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啦,那家鄉漫山的金黃在夕陽的映射下應比它們還燦爛吧。
小小的牧童此時此刻正牽著大肚的牛兒,有時還騎在那憨厚的牛背上哼著童謠往家趕吧!辛勞的母親又在不時的從油菜花中探出頭來,望望那搖搖欲墜的夕陽,手中不停地的將那堆成小堆的豬草往那蘿筐中裝,急奔著回家升起那裊裊的吹煙。
鄰家的大嬸又在不停地呼喚著那些雞、鴨。
此時特別活躍的是那些白天吐著長舌的看家狗。
它們不停地在屋前屋后轉悠著,有時為了討主人歡心,不時地在主人面前翻滾著。
你丟給它們一點點小吃,它會像得到獎賞般叼著撒腿就跑,自個兒尋歡去了!還有那遠處羊的“咩--咩”聲,鴨子的“嘎---嘎”聲不時地提醒著忙碌的主人:千萬別落下了它們。
人們都在這和諧的美景中迎接著夜色的降臨。
沉靜在夜色的靜謐之中。
家鄉的山給人們帶來了些許的神秘,正因為有山,才讓那有生命的村莊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綠水之間。
雨中的山又將我們帶進天上人間。
每個人都能騰云駕霧穿梭其中。
來去自由賽似神仙。
家鄉-----那兒時的樂園,你是否還是那樣美?那樣靜?夜晚那悠悠的笛聲是否仍在劃破天際?我親愛的父母,你們是否還喜歡習慣于躺在屋前那張發黃的竹床上用那大大的浦扇不停地拍打著那調皮的吸血蟲呢?......
曾聽說這樣的一句話:“人生路上,愛情永遠象一根細小的針,將人的心刺得又酸又疼。
如果感到痛楚的話,依舊是一個稚嫩的人;不感到痛楚的話,意味著已經變得麻木不仁,成了一個殘舊的人。”
曾經站在愛情的另一岸邊,依舊是凄凄艷艷的那一方,是誰在等待著誰?是誰在離開以后再也尋不回來時的路?是誰在他的旅程中逐漸變成了一個殘舊的人?人生路上本來就會有很多人和事只有開始沒有結果,如同夏花繁盛爛漫而注定要凋謝……有些付出注定不會有結局,有些人注定不會屬于自己。
一直知道愛從來不是容易的東西!誰會平白無故的愛上誰?誰會沒有理由的和誰生活在一起?誰會沒有情由地感受到愛情的召喚,聆聽著幸福的聲音?愛情不是愿意付出就會予以回應的。
幸福也不是只是付出就可以有回報的。
“我愛你”三個字要說出口很容易,真的愛到底卻是那么那么的難。
然而,人的一生中,總是在不斷地選擇,也意味著不斷的放棄,這是客觀的所在。
而衡量得與失的天秤卻是自己的心,所以得與失其實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間。
曾經放棄了很多,從未后悔,因為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當明白,一份可以相伴終生的愛,面對愛的得失,總是會糾纏不清,總是把過去的惆悵加減在今天之上,再跟明日的憧憬混合在一起,結果便成就了今天的模樣。
漸漸地開始相信,一切經過苦苦掙扎之后做出的決定其實都是多余的。
我們總是在與自己的回憶和過去糾纏著,與其說我們做的是一個決定,倒不如說我們只是在給自己一個理由。
于是,今天的我們對過去就不能再說后悔,也不甘心說后悔了。
有時候覺得愛情是迷茫的開始,自由的結束,風花雪月只不過是一種真實的錯覺,相信真愛只不過一場心甘情愿的迷茫。
你會為不能和她長相守而寢食不安;
你會為那悠悠相思坐立不寧;
你會因那縷縷的離愁黯然神傷。
一份牽掛,
平衡了情感天平的失重,
一份牽掛,
填補了內心深處的虛空,
分手的時間越久,
離別的距離越遠,
牽掛的份量越重。
有了那份牽掛,
孤寂跋涉的路有了,
欣慰的精神伴侶,
有了別人對你的牽掛,
平淡無奇的歲月就多了幸福的滿足和美麗的風景。
一個平凡的日子,
或者一段極為平淡的經歷,
能使牽掛感慨無限。
深深的牽掛,
像一根長藤延伸在人生的旅程
有一種古老的牽掛,
詩曰:
枯藤老樹昏鴉
斷腸人在天涯
塵緣菲薄,只恨無緣聚膝。
我在宿命的湖泊里溯游,心中仍不忘默默祈禱許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怕只怕屆時的我們,早已滿身牽絆,半生蹉跎。
只得割斷塵緣離色相,推干金海悟禪心。
此后的征程,再也與愛無關
今夜,好靜好靜.一輪明月.高掛天上.一絲秋風拂過面頰,好不清涼.月亮的清輝把大地寫上了淺秋的詩行.樹影搖曳隨風輕輕呤唱.此時我滿腹心事捧香茗一杯,依欄凝望那深邃的夜空,任憑思緒飛離那夜色的迷茫,那燈紅酒綠的喧囂都市中,你可否在思念家鄉?思念你的碧水紅顏?月明星暗,情思惆悵,遙寄遠方......
今夜.我輕輕地為你點上心燭一支.酌上美酒一杯.伴著這皎潔的月光和這柔和的星光,請來月宮上的吳剛和嫦娥,與我們一起呤詩品酒,輕歌漫舞,讓生活的浮燥、苦惱、悲傷、郁悶都隨著月色飄散開來,隨風散去,你看到了嗎?那月影婆婆,透過了樹枝秋葉,靜懿地把清輝留下。
你聽到了嗎?那吳剛嫦娥溫柔細語,羞得月亮只露出了半個臉龐。
多么溫馨的夜晚啊,多么醉人的中秋啊!你還記得嗎?!
