了大海波濤洶涌的呼喚。
我高歌,對落花說:“看!我帶你找到了天堂。
”我整理好行裝,勇敢地投入大海的懷抱。
落花不禁感嘆:“一條因生命而歌的潺潺流水,匯成了一片生命的大海! 點評:聆聽流水的歌唱,我們聽到了;生命因流水而鮮紅耀眼,流水雖然微小卻不渺小;雖有高山的阻隔,流水依然笑對起伏,一路凱歌;流水潺潺而逝,并非無情,只是為了尋找生命的天堂。
小作者從流水聲中聽出了哲理,聽出了真諦,見解睿智而獨到。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篇文章構思的大氣,基于對流水精神的細膩體察,小作者信筆寫來,引經據典,渾然天成。
文章始終洋溢著一種昂揚向上的熱情,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開端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這些名言警句都告訴了我們開端對于成功的重要性。
《相對論·蝴蝶效應》中有這樣一句話:"系統初始量微小的變化,便能引起計算結果的巨大誤差……南美洲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動,便會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場風暴。
" 萬事開端的好壞,往往預示著其成功與否。
這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安排,更是一種必然。
2004年9月1日,初三的開端,也許有人認為中考還有一年之隔,實際上中考已經在悄無聲息中硝煙彌漫…… 初三的開端,沒有了喧囂與浮躁,沒有了不安與打鬧;有的只是一份寧靜,一份緊張,一份忙碌,一份充實。
年輕的心靈在學習中悸動。
我放下手中的籃球,拂去課本與心靈中的一縷灰塵,投身于知識的海洋,縱情于學習的世界,開始了我的尋夢,用我年輕的心去開啟年輕的夢。
課堂上的懶散為抖擻的精神所代替,課下的喧鬧為淵博的書籍所代替,耳邊的流行音樂為純正的英語發音所代替。
第一次月考優異的成績,肯定了我初三的開端,讓我似乎看到了中考的希望--就在不遠處。
中考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是那么神圣,那么神秘,或許中考的結果早已決定,決定于初三的開端。
也許有人認為中考是初中的終點。
但我認為中考是人生的又一個開端。
我們的信念并不因中考而改變,我們的學習并不因中考而停止,我們的人生更不因中考而變換。
中考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開端,一個新的開端,也可以說是一個驛站;新的萬里征程就在我們眼前,我們惟有把握開端,樹立目標,才能使我們的前途充滿希望。
回眸一視,感慨萬千;放眼遠眺,任重道遠。
一個個開端,是成功的呼喚,希望的蘊含。
把握開端,心中充滿希望,就一定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評析〕 這是一篇優秀的考場散文。
小作者根據考題的提示,準確、深刻地把握題意,以"初三生活點滴"為線索剪裁、組織文章材料,敘述為主,議論點綴其中,全文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篇末的議論抒情恰到好處地深化了文章主題:"一個個開端,是成功的呼喚,希望的蘊含。
把握開端,心中充滿希望,就一定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提升了對"開端"的理解。
文章語言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引用、對比、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點綴、穿插在文章之中,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考滿分作文10篇、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