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現代作家的名字及作品

          中國現代文學——作家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

          他的作品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他曾留學日本,后棄醫從文,意在改變國民精神。

          他曾在北大、北女師大任教。

          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義者向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偉大轉變。

          魯迅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7本、小說集3部、散文和散文詩集各1部。

          先后選入教材的有:小說《社戲》、《故鄉》、《孔乙己》、《藥》、《祝福》、《阿Q正傳》;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雜文《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論雷峰塔的倒掉》、《吶喊自序》、《拿來主義》、《文學和出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燈下漫筆》(節選)等。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30年代和林語堂一起倡導“閑適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園地》、《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

          【柳亞子】(1887—1958)江蘇吳江人,現代著名詩人,工于舊詩,尤長于七言,詩詞具有愛國精神。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

          現代作家、學者。

          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影響很大。

          曾在古代文學史、哲學史方面做過一些開創性工作。

          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

          【劉半農】(1891—1934)江蘇江陰人,現代文學家、語言學家。

          著有詩集《揚鞭集》和《回聲實驗記錄》等專著。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是筆名,四川樂山人。

          現代作家、詩人、戲劇家、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曾留學日本,后棄醫從文,回國后組織“創造社”,開展革命文藝運動。

          大革命失敗后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國古代史研究。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文聯主席、中科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其著作極為豐富,主要詩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劇作有《屈原》、《虎符》等。

          另有小說、散文、評論、學術專著等。

          詩歌《天上的街市》、歷史劇《屈原》(節選)以及《〈魯迅詩稿〉序》被選入教材。

          【**】(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人。

          中國**的偉大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

          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是中國**的創始人之一。

          他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集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和詩人于一身,撰寫了大量的政論著作、軍事著作和哲學著作,并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詞作。

          選入教材的有《紀念白求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農村調查序言》、《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和詞作《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水調歌頭·游泳》等。

          【顧頡剛】(1893—1980)字銘堅,江蘇蘇州人。

          歷史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建人。

          知識淵博,治學嚴謹。

          曾任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著述頗豐,主持了《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的標點工作。

          《懷疑與學問》一文被選入教材。

          【許地山】(1893—1941)原籍福建,生于臺灣,現代作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著有《空山靈雨》,還編有《中國道教史》(上)、《印度文學》、《大藏經索引》等。

          【丁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

          物理學家、戲劇家。

          英國伯明翰大學理科碩士。

          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主任。

          他熱心文藝創作和翻譯工作,出版了《丁西林劇作選》。

          散文《三塊錢國幣》入選教材。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

          “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長期在商務印書館和開明書店任編輯,編過《小說月報》和《中學生》等刊物,并從事創作工作。

          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倪煥之》,批判了“教育萬能”的錯誤思想。

          被選入教材的有《蘇州園林》、《景泰藍的制作》和小說《夜》。

          【鄒韜奮】(1895—1944)名恩潤,字韜奮,江西余江人。

          著名政論家、出版家。

          畢生從事新聞工作,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編《大眾生活》等刊物。

          《工作的大小》一文被選入教材。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

          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

          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

          回國后,曾在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授。

          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馮友蘭教授曾以“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釋今古,六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紀貞元”,總結了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

          他繼承和闡發了程朱理學的傳統,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成為一代哲學宗師。

          主要論著收入《三松堂全集》。

          散文《人生的境界》入選教材。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

          著名作家、學者。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

          提倡小品文創作。

          著有長篇小說《京華煙云》等。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是筆名,浙江桐鄉人。

          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

          “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積極開展革命文藝運動,在魯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開創性貢獻。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和《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等。

          先后選入教材的有:《自傳》,散文《白楊禮贊》、《風景談》,評論《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茅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是我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作家。