今夜.我輕輕地為你彈奏一曲,在這柔和的月色中,在這淡淡的情思里。
把月光的清輝揉進了這悠揚的古曲中,你聽到了嗎?那曲中有我思念你的心語情長。
今夜我沐浴在皎潔的月色里,身心猶如被洗禮過一般純凈自然,一切世俗的丑惡、奸詐、欺騙被清洗而去了,一切現實的郁悶隨著銀白色的月光揮散了。
靜靜地,靜靜地,月光瀉在我的身上,愜意飄逸著流進我的心房,開打了我的心窗。
我,任憑柔柔的思緒兒,像白云般輕輕飄向遙遠,飄向有你在的地方......
這是闔家團聚的日子,因為有遠在他鄉的親人,它演變成一個思念的季節,托明月寄相思一片,抒發對對方的思念,思君如明月,日日減清輝,被月圓牽起思念之線延綿不絕。
如何表達出思念之情,情人節有卡片,圣誕節有卡片,春節有卡片,我常常想為什么中秋節沒有,無法互相寄贈給自己牽念的人呢?即使有,我這張卡片怎么寄出?
在月圓的時候,我的想念如同沙灘里潮汐,一波一波涌向你,你是否收到?我的爺爺,這張寄往天堂的卡片,你是否收到?
年幼的時候,扎著兩個小辮的我,中秋之夜托著腮幫子,注視著天空一輪滿月,已開始咽口水,心中思忖著今晚爺爺給我吃月餅。
你走過來,愛撫著摸著我的頭,問我,月亮像什么?我脫口而出,像月餅。
你笑起來,你這只小饞貓,然后你就像變魔法似的,拿出一塊月餅,看我大快朵頤,笑咪咪道:“慢點,慢點,別噎道,爺爺還有。”“爺爺,你吃。”我將月餅高高舉邊,你總說:蕾蕾,乖,爺爺吃過了。
“月亮上有什么?”望著我晶亮的眼睛,你的故事囊就會打開,什么嫦娥,什么吳剛,你幽默語調,逗得我咯咯笑,而你最愛我的笑臉,也跟著笑。
和著清風明月,我們歡快的笑聲回蕩中秋夜。
其實,在物質匝乏的那個時代,月餅基本屬于奢侈類,爺爺根本就不可能吃過,你一塊塊省下來,給他心愛的孫女,偶爾殘渣塊塊,你會咽在嘴里,眼角迷成一縫,這已是你的享受中秋之餅的方式。
漸漸我進入青澀年代,叛逆的性子,時時對你出言不遜,到你家,你總愛拉著我的手,問長問短,而我總不耐煩于你的“老生常談”。
看見你,總是避讓三舍,躲著你。
你的關懷被我認為是一種負擔。
又逢中秋,你又如獻寶似的拿出月餅,我冷冷看了一眼,“五仁的,誰知?”我一把就月餅推過去,就揚身而去,不愿與你多談一句。
你的臉色暗淡,長嘆了一口氣。
私底下,你對奶奶說:現在孩子,盡愛吃些花巧的,什么牛肉的,蛋黃的,華而不實。
我聽見,心想爺爺真是老古板,這年代,誰愛吃五仁的。
當我踏上工作崗位,輪到我給你送月餅,你常常滿面笑容地收下來,但你從來不吃,或又讓我撿走我喜愛吃的,余下你才慢慢品味。
但你打開包裝,總皺著眉頭,說現在月餅怎么包裝越來越豪華,月餅味道卻越來越差。
你總吃不到你鐘愛的五仁,似從這世間消失。
我愛笑你,憂國成民的脾氣又上來了。
你也一笑置之。
從小外婆就坐在院里的大躺椅上給我講“月亮的故事”,現在想一想,那時的月亮“真圓”啊!
記得有一次我纏著外婆讓她給我講故事,外婆常給我講的故事是“月亮”,我問外婆月亮為什么是圓的,而不是方的呢?外婆笑著對我說,因為它代表著團圓,然后我又問外婆,“為什么你總愛對著天空看呢”?外婆卻說“因為外工坐在上面”。
因為外婆的答案好奇怪,年幼的我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跑去問媽媽:“媽媽,月亮上有什么啊”!媽媽說有“嫦娥”,我又問“嫦娥為什么會在月亮上面呢”媽媽說“因為她是仙女”,年幼的我就信以為真了。
小時候我的經常問到一些夸張的問題,可是更奇怪的是外婆的答案,因為年幼的關系,根本就不明白外婆的語意,長大以后才明白,中秋節吃月餅,象征團圓,月亮是圓的,象征了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現在也明白了外婆當時那么愛看天空,因為那上面有外公,那就是思念。
長大之后才真正明白一些事,忽然想起小時候的那個問題,又一次地跑去問外婆,日子如水,悄然流過似乎不留痕跡,可外婆的答案依然是那個,一點都沒有變,好奇的我又問了外婆一個問題,“為什么您那么思念外公啊”,答案是“因為那是一種責任,可外公還沒有完成它,就走了”,我同時也知道了外婆的那個有關思念的故事,也從中明白了什么叫思念,因為外公和外婆是在中秋節那天相識,相許的,那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終于明白小時候為什么每到中秋節家里都要做好多吃的?外婆每次都要穿那件衣服--那是外公送給她的第一件禮物,同時也明白了外婆的苦心。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是思念的日子,是人們賞月,吃月餅的日子,每當月亮圓的時候,就是團圓的時候,團圓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忘記思念你的那個人的痛苦。
參考資料:http://**question/*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誰有中秋節思念親人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