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讀了《林清玄散文集》。
這本書主要寫了林清玄在小時候經歷的一些事和林清玄對某些事的看法從而引出的道理。
一翻開這本書,逐字逐句地讀,字里行間蘊含著一種細膩、柔軟的感覺。
據我所知,林清玄是一位男作家,男作家的作文應該是充滿陽剛之氣的,但林清玄不同,他的文章格外婉轉,絲毫不遜于女作家。
這種陽剛與陰柔結合為一體的寫作方法,令我難以忘懷。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的文筆多么優美,語言多么華麗,而是這本書的前言,也就是寫作目的。
前言一共分為五個小故事:“還好,掉下來的不是西瓜”、“酸甜苦辣,各安其位”、“小小的心,大大的世界”和“在挫折中,學習智慧”。
這五個小故事都在寫各種各樣的兒童,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事,其中“小小的心,大大的世界”最令我影響深刻。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外國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許多的愿望、目標:而中國的孩子非常的保守,沒有自己的向往,任由父母指控。
林清玄是這樣評價這件事的:認識幸福,比認識世界更重要:關照自己,比國際觀緊迫得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只有在小的時候確定志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長大了,才會有所收獲,有所回報。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幾天前的報紙上寫的一則新聞:據一份調查顯示,從小就確立志向的孩子長大了有75%幾率圓了自己的愿望,甚至有10%的幾率被提拔,職位更高,受到了重用,但是從小沒有確立志向的人,只有5%的幾率獲得成功。
這則新聞同樣告訴了我們“每個人只有在小的時候確定志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長大了,才會有所收獲,有所回報”的道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確立志向看似很簡單,但是總很難做到,其實,只是因為少了一顆堅定不移的心而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讀林清玄散文里的《一口飲盡西江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