          曾留學日本,歸國后與郭沫若等組織了創造社。

          1945年在印尼被日本憲兵殺害。

          小說大多帶有“自敘傳”性質。

          代表作有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

          散文《故都的秋》被選入教材。

          【徐志摩】(1896—1931)筆名詩哲、南湖等,浙江海寧人。

          新月派詩人。

          曾留學美國、英國,回國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南京中央大學任教。

          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

          《再別康橋》入選教材。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美學家。

          1922年畢業于香港大學文科教育系。

          193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文科碩士學位。

          1933年獲法國斯堡大學文科博士學位。

          回國后,曾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擔任教授。

          曾任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

          畢業從事美學教學和研究,在西方美學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詣較深。

          著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譯著有《美學》等。

          散文《咬文嚼字》、《談讀詩的趣味的培養》入選教材。

          【田漢】(1898—1968)湖南長沙人,我國革命戲劇奠基人和戲劇改革運動的先驅者。

          他與音樂家聶耳、冼星海、賀綠汀合作創作了《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優秀歌曲,其中《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新中國的國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

          現代作家、學者、民主戰士。

          曾留學英國,是“文學研究會”成員,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從事創作與學術研究,最后成為一名堅強的民主戰士。

          其著作共26種,約200萬字。

          散文名篇《背影》、《春》、《綠》、《荷塘月色》、《威尼斯》被選入教材。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福建長樂人。

          “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先后主編《小說月報》、《文學周刊》等。

          文學研究著作有《文學大綱》、《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等。

          【翦伯贊】(1898—1968)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維吾爾族,湖南桃源人。

          代表作游記體散文《內蒙訪古》入選教材。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阿雙,后改名爽,又名霜,江蘇常州人。

          中國**早期領導者之一,著名作家、翻譯家、文藝理論家。

          畢生從事革命斗爭,曾與魯迅一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餓鄉紀程》、《赤都心史》,雜文集《亂彈及其他》。

          《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的節選《魯迅的精神》曾被選入教材。

          【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曄,筆名一多,湖北浠水人。

          現代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前期新月派代表和新格律詩理論的奠基者。

          曾留學美國,歸國后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抗戰勝利后,英勇投入愛國民主運動,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詩集《紅燭》、《死水》表現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思。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筆名,滿族,北京人。

          現代作家。

          五四時期開始白話創作。

          曾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

          回國后任齊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

          1951年被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濟南的冬天》、《小麻雀》、《在烈日和暴雨下》、《茶館》(節選)被選入教材。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

          現代女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

          五四時期開始創作,曾參加“文學研究會”。

          小說詩文中,“愛”是主旋律。

          是當時最有影響的女作家之一。

          1923年在美國留學時寫了書信體散文集《寄小讀者》,解放后開始寫《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

          散文《小橘燈》和《〈自然·生活·哲理〉序》被選入教材。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

          現代戲劇家、電影藝術家。

          曾留學日本,回國后,積極投身革命文藝運動,創作了許多劇本。

          主要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并改編了《春蠶》、《祝福》、《林家鋪子》等。

          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被選入教材。

          【王力】(1900—1986),廣西博白人。

          語言學家,詩人。

          曾留學法國,歷任清華大學、廣西大學、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王力一生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展中國語言科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在音韻學、漢語語法、漢語語匯、漢語史等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

          有《王力文集》20卷傳世。

          《語言與文學》入選教材。

          【魯彥】(1901—1944)即王魯彥,原名王衡,浙江鎮海人。

          現代作家。

          “文學研究會”成員,長期從事編輯和文教工作。

          抗戰爆發后,為抗戰文藝運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其作品多描寫農民生活,被魯迅稱為“鄉土文學作家”。

          代表作是長篇小說《憤怒的鄉村 》。

          散文《聽潮》被選入教材。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樂至人。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早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抗戰期間曾任新四軍軍長,解放戰爭時任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

          曾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長于詩詞創作。

          《梅嶺三章》被選入教材。

          【梁思成】(1901—1972),中國現代建筑學家。

          廣東新會人。

          1923年畢業于清華學校。

          后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他是中國建筑教育的開拓者之一。

          畢生研究中國古代建筑。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所著《中國建筑史》,第一次對中國古建筑特征及其發展歷程作出系統的論述。

