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式電腦到筆記本電腦,再到掌上電腦;從扇子到電風扇,再到空調;從自行車到小汽車,再到飛機……時代的腳步愈來愈快,幾乎是一天一個新面貌,為了配合時代的腳步,社會生活的腳步也快起來了,營造出了一個個令人興奮的社會新風象。
最近 ,社會上拉開了“樂于助人”的新風象。
星期六,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位捐煎餅的好心人。
事情是這樣的,煎餅是沂源老百姓特別是老年人喜歡吃的主食,從1997年,沂源縣南麻鎮敬老院的老人們,每天都能吃到一個好心人送的煎餅,這個好心人每隔三四天就送一次煎餅,一次送二三十斤,而且每次都不登記留名。
最近,這個送了十幾年煎餅的好心人突然不來了,正當敬老院的工作人員猜測時,敬老院突然接到了縣里慈善總會的電話,叫他們去領小米面和煎餅,去了以后,他們才知道這些東西就是那位好心人捐獻的。
后經院縣慈善會辦公人員詢問,才知道這位“煎餅好人”的真名叫江照云,是一個攤煎餅的人,家中并不富有,攤一張煎餅才賺幾分錢,除了生活費,其它的錢他全捐出去了,她還陸續向災區,貧困學生捐出了十多萬元的善款呢!這是個非常具體的例子,我們要向這個叫“江照云”的好心人學習,樂于助人。
再談談我們生活中的事情吧。
最近都在討論一個“文明美德”的話題,我們學校也不例外,那么,中小學生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覺得首先要避免“三臟”,不亂扔垃圾,使環境臟;不講粗話,使自己嘴巴不臟;還要講衛生,愛干凈,不能身上臟。
其次,要做到:積極勞動,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和力爭上游。
最后還要做到衣著整潔得體哦!
樂于助人會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的溫暖,文明美德是我們中國的優良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這兩點,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吧!
關于社會現象的作文二:社會問題之我國城管執法現象(1446字)
今天下午,看到百度的一段視頻,視頻上說:一個城 管當街砸死了一個賣西瓜的農民。
我暗嘆,城管到底都怎么了?他們怎么都習慣上了草菅人命的勾當?
城管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產物,也是城市化所需要的幫手,但近年來,城管的執法方式一直被社會詬病,城管人員與執法對象之間沖突不斷,各種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各級政府的形象及和諧社會的建設。
城管,作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所需要的產物,其執法的方式一直為社會所詬病。
現實中城管與無證商販之間就如同貓和鼠的關系,輿論也多對城管的執法方式產生不滿,曾有: 借我三千城管,復我浩蕩中華 的諷刺說法。
城管是城市秩序的維護者,但如今的城管卻多被看作可以合法搶劫的強盜,不得不說我國城管執法存在著很大問題和不足,急需我們解決。
這些人中國不來個殺一儆百都不行了。
這和土匪有什么兩樣?就是拿著合法的土匪!
到目前為止全國還沒有一部關于城管執法的專門法規,現在城管執法的依據僅是《行政處罰法》中關于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規定。
城管執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顯不足,城管執法主體在執法過程中處于一種尷尬境地:它不僅面臨著執法相對人的質疑,而且在與其他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也處于 弱勢地位 。
同時,也沒有法律對城管執法人員的權利義務、法定職責以及履職范圍等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城管執法的范圍不斷擴大,從市容環境到工商管理,從城市節水到公安、交通 ,幾乎無所不包。
在處罰的決策和執行過程中,城管的自由裁量成為主流,而在做出處罰決定之后,又缺乏有力的救濟途徑,立法的真空是恣意行為的罪魁禍首。
此外,缺少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使得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被城管執法者任意使用,這就使城管執法方式簡單化、粗暴化,增大了城管暴力執法發生的幾率。
城管隊員首先是服務者,是為城市市民提供后勤與保障的,國家為了處理城市公共事務,賦予了城管隊員一定的執法權。
然而,任何執法權都具有限制性和制約性,不能逾越權力范圍,不能濫用權力。
而不使用非法暴力則是國家和公眾對執法權最基本的要求。
