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
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
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
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說。
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
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
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
她比我還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
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
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
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妹妹也懂。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秋天的懷念》讀后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它使我深受感動。
它讓我懂得了做母親是多么的不容易,知道了“母子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文章主要講了“我”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經常摔東西、發脾氣、悲觀厭世。
母親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在她重病纏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著覺的情況下,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將離別人世時,心里還掛念著“我”和未成年的妹妹。
文章通過生活中的幾件小事,通過在“我”發脾氣時,母親“悄悄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進來”,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園看菊花時,母親又“喜出望外”、“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等詞語和情節的描寫,充分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同情和關愛,說明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表達了人世間的母子親情。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媽媽。
她對我的愛也是無私的、真誠的、發自內心的。
我時刻都是在媽媽的關愛中成長的。
記得我7歲那年,由于發高燒,燒得迷迷糊糊。
媽媽連夜把我送到兒童醫院去打吊針。
當時爸爸出差不在家,媽媽就一個人陪在我的身邊,她一會兒給我量體溫,一會而給我喝點水;用涼毛巾一邊擦著我的臉,一邊給我講故事。
講著講著,我就睡著了。
媽媽怕我著涼,就脫下她的衣服蓋在我的身上。
我甜甜的睡著了。
可媽媽卻冷得渾身發抖,坐在我的身旁,一夜也沒有合眼。
聯想到課文里的“媽媽”和我的媽媽,我懂得了:“人間唯有母子情深”;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母愛是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
由此,我還想到,我們一定要珍惜母愛,回報母愛。
唯有現在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才能更好的回報母愛,回報社會。
這也是我們對母愛的最好報答!
這個就很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親情的散文并附上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