          有《梁思成文集》四卷出版。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入選教材。

          【柔石】(1902—1931)浙江寧海人,現代小說家,“左聯五烈士”之一,原名趙平復。

          主要作品有小說《二月》、《為奴隸的母親》等。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

          現代作家、文物學家。

          1926年起先后在《晨報副鐫》、《現代評論》、《文學》等刊物上發表作品。

          其創作中影響較大的是鄉土小說,主要表現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數民族的生活,謳歌下層人民的淳厚性格以及人情美和風俗美。

          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行散記》等。

          《邊城》(節選)被選入教材。

          【李偉森】(1903—1931)湖北武昌人,現代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遺著有《朵斯退也夫斯基》、《革命歌集》等。

          【馮雪峰】(1903—1976)浙江義烏人,現代作家、詩人、文藝理論家。

          原名馬福春。

          主要作品有詩集《湖畔》、《靈山歌》,雜文《鄉風與市風》、《有進無退》等。

          【胡也頻】(1903—1931)福建福州人,現代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作品有小說《一幕悲劇的寫實》、《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們前面》。

          【巴金】(1904— ),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著作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小說《寒夜》、《憩園》等。

          獲“國際但丁文學獎”。

          【艾蕪】(1904— ),四川新繁人,現代作家,主要著作有《百煉成鋼》、《故鄉》、《山野》、《一個女人的故事》、《南行記》等。

          【沙汀】(1904— ),四川安縣人,現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淘金記》、《困獸記》、《還鄉記》、《在其香居茶館里》。

          【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冰之,湖南澧縣人。

          主要著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1951年《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

          【呂叔湘】(1904—1998),中國語言學家。

          江蘇丹陽人。

          曾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

          歷任云南大學、金陵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教授。

          1952年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是我國近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創始人,同時在語言文字的應用和語文知識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有《呂叔湘文集》6卷傳世。

          《語言的變化》入選教材。

          【臧克家】1905年出生,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主要著作有詩集《烙印》,小說集《掛紅》,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

          短詩《有的人》被廣為傳誦。

          【李廣田】(1906—1968)山東鄒平人,現代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灌木集》、《引力》、《春城集》。

          【吳伯簫】(1906—1982)原名熙成,山東萊蕪人。

          現代散文家。

          學生時代即開始散文創作。

          抗戰期間到延安后,從事教育工作,其作品感情真摯,樸實自然。

          《記一輛紡車》、《獵戶》、《難老泉》被選入教材。

          【趙樹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

          現代作家。

          早年即從事通俗文學的創作。

          40年代先后發表《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作品,影響很大。

          代表作《李有才板話》的節選《老楊同志》被選入教材。

          【張天翼】(1906— ),湖南湘鄉人,現代作家。

          抗戰初寫《速寫三篇》,揭露抗戰中的陰暗面。

          主要作品還有《華威先生》等。

          【李健吾】(1906—1982)筆名劉西謂,山西運城人。

          現代作家、戲劇家、文學翻譯家。

          學生時代即寫作小說、散文和新詩。

          曾留學法國,研究福樓拜作品。

          回國后致力于教學、寫作和翻譯工作。

          散文《雨中登泰山》被選入教材。

          【馮鏗】(1907—1931)廣東潮州人,現代女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

          主要著作有《春雷》、《鐵和火的新生》、《最后的出路》等。

          【蕭軍】(1907—1988),遼寧義縣人,現代作家,原名劉鴻霖。

          主要作品有《八月的鄉村》、《五月的礦山》、《過去的年代》等。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

