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比較經典的詩集?
鄭愁予詩集116首 鄭愁予簡介 【火煉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佛外緣】 【貴族】 【當西風走過】 【生命】 【度牒】 【未題】 【梵音】 【媳婦】 【醉溪流域(一)】 【醉溪流域(二)】 【港夜】 【歸航曲】 【雨絲】 【殘堡】 【野店】 【牧羊女】 【黃昏的來客】 【小河】 【天窗】 【情婦】 【知風草】 【四月贈禮】 【窗外的女奴】 【水巷】 【夜歌】 【南海上空】 【俯拾】 【山外書】 【山居的日子】 【落帆】 【崖上】 【結語】 【探險者】 【港邊吟】 【小溪】 【殞石】 【垂直的泥土上】 【島谷】 【海灣】 【小小的島】 【船長的獨步】 【貝勒維爾】 【水手刀】 【如霧起時】 【晨景】 【小詩錦】 【除夕】 【晚虹之逝】 【雪線】 【晚云】 【鐘聲】 【鄉音】 【偈】 【定】 【客來小城】 【錯誤】 【港夜】 【夢土上】 【賦別】 【雨季的云】 【裸的先知】 【盛裝的時候】【最后的春闈】 【右邊的人】 【編秋草】 【厝骨塔】 【小站之站】 【召魂】 【望鄉人】 【野柳岬歸省】 【晨】 【下午】 【草履蟲】【靜物】 【采貝】 【姊妹港】 【一○四病室】 【清明】 【嘉義】 【左營】 【十槳之舟】 【卑亞南蕃社】 【北峰上】 【牧羊星】 【秋祭】 【努努嘎里臺】 【南湖居】 【鹿埸大山】 【馬達拉溪谷】 【霸上印象】 【云海居(一)】 【云海居(二)】 【雪山莊】【浪子麻沁】【雨神】 【花季】 【絹絲瀧】 【風城】 【大武祠】 【古南樓】 【邊界酒店】 【旅程】 【草生原】 【燕云之一】 【燕云之二】 【燕云之三】 【燕云之四】 【燕云之五】 【燕云之六】 【燕云之七】 【燕云之八】 【燕云之九】 【燕云之十】 【四月圖晝】【九月圖晝】。
鄭愁予最好的幾首詩
《錯誤》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打即從、自,意思是:我路過江南。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把人的容顏比喻成蓮花.也暗含著這個貌美如花.蓮花開夏季.蓮花等到季節來臨才開放.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這句也與上句相對,蓮花等到季節才會開放,正如柳絮沒有東風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你的心門緊鎖,因為你所等待的人還沒有來.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以馬蹄借指我的到來.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個與你擦肩而過的過客.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是臺灣現代詩社的重要成員.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并能把傳統的詩詞意境與現代西方的藝術表現手法相揉和.在臺灣詩人詩被改成歌最多的就是鄭愁予和余光中.
鄭愁予詩具有清新淡雅的風格,讀他的詩仿佛看見一位穿著藍色長衫的古代詩人.我認為在臺灣詩人中鄭愁予的詩是寫得最好的.余光中的詩在清新淡雅方面是無法和鄭愁予相比的.
詩人西渡曾指出臺灣詩歌缺少現代意識,這在鄭愁予詩中也能體現出來.鄭愁予的詩的確可以放在任何時代.他的詩的現代感表現在詩歌的藝術手法上,在詩歌的內容方面,的確不夠寬廣.
但是愛情是世代流傳的話題,關鍵是怎樣寫好它.這也是為什么三十四年代作品中,徐志摩和張愛玲的作品為什么還被現代的讀者所喜愛.戴望舒是經典的是而不是.盡管后者的時代感更加強烈,思想內容更加進步。
《錯誤》原文 鄭愁予_百度知道
http://**link?url=z8gOHdInCl3HXfPMZi1rttx5WYeHaWJDw1PaKMuHzxKQzvH1cJ1UIc6DYUYmIRBV3J3k-Hdsyld-3qVvZUJFEq
鄭愁予優美的詩
雨絲 /鄭愁予
我們底戀啊 像雨絲
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
我們底車輿是無聲的
曾嬉戲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於無水的小溪
那是
擠滿著蓮葉燈的河床啊
是有牽牛和鵲橋的故事
遺落在那里的
遺落在那里的
我們底戀啊 像雨絲
斜斜地 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
而是否淡的記憶
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滿人世了 .
