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畫家幾米說:“我放開的是牽著氣球的一根線,而抓住在手心的是夢想。”所謂有舍必有得,因為渴望擁有,所以選擇放下。
放下該放下的,用雙臂擁抱夢想。
放下不是半途而廢,而是勇往直前;放下不是丟棄,而是大智若愚的智慧。
放下只是為了擁有更多。
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擁抱夢想,放下便無敵。
放下是一種智慧,一種追求。
陶潛沒有放下功名利祿,豈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自在?而他追求的又何嘗不是那世外桃源的超然物外、身心清凈?他的放下是一種淡泊名利的智慧,是一種擁抱夢想的追求。
放眼西洋,“篩遍生活的泥土,只為尋找一顆真理的金子。”的托爾斯泰放下酒杯,放下奢靡的應酬,他卷起褲腳赤腳站在泥土之上,為的只是一種追求,一種平淡的追求,尋找名為“真理”的智慧。
還在燈紅酒綠里穿梭的朋友們啊,像陶潛、托爾斯泰一樣,放下生活中的“奢侈品”,尋覓最初的夢想吧!哪怕夢想是那么地卑微,它仍如金子般耀眼,因為你懂得了放下。
放下是為了擁有更多。
**庸曾說:“當你發現你放下一顆種子卻能長成蒼天大樹,你還會緊緊握住那微不足道的種子嗎?”前有魯迅棄醫從文,放下醫學用筆頭喚醒國人沉睡的心靈,后有錢學森放下美國高薪厚職,只為身為中國人死亦為中國魂的赤子之心。
他們不都意義證明了放下只為更好地擁有嗎?而他們擁有了尊嚴,擁有了國人的愛戴,擁有了名留青史的美譽。
鑲滿金子的大鵬,它不能展翅高飛;同樣,太多羈絆的人走不了遠路。
學會放下,擁抱夢想,收獲更多。
生活中,有人認為放下是一種智慧,反之也有人認為不放下則是一種堅守,一種精神。
西藏母女堅守5個月為路人送水只為道一聲“謝謝”;白芳禮老人踏著年邁的步伐只為捐助多一個孩子學習;白求恩大夫在陣地里堅守自己的崗位只為多挽救一個生命。
面對誘惑我們學會放下,但只要立正心態,不放下也是一種堅守。
當然,所謂的不放下并非“魚與熊掌兼得”,人生道路上難免誘惑,因此我們要學會辨別,但是有一道理是正確的:有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當你放下的時候也意味著你將得到。
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朋友們,放下包袱,輕裝上路,踏足遠方,尋找智慧,尋找夢想,相信定會扶搖直上九萬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放下與不舍(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