          現代作家。

          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描寫了東北農村土改運動的全過程,獲斯大林文學獎。

          解放后還創作了長篇小說《鐵水奔流》、《山鄉巨變》。

          被選入教材的有小說《分馬》(《暴風驟雨》的節選)和散文《娘子關前》。

          【吳組緗】(1908—1994)原名祖襄,字仲華,安徽涇縣人。

          現代作家、著名學者。

          學生期間即開始小說創作。

          從1935年起任馮玉祥的國文教師、秘書,長達13年,其間還創作了長篇小說《鴨嘴嶗》和一批短篇小說、散文。

          解放后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是全國《紅樓夢》研究會長、中國文學會會長。

          在寫作的同時,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尤其是小說史的研究。

          《我國古代小說及其發展規律》入選教材。

          【殷夫】(1909—1931),又名徐白、白莽。

          現代詩人。

          1924年開始寫詩。

          其早期作品大多帶著他對黑暗現實的憂憤,交織著詩人的孤寂和熱烈的感情。

          在參加革命以后,迅速地成為無產階級的革命詩人。

          《別了,哥哥》入選教材。

          【吳晗】(1909—1969)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

          著名歷史學家、雜文作家。

          曾與聞一多一起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是著名的民主戰士。

          解放后歷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及北京市副市長的等職。

          致力于歷史研究幾十年,著作頗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專家。

          代表作有《朱元璋傳》、京劇劇本《海瑞罷官》。

          《談骨氣》一文被選入教材。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鄧縣人。

          現代作家。

          30年代即開始發表小說,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約300多萬字。

          這部歷史小說巨著,經過了長時期的醞釀準備,傾注了作者幾十年的心血,其第二卷節選曾被選入教材。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玉,湖北潛江人。

          現代戲劇家。

          學生時期就經常參加戲劇演出,大學畢業前寫成話劇《雷雨》,轟動劇壇。

          此后又創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劇本。

          曹禺在話劇藝術上的成就,使他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戲劇家之一。

          《雷雨》(節選)被選入教材。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

          現代詩人。

          曾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3年回國后,從事愛國運動,遭逮捕入獄,在獄中創作了他的詩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名震詩壇。

          40年代在延安先后出版6部詩集和許多長詩。

          主要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等。

          《給烏蘭諾娃》、《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被選入教材。

          【錢鐘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

          現代作家、著名學者。

          他博學多能,學貫中西,曾任西南聯大、暨南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文論及詩文評論《談藝錄》和《宋詩選注》、《管錐編》、《七綴集》等。

          散文《讀〈伊索寓言〉》入選教材。

          【蕭乾】(1910—1999)原名蕭秉乾,黑龍江興安嶺人。

          現代作家、翻譯家。

          1939年赴英國講學。

          二戰期間,曾作為《大公報》記者在歐洲戰場采訪,寫出許多優秀特寫。

          1979年赴美進行文學交流活動,寫出特寫集《美國點滴》。

          有長篇小說《夢之谷》、報告文學集《人生采訪》和翻譯作品《好兵帥克》、《培爾·金特》、《尤利西斯》等。

          特寫之一《棗核》被選入教材。

          【吳強】(1910— ),江蘇漣水人,現代作家。

          代表作《紅日》是繼杜鵬程《保衛延安》之后新中國的又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小說。

          【蕭紅】(1911—1942)黑龍江呼蘭人,現代女作家,原名張乃瑩,主要著作有《生死場》、《小城三月》、《呼蘭河傳》等。

          【馬南邨】(1912—1966)原名鄧拓,筆名馬南邨,福建閩侯人。

          新聞工作者、雜文家、歷史學家。

          曾從事工人運動、史學研究和報刊領導工作。

          60年代寫作的《燕山夜話》,共收雜文150篇,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

          《從三到萬》、《雜文四則》被選入教材。

          【孫犁】(1913— )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

          現代作家。

          曾當過職員和小學教師。

          30年代到延安魯藝,發表了《荷花淀》、《蘆花蕩》等優秀短篇小說。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一些散文集、論文集。

          小說《荷花淀》、評論《好的語言與壞的語言》、散文《黃鸝》被選入教材。

          【楊朔】(1913—1968)原名楊毓晉,山東蓬萊人。

          現代作家。

          30年代參加革命后開始創作小說、散文。

          抗美援朝時,隨軍入朝,著有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

          其散文充滿詩情畫意,如《香山紅葉》、《茶花賦》等。

          《荔枝蜜》被選入教材。

          【唐弢】(1913—1992)原名唐端毅,浙江鎮海人。

          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

          30年代曾在魯迅影響下寫作散文和雜文。

          魯迅去世后,參加《魯迅全集》的編校工作。

          主要從事雜文寫作和現代文學研究。

          散文《同志的信任》、《瑣憶》,評論《作家要鑄煉語言》被選入教材。

          【楊沫】(1914—1995)原名楊成業,湖南湘陰人。

          現代女作家。

          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反映30年代知識分子精神面貌和思想歷程的優秀作品。

          其節選《堅強的戰士》曾被選入教材。

          【周而復】(1914— )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

          現代作家。

          30年代末到延安從事革命文藝工作,寫了長篇報告文學《諾爾曼·白求恩片斷》。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

