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y2nsy 于 2011-4-16 10:13 編輯
首先,容我發一下牢騷吧~~結束了那段為夢想而奮斗的日子,突然覺得原來那些原本覺得黑暗•不堪回首的日子其實是那么的有意義,至少每天都有目標。
記得那段日子每當在什么地方看到聽到復旦倆字心都會震動一下下~~
好吧,言歸正傳。
復旦,真的考的是實力。
首先體現在他不提供歷年的試題,給你一種朦朧美,但是這種朦朧有時會讓你很抓狂,因為你會覺得很沒有底。
其次,就算你從論壇里或者從已經考過的學長那里打聽到一些往年試題,等你上戰場是你會發現復旦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二流大學,他總是千變萬化。
比如說,在考試之前我打聽到復旦的法語考得很基礎,非常注重語法。
而2011年考的法語我覺得還是比較難的。
我之前有做過北師,上外,對外經貿,華師,浙大等學校的真題,其中只有北師法語的難度可以和2011年復旦法語同日而語。
其他的相比都很簡單。
今年的翻譯和往年不一樣,漢譯法和法譯漢都是段落,前者是介紹一個人“Delong先生是一個鄉村醫生,他經常出診。
對待病人他總是很耐心。
有一天,隔壁村有人打電話說一個老婦人希望他出診。
但由于她病得太厲害所以想問問他能否出診。
那時天已經黑了,還下著雨,但德隆先生毫不猶豫出了門,他要去看那位病了的老婦人”大致是這樣。
后者是關于城市中單身一族的,不難。
我只有一個詞不認識。
我復習用的是公共法語,我自認為我的法語還是學的蠻不錯的,但是過分注重語法練習(我做了很多題目)然而忽略 了閱讀理解的練習。
希望大家全面地做題,不要抱僥幸心理哦。
我考了93~~
我考之前最害怕的是基礎英語,但是今年的基礎英語蠻讓我喜出望外的,首先,我沒有準備那二十分的詞匯題,沒有背GRE也沒有收集多少成語或者動詞搭配。
但是巧的是今年取消了這題型,哈皮呀。
有100分的翻譯和50分的作文。
英譯漢原文是Ralph Waldo Emerson的Beauty中的一段話,從第二部分第二句The high and divine beauty which can be loved without effeminacy, is that which can be fou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uman will到Ever does nature steals in like air and envelope great actions .這到不是很難。
我復習時用的‘英美散文名篇精華’高建譯注的,里面正好有這篇的翻譯 ,但沒有認真研讀,可惜呀~~~~漢譯英介紹了一個人,屬于小品文,比較基礎。
怪簡單地~~~作文針對現在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寫education和examination之間的的關系,比較簡單。
這科最體現英語的基本功啦,個人覺得底子好的話不準備都能考好。
BUT我只考了105~
英美文學今年和以前的題型變了很多。
前六十分是對15?個很常見的作家做品分類,分別根據genre,historical periods,,還有其中五個要寫出作家名。
然后是從10個名解里選5個,renaissance drama, romanticism, problem play, gothic novel, epic, imgism,只記得這幾個啦,想起來再加~~~然后是文學評論啦,40分。
二選一哦。
一個是格蘭詩歌好像,另一個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說An old man ,好像沒有要求字數,有人說要寫1000字,個人覺得好像不太可能。
我覺得復旦的英美文學考的是你對宏觀知識的把握。
比如,各個流派,各個時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還有建議大家查查復旦教授們的研究領域,會有意外收獲。
如漫主義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喜劇,維多利亞時期,和美國清教文學,當代小說藝術。
這科126~
最后我要說的是,這些僅供參考。
God knows 2012的題目會怎樣變化哦~~~but I do know sweats and tears will for sure be rewarded~~~~~bon chance~~
10年一位學姐的回憶版:
我是2010年考的研,復旦英美文學方向,總分是379.我是二次考研。
去年考的上外,結果專業課發揮的很糟糕,失敗了。
很不甘心決定再考。
在選擇學校上花了很久的時間,直到去年的十月才決定考復旦的英語。