鄭愁予最好的幾首詩
《錯誤》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打即從、自,意思是:我路過江南。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把人的容顏比喻成蓮花.也暗含著這個貌美如花.蓮花開夏季.蓮花等到季節來臨才開放.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這句也與上句相對,蓮花等到季節才會開放,正如柳絮沒有東風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你的心門緊鎖,因為你所等待的人還沒有來.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以馬蹄借指我的到來.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個與你擦肩而過的過客.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是臺灣現代詩社的重要成員.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并能把傳統的詩詞意境與現代西方的藝術表現手法相揉和.在臺灣詩人詩被改成歌最多的就是鄭愁予和余光中. 鄭愁予詩具有清新淡雅的風格,讀他的詩仿佛看見一位穿著藍色長衫的古代詩人.我認為在臺灣詩人中鄭愁予的詩是寫得最好的.余光中的詩在清新淡雅方面是無法和鄭愁予相比的. 詩人西渡曾指出臺灣詩歌缺少現代意識,這在鄭愁予詩中也能體現出來.鄭愁予的詩的確可以放在任何時代.他的詩的現代感表現在詩歌的藝術手法上,在詩歌的內容方面,的確不夠寬廣. 但是愛情是世代流傳的話題,關鍵是怎樣寫好它.這也是為什么三十四年代作品中,徐志摩和張愛玲的作品為什么還被現代的讀者所喜愛.戴望舒是經典的是<雨巷>而不是<我用殘損的手掌>.盡管后者的時代感更加強烈,思想內容更加進步。《錯誤》原文 鄭愁予_百度知道http://**link?url=z8gOHdInCl3HXfPMZi1rttx5WYeHaWJDw1PaKMuHzxKQzvH1cJ1UIc6DYUYmIRBV3J3k-Hdsyld-3qVvZUJFEq。
席慕容的詩集最經典的語句?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惱火的時候《盼望》最經典 曾經在90年代的知音雜志上看到她寫的一首名叫青春的詩,說的是母親,小女孩一坐就坐成了媽媽,干癟的**懸掛,母親,人類靠你養大,不過現在網絡上找不到了。
席慕容的散文和詩歌總我都有,喜歡她散文中寫孩子調皮,她在旁邊黯然哭泣,孩子忽然停止哭鬧,一眨不眨看著她,然后爬過來扯她的手,嘴里嗚嗚叫,似乎在說,媽媽對不起,媽媽我錯了。 看到這真是淚如雨下 席慕容的作品其實都有些小女人,比之三毛和龍應臺,境界要低許多,但偏偏她的文字卻直接動觸人生,讓人在點點滴滴的笑語哭泣中,領悟生命的真諦。
如果說林清玄是用平和淡雅的調子訴說人生,那么席慕容就是用低吟淺唱的論調回味人生。
誰知道鄭愁予的所有詩?越多越好!
鄭愁予《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般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第一節的兩句詩寫“我”騎馬在江南趕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還在這里苦等的“佳人”。
“蓮花的開落”是個變化著的意象,它在詩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暗示“我”與她分別的時間之長,一是說她的容顏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節五行詩全寫“我”對她的想象:時節雖是陽春,但由于“我”仍未歸來,所以她絲毫也未感覺到柳絮飄飛的春意。
她的心寂寞猶如小城的傍晚,惆悵猶如緊掩的窗扉。這幾行詩不禁讓我們想起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由此也可見出鄭詩的古典韻味。 第三節寫“我”從想象中回到現實,我從她的身邊路過,她也許能隱約聽到這“達達的馬蹄聲”但“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美麗的錯誤”是全詩最讓人激賞的字眼,與她越來越近確實是美麗的,但不能相見無疑是一個錯誤,詩人把兩個相互矛盾的詞組合在一起,真可謂妙筆生花。全詩情意纏綿,格調凄婉,含蓄蘊籍,韻味悠長。
這首詩在臺灣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愁予風”之所以能長盛不衰,與這首詩有很大的關系。 附注: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
童年隨父親輾轉大江南北。抗戰勝利后到北京,曾就讀于崇德中學。
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8年大學畢業后,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多年。
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研究,獲藝術碩士學位。現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鄭愁予其人其詩都給人一種神秘感。他本人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他有著極深的文學修養,但他卻畢業于法商學院;他身為現代派的主要干將,但他的詩卻處處流淌著古典韻味;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酷似李白。
鄭愁予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錯誤》、《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為“浪子詩人”。
對此,鄭愁予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的仁俠精神。”
仁俠也好,浪子也罷,總而言之,“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魅力。
求想鄭愁予的錯誤那樣的簡短婉約傷感經典的愛情詩!越多越好! - 搜
燈 -馮文炳 深夜讀書 釋手一本老子《道德經》之后, 若拋卻吉兇悔吝 相晤一室。
太疏遠莫若拈花一笑了, 有魚之與水, 貓不捕魚, 又記起去年冬夜里地席上看見一只小耗子走路, 夜販的叫賣聲又做了宇宙的言語, 又想起一個年青人的詩句 “魚乃水之花。” 燈光好象寫了一首詩, 他寂寞我不讀他。
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 我的燈又叫我聽街上敲梆人。
十二月十九夜 -馮文炳 深夜一支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墻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