          《截肢與輸血》曾被選入教材。

          【徐遲】(1914—1996)原名徐高壽,浙江吳興人。

          現代詩人、報告文學家。

          抗戰以前即開始詩歌、小說創作。

          代表作有詩集《共和國的歌》、特寫集《 我們這時代的人》、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等。

          游記散文《黃山記》被選入教材。

          【葉君健】(1914—1999)湖北紅安人。

          翻譯家、兒童文學家。

          他能用漢語、英語、世界語三種文字進行創作,著有童話、散文、小說多種。

          主要譯作有《安徒生童話集》,主要作品有《葉君健童話故事集》,中篇小說《開墾者的命運》、《在草原上》,長篇小說“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等。

          《看戲》一文被選入教材。

          【嚴文井】(1915— )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

          現代作家、兒童文學家。

          30年代到延安從事革命文藝工作。

          曾任《人民文學》編輯。

          其作品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寓言和童話,故事生動,構思巧妙,富有哲理和詩意。

          《濃煙和煙囪》被選入教材。

          【柳青】(1916—1978)原名劉蘊華,陜西吳堡人。

          現代作家。

          主要從事長篇小說的創作,有反映解放區農村互助合作運動的《種谷記》,有反映解放戰爭的《銅墻鐵壁》。

          代表作是《創業史》。

          這部反映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史詩性巨著未及完稿作者即病逝。

          《創業史》的節選《梁生寶買稻種》曾被選入教材。

          【劉白羽】(1916— )北京人。

          現代作家。

          3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40年代是隨軍記者。

          抗美援朝期間曾兩赴朝鮮。

          其作品以散文為主,代表作有散文集《萬炮震金門》、《紅瑪瑙集》、《長江三峽》等。

          《長江三峽》被選入教材。

          【袁珂】(1916— )著名學者。

          長期從事古代神話的研究,代表作《中國古代神話》是我國第一部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

          《盤古開天辟地》被選入教材。

          【田間】(1916—1985)原名童天鑒,安徽無為人。

          現代詩人。

          中學時代即開始詩歌創作。

          抗戰時期寫了許多鼓舞抗戰的詩歌,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

          主要作品有《中國牧歌》、《趕車傳》等。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被選入教材。

          【碧野】(1916— )原名黃潮洋,廣東大埔人。

          現代作家。

          他在50多年的生涯中,創作了7部長篇小說、3部中篇小說以及多部散文集。

          散文《吳門橋游記》、《天山景物記》被選入教材。

          【查良錚】(1918—1977),筆名穆旦,著名詩人和詩歌翻譯家。

          中學時即開始寫詩著文。

          1948年赴美國在芝加哥大學攻讀文學,回國后在南開大學任教。

          主要譯著有《普希金敘事詩選集》、《歐根·奧涅金》、《雪萊抒情詩選》、《拜倫詩選》等。

          他的譯詩韻律和諧,忠實傳達了原著風格。

          詩歌《贊美》入選教材。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覺夫,廣東澄海人。

          現代作家。

          其文學創作涉及面廣,寫過小說、詩歌、散文、雜文以及文藝評論、科學小品,但以散文為主。

          影響最大的作品是文藝隨筆集《藝海拾貝》、《語林采英》。

          科學小品《大自然警號長鳴》、散文《土地》被選入教材。

          【黃仁宇】(1918—2000)湖南長沙人,歷史學家。

          1950年從臺灣軍隊退伍后,入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歷史,獲博士學位。

          著有《萬歷十五年》、《中國的大歷史》等書,在內地熱銷,稱“黃仁宇現象”。

          參與《劍橋中國史》的編寫。

          《孔孟》入選教材。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豐寧人。

          現代詩人。

          抗戰時期在延安創作了許多鼓舞斗志的詩篇。

          《青紗帳——甘蔗林》被選入教材。

          【魏巍】(1920— )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

          軍旅作家。

          畢業于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寫有多部小說集、詩集、雜文集,代表作是苦心創作20多年的長篇小說《東方》,該書于1982年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我的老師》、《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小駁論兩則》被選入教材。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早年受過深厚的國學教育,精通諸子百家、經史子集。

