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全文的文意來理解,作者采取先抑后揚的手法,先說自己覺得木槿平庸,但是在文章后面又談到“近兩年木槿在這小園中兩度花發,不同凡響。”因為,這那時的她剛從家里的死別中走出來,正在困惑之時,眼前出現了充滿生機的木槿,給了她一線希望。
文章后面又交代,“幾經洗劫的小園又一次遭受磨難。
園旁小興土木,蓋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樓。
泥土、磚塊、鋼筋、木條全堆在園里,像是凌亂地長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壓在底下。
我已習慣了這類景象,知道毀去了以后,總會有新的開始,盡管等的時間會很長。
沒想到秋來時,一次走在這崎嶇山路上,忽見土山一側,透過磚塊鋼筋伸出幾條綠枝,綠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顫顫地開放!我的心也震顫起來,一種悲壯的感覺攫住了我。
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在逆境中仍舊能頑強生長、欣欣向榮的木槿的一種由衷贊美和欽佩。
但是在小園整頓好了之后開出來的木槿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那種不畏艱難、努力開放的悲壯風格了,所以“即使再有花開,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我想做一只快樂的豬散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