不得不說,當地城管暴力執法逾越社會容忍底線。
其次,暴力執法將直接導致公眾對城管隊伍甚至整個政府公信力的喪失。
政府在行政過程中,正是通過具體執法者表明自己的價值觀念、執政思路和工作作風,展示政府形象,形成政府聲譽。
這種形象和聲譽實際上構成了政府信用。
如果執法者的行為符合法律、符合公眾的意愿,公眾就會對政府作出信任選擇。
反之,政府缺失公信力,則必將導致民眾對政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道德倫理規則的淡漠或拒不執行。
最后,暴力執法將激發被執法者和旁觀者過激情緒,直接引發被執法者的暴力反抗,甚至引起刑事案件。
近年來,全國已經出現過多起以暴力抗暴力執法的事件:如武漢撞城管事件、昆明五華區群體抗暴事件等等。
這不僅是多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和法治的悲哀。
可見,較之普通民眾之間使用暴力,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行使暴力,有著更強的社會危害性。
我國刑法已經給暴力抗法的被執法者設立了妨礙公務罪,也給司法工作人員對暴力逼供、暴力取證的行為設立了刑訊逼供罪和暴力取證罪,給監獄等監管機構的監管人員設立了虐待被監管人罪,同時還規定以上行為致人傷殘死亡的,按照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卻并沒有設立 暴力執法罪 ,不可謂不是一個遺憾。
如人有疾,不治則寢以深。
耐心解剖 城管暴力執法 這只帶病的麻雀,能讓我們對中國社會管理問題有更清晰的判斷。
如果在今后一個時期內,我們還無法徹底改革城管制度,為城市管理建章立法、優化隊伍、規范管理,那這樣的暴力事件還會在別的地方出現。
關于社會現象的作文三:社會上的不文明的現象(982字)
社會要文明、環境要衛生,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但是每當我放學回家或假日外游的時候,就隨處可以看見人們亂扔垃圾,垃圾筒外面到處都是垃圾,引的蒼蠅滿天飛,跟這個社會文明很不協調,人們在無意識的破壞著我們生存的環境,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社會的環境需要大家的保護,怎么能讓人擅自破壞呢?為了喚醒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為此我展開了調查。
雖然這個調查不像那些正式的社會調查,但是這次調查卻讓我明白很多,懂得了很多,環境不能破壞。
于是我行動起來,來到了觀音巖,準備邊爬山邊調查,想用自己的行動來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果然我路過的地方到處都是垃圾,什么都有:塑料紙袋、電池、果凍殼還有酸奶 數之不盡。
讓大家來看看它們的危害吧!塑料袋:他會破壞環境,以前就有過白色污染,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吧!電池的危害就更大了,請聽我慢慢道來:第1,一顆電池就能讓一平方米的土地給絕收;第2,一顆電池可以污染60萬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引用水;第3,電池金屬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傷害。
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等等。
果凍殼的危害也是一樣。
酸奶就更不用說了,把地上弄的粘乎乎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文明。
我一邊走去一邊撿著這些垃圾,不知道走了多少的路,垃圾已經有了三大袋,提起來都重。
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來撿垃圾,共同來保護我們環境,也許是我的行動讓有的人覺得他們也應該為這個大家所共同生活的環境做點事情,我只聽到他們說: 我們也應該為大自然做一點貢獻啊! 這點話真的讓我感動啊,沒想到就這樣的行動竟然讓那么多人一起行動來撿垃圾,這就是人間的行為傳遞嗎???我想是吧!
到了山頂就更臟了,就在這時,前面有一位大哥哥,只見他一只手拿香蕉吃,另一只手則將香蕉皮往地上扔,如果這時有人一不小心沒看見,踩在上面,那還不摔一個跟頭啊,這樣的不講衛生的人怎么行呢?我正想鼓起勇氣走上去跟他說,就在這時我看見一個小姐姐,她走上前,對那位大哥哥說,顯得理直氣壯,你要知道,那位哥哥比他大了好多啊,也不知道他們講了什么,不一會兒,那位哥哥好像意識到自己錯了低著頭深思了片刻,然后就主動加入到撿垃圾的行列中。
不一會兒我們就撿了4大袋垃圾。
地上變得干凈了,似乎山變得更綠了、水更清了、天更藍了、大自然更美了。
是啊,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麗的環境,是需要大家維護的,我真的是很希望大家能共同維護我們的大家園,來保護它吧。
保護環境!