          小說渾樸自然、清淡委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較有影響的作品有《大淖記事》、《受戒》等。

          《胡同文學》選入教材。

          【杜鵬程】(1921—1991)筆名司馬君,陜西韓城人。

          現代作家。

          曾是隨軍記者。

          所著《保衛延安》是我國第一部大規模描寫解放戰爭的長篇小說。

          短篇小說《夜走靈官峽》被選入教材。

          【何為】(1922— )原名何振亞,浙江定海人。

          現代作家。

          中學時期即發表小說《路》。

          自抗戰時期起,發表許多小說和散文。

          曾任電影廠編輯,后轉為專業作家。

          代表作《第二考試》被選入教材。

          【峻青】(1922— )原名孫俊卿,山東海陽人。

          現代作家。

          曾是隨軍記者。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海嘯》、《決戰》,短篇小說集《黎明的河邊》等。

          散文《海濱仲夏夜》、《雄關賦》和小說《黨員登記表》被選入教材。

          【李季】(1922—1980)現代詩人,原名李振鵬,河南唐河人,代表作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以陜北“信天游”的形式反映了上個世紀30年代農民的革命斗爭和青年人的純樸愛情。

          【馬峰】(1922— )現代作家,山西孝義人,主要作品有《我的第一個上級》、《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等。

          【曲波】(1923— )山東蓬萊人,現代作家,代表作《林海雪原》、《山呼海嘯》。

          京劇《智取威虎山》出自《林海雪原》。

          【賀敬之】(1924— )山東嶧縣人。

          現代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現代作家的名字及作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現代作家的名字及作品

          散文

          中國現代名家詩歌

          閱讀(349)

          雨巷》作者: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

          散文

          列舉三到七個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作家

          閱讀(389)

          小說:魯迅、茅盾、老舍、巴金、沈從文、張恨水、趙樹理、詩歌: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冰心、戴望舒、卞之琳、艾青、馮至、散文:周作人、冰心、朱自清、林語堂、戲劇:田漢、丁西林、曹禺、夏衍、李健吾、雜文:魯迅我是學文學的,要相信我啦!

          散文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有哪些

          閱讀(1416)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有:1、冰心。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

          散文

          抄寫喜歡的10篇敘事散文并每篇寫好喜歡的理由

          閱讀(434)

          你好第一篇:《陽光下的藤椅》“吱咯,吱咯”,一陣熟悉的響聲飄入耳鼓,我知道姥爺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賞那些花了。八十出頭的姥爺,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卻還挺得直。頭發已經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皺紋爬滿了臉頰,姥爺常常感嘆,“歲月不留人哪!”我一直

          散文

          關于成語--安之若素

          閱讀(414)

          【解釋】: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出自】:清·范寅《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諛,甘居人下,安之若素。”【示例】: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后來彼此熟了

          散文

          林治賢的散文《油燈》

          閱讀(587)

          林賢治油燈當木葉盡脫,寒霜驟降,或當朔風怒吼,雨雪霏霏,只須一壺酒,一襲裘,便可渾然忘卻季候的嚴冷。可是,有一種寒意是無法抵御的,人謂曰孤獨,謂曰寂寞,謂曰流浪的感覺。這時候,我會常常迷失于一個迷茫的夢境:熒熒的油燈光。少時,家用的油燈是一只小

          散文

          中國現代文學中詩歌發展的整體特點

          閱讀(329)

          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學,到清王朝的末年,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轉折:開始與西方文學、西方文化迎面相遇,經過碰撞、交匯而在自身基礎上逐漸形成具有現代性的文學新質,至“五四”文學革命興起則達到高潮.從此,中國文學史進入一個明顯區別于古代

          散文

          中國現代知名作家流派(小說、詩歌)有哪些

          閱讀(1081)