在大學四年期間,我花了很多時間看了很多的原版小說和TIME之類的雜志,所以在基礎英語這塊上沒怎么準備,因為復旦也沒給參考書,所以主要還是看平時的積累吧。
我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專業課上。
因為本科期間學校開的文學課比較少再加上上外考研是不分方向,看的全是張培基的翻譯,所以文學這塊需要好好準備。
我同班的一個同學去年考上了復旦的英美文學,她向我推薦看常耀新的那兩本文學史,所以我把這兩本書作為重點來看。
具體的說下文學史的試卷每年的題型都有變化,像我同學考的時候第一題是10個作品要求寫作者,而我考的時候有50題,比較夸張。
文學名詞解釋似乎每年都會考,一般都是考5個,像意象imagism,超驗主義這些,都是比較常見重點的。
第三題一般是詩歌分析,我同學前年考的是紅色手推車那篇,參考書上有比較簡單,最后一題是給你一段關于現代主義的一段話,然后寫自己的感想。
而我今年是給你一首詩(書上沒有的平時沒有見過的)和一段話,任選一題作答。
個人覺得主觀性非常的大。
常耀新的那兩本文學史我看了很多遍,覺得那些出現過的作家作品名最好都記住,像今年的作品寫作家的50題,書上出現的有35題,其他的15篇都是些很現代,不是那么知名的作品。
不過我想明年的題型肯定又會變掉。
基礎英語方面,這兩年的第一題都是選擇題,一般是五個選項,主要是考你平時的積累了。
然后是中翻英,英翻中,題材一般是散文類的。
我準備考上外的時候花了很多的時間看張培基的兩本現代散文翻譯,個人覺得獲益匪淺,里面一些表達在翻譯寫作的時候都能用。
所以強烈推薦這兩本書。
今年的作文題是寫關于奧巴馬,種族歧視的,還比較好寫吧。
考完基英個人感覺挺好的,成績出來不是很理想。
二外我考的是法語。
復旦二外的試卷法語比較簡單,德語日語偏難。
法語考的都是比較基礎的,題型是選擇,一篇法翻中,翻譯,今年還有篇閱讀理解,有些單詞不認識。
我看的參考書是上外編的《公共法語》,個人覺得這兩本書的語法點講的很清晰。
還有一本書是《法語考研必備》,當初我們班考法語的人手一本,比較好,題目很多,還有講解。
覺得雖然復旦的二外法語試卷題目簡單,但考高分也不是很容易,當時我考完覺得自己肯定有90以上,結果出來才83.可能一些題目出的比較容易讓人犯錯。
復旦今年去復試的一共是13個人,錄取分是351,最后刷了3個。
文學1個,語言學2個。
它是所有方向的放在一起排名。
因為復試占百分之五十,所以還是很關鍵的。
我是第一個進去面,很緊張,下面是四個老師。
先抽了篇文章,看了下,然后問你關于這篇文章的幾個問題。
接下來問的就很寬泛隨意,就是你來自哪里,感興趣的作家是誰讀過哪些作品這些。
我們每個人大概面了10分鐘左右。
個人覺得這個主觀性太大。
我們是周三面的,下個周一出的結果。
總結下,復旦的信息不是很公開,像排名,真題卷之類的都不知道,所以讓人覺得考這個學校總是心里有點沒譜。
我是考研結束準備復試的時候才知道這個論壇,信息比較落后,看到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經驗,覺得很好。
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給想考這個方向的童鞋們一些幫助。
最后想說 考研是場很艱苦戰役,堅持到最后就能勝利。
關于復試:
復旦外院復試很公平,這是我作為一個外校考生的切身感受。
我覺得復試的目的就是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還很多,以后要更努力,虛心地做研究。
復試主要是專業口試,二外口試作參考不記總分。
我是英美文學組,底下坐的5個老師,不要自我介紹,一開始就被老師們一個接一個專業問題狂轟,基本上老師是跟你的思路隨機提問,所以不要不懂裝懂,切忌胡說。
一堆問題問得我直沮喪,感慨自己的差距還很多,以后要更加擴大知識面。
一位考官上來就問我讀過哪些原著,我說了一些,其中有苔絲和蠅王。
然后一個考官對哪個文學理論感興趣,我說Ecofeminism,她讓我簡單說說這個理論。
然后問我可以用它來解讀哪部我所讀過的書,我說苔絲中有所表現。
她就讓我從原文中找個例證支持我的看法。
個人覺得問的蠻細蠻深的。
二外口試:
一個很漂亮的姐姐,說一口超好聽的法語,就聽我說了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和我聊了幾個問題~一直笑容可掬,頻頻點頭,我說得再差她也說“Tres biens”~真是善良的美女。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觀復旦大學對一個高中生的感受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