關于社會現象的作文四:社會不文明現象大揭秘(465字)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有些人的素質并沒有隨著生活水平而提高。
在地上,隨處可見煙頭`果皮紙屑,而垃圾桶就在旁邊,哪怕多走一步把垃圾放入垃圾桶,也不愿意,把公路當成了垃圾場。
現在的人們口口聲聲說保護環境,保護環境,可某些人裝糊涂,依然我行我素。
在寫著“勿踏小草”的標語牌下出現了小道;在插著“請勿隨地吐痰”的牌子下卻是痰跡斑斑;馬路兩旁剛種下的小樹,被折得只剩下一根主干;雪白的墻上被“涂鴉大師裝飾得特別美麗”。
一次,我坐公交車,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奶奶上了車,竟沒一個人給老奶奶讓位!這時車子一個急剎車,老奶奶無意碰了一個青年人,他還在那說老奶奶,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給老奶奶讓了座。
我疑惑了,現在不是提倡尊老愛幼嗎?他們難道不知道嗎?
還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看見前面有兩個人吵了起來。
我走上前問了周圍的人,周圍的人說是一個人無意中撞了另一個人一下,另一個人不愿意罵了起來,那個人聽到了,也罵了起來,就這樣兩個人吵了起來。
唉!我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
現在2008年奧運會即將到來,我們若再不學的文明些,會給外國人一個什么“好”印象?
關于社會現象的作文五:談假文盲的社會現象(998字)
在課本上,我看到這樣一幅漫畫:冬天在一個車站專供母子上車的地方,幾個衣冠楚楚的大男人卻站在那里,對于旁邊“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卻視而不見。
車站旁邊,站著一位抱孩子的婦女,十分無奈,卻又敢怒不敢言。
看完這則漫畫,我感到十分氣憤。
他們真得是文盲嗎?不是吧。
當今社會,真正的文盲有幾個?真是文盲還會覺得自漸形穢也沒有臉面站在這兒。
而且,他們中有的人一副干部模樣,有的人還故意閉著眼睛,怎么可能是文盲呢?
在生活中,這種假文盲、真自私的行為很多,令人反感。
如在公交車上特設的“老、弱、病、殘、孕”專席,許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卻坐在哪里。
而當真正的特需乘客上車時,卻沒有人讓座,對于車上赫然貼著的“請主動給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的標語,許多人視而不見。
倒是一些六、七歲還不太認字的小孩,會給他們讓座。
假文盲們不管,不太懂事的小孩能做,這是什么現象?他們難道連小孩都不如嗎?!我想,這對于那些弱勢群體來說,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會感到寒意,是心寒!
說實話,在貼有明確標語的地方裝成假文盲去故意違反規則最令人厭惡,比起違反那些沒有明確、基本指出的規則,這種“假文盲、真自私”的人是真正的小人。
真不知道這些人為什么要這樣做,難道按標語要求做就會損失很多嗎?不會。
最多不過是多走點路、多站會兒、多等會兒、累一點兒,可這又有什么呢?久違了這么一點點兒,去做一次“假文盲、真自私”的徹頭徹尾的小人,值嗎?做一次也許沒有什么,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做下去,你真得是賺了嗎?不,是賠了,賠上了公德。
所以,我呼吁:不要為了一時圖省事兒而做“假文盲、真自私”的小人,哪怕累一點兒,也不能在品德上打折扣呀!
其次,我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除了自身的素質外,又是什么助長了這種行為的囂張氣勢呢?我想到了那位婦女。
她上車的位置被占,而那“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就是證據,真理在婦女手上,完全可以說服那群男子。
婦女為什么不走上前去,指著牌子對那些男人說“同志,您們站錯了!”我就不相信,那些男人的臉皮就這么后,面對婦女的指責就一點不感到臉紅!也許,弱小的婦女并不是男人們的對手,但畢竟,在對于錯的較量中,對總會取勝。
如果因能力的強弱而改變了對于錯的勝負,那么社會成了什么樣子?!
華君武先生的《假文盲》生動形象,具有很深的蘊味,他批判了“假文盲、真自私”的行為,同時也告訴人們對待錯誤要大膽提出,不能因能力而改變對于錯的勝負。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揭示社會問題的作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