          中國現代文學的流派主要有:海派,代表作家有穆時英、施蟄存等,作品多反映半殖民地商業化大都市如上海的生活;新海派,代表作家張愛玲,有意與時代主流拉開距離,主要反映作家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獨特感受,既有現代、先鋒,又通俗,雅俗共賞,可讀性強。京派,代

          散文

          急求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2012年7月試題及答案

          閱讀(425)

          全國2012年7月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自考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子君這個人物形象出自小說()A.《子

          散文

          《邊城》是中國什么小說的代表作

          閱讀(540)

          邊城是沈從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

          散文

          釆用第一人稱散文詩仿寫

          閱讀(843)

          《鷹之歌》我是蒼穹之子,奇形異狀云的摯友,變幻莫測風的知音,我的名字叫--鷹。從地面仰視,我是一只斷了線的風箏,于渺渺碧霄中隨風飄蕩;自天外俯瞰,我是一葉失去了風帆的扁舟,于浩浩云海上隨波逐流--不!事實是:不是風云左右支配著我,而是我在駕馭著

          散文

          花之歌用第一人稱寫一篇詩歌

          閱讀(1338)

          花之歌在飄雪的日子一個人置身于白色的世界里,念你似瘋似癲,似與你緊緊偎依那是我的渴望與憧憬,幻化成片片雪花飄落似夢似幻,迷迷離離是你,悄然觸動了我的靈魂是你,打破了我多年的孤寂前世未了的緣,讓我們今生再續感謝有你,讓我的等待竟也如此美

          散文

          模仿紀伯倫的雨之歌和浪之歌寫一篇以第一人稱的散文詩

          閱讀(543)

          玫瑰之歌吳巢曦我生來就是個尤物,我的芳名響徹千里之外。眾生為我的美貌神魂顛倒,而我為夢境中的白馬王子黯然神傷。那飛翔的天使久久不現,我無法忍受漫漫無期的等待,春天一過就要凋零,叫我如何不想放肆一場!我內心的情欲之火,撒斯姆點燃,捎著我

          散文

          中國現代名家詩歌

          閱讀(349)

          雨巷》作者: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

          散文

          列舉三到七個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作家

          閱讀(389)

          小說:魯迅、茅盾、老舍、巴金、沈從文、張恨水、趙樹理、詩歌: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冰心、戴望舒、卞之琳、艾青、馮至、散文:周作人、冰心、朱自清、林語堂、戲劇:田漢、丁西林、曹禺、夏衍、李健吾、雜文:魯迅我是學文學的,要相信我啦!

          散文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有哪些

          閱讀(1416)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有:1、冰心。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

          散文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何謂散文怎樣區分散文與小說和詩歌

          閱讀(756)

          散文的特點是自由靈活,小說的特點是情節曲折跌宕,詩歌的特點是有豐富的想象力。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對散文、小說和詩歌的創作特點作了平實的描述:“散文,就是寫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寫下來的東西。”“小說是想出來的,詩歌是蹦出來的。”“一

          散文

          誰能給我一篇關于語文漢字的優美散文謝謝了

          閱讀(354)

          木屐——魯田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悵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著我,就是馱著犁。木屐被爸爸疲憊的雙腳拖著,彎彎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齒。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與江南雨伴著他的木屐,隨著池塘邊上的水翻車,一圈圈地碾動了歲月

          散文

          中國最早的鋼筆字帖叫什么名字是哪一年誰寫的

          閱讀(391)

          龐中華是現代中國鋼筆字帖的創始人。龐中華,重慶市人,硬筆書法教育家、當代中國硬筆書法事業的主要開拓者。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曾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自1980年以來,有100多種字帖和專著出版發行,其中代表作有:《談談學寫鋼筆字

          短句

          完璧歸趙讀書筆記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

          閱讀(438)

          完璧歸趙,發生于戰國時期的漢族歷史故事。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帶著國書去邯鄲城(今河北省邯鄲市)

          散文

          中國歷史上有關于唐伯虎的傳記嗎

          閱讀(432)

          真實歷史的唐伯虎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征明、祝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