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古詩帶詩意和詩人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釋】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注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 豐富深曲的內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 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
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注釋】 又題《客中作》 [注釋](1)蘭陵:地名。(2)但使:只要。
[譯文]蘭陵出產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里是故鄉還是異鄉呢!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
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注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譯文]群鳥高飛,絕盡蹤影,一片孤云獨自悠閑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距他被迫于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注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發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 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
“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八陣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絕】 類別:【懷古】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注釋】 【注解】: 1、八陣圖:由八種。
30首古詩帶詩意和詩人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釋】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注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 豐富深曲的內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 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
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注釋】 又題《客中作》 [注釋](1)蘭陵:地名。(2)但使:只要。
[譯文]蘭陵出產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里是故鄉還是異鄉呢!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
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注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譯文]群鳥高飛,絕盡蹤影,一片孤云獨自悠閑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距他被迫于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注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發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 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
“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八陣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絕】 類別:【懷古】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注釋】 【注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
古詩帶詩意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體裁】:七言絕句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文解釋】
迷蒙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邈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貯藏在玉壺中一般。
【注釋】
1. 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韻譯】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含有明字寫出帶詩意的句子
李白 【相和歌辭?王昭君二首】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令狐楚 【相和歌辭?從軍行五首】 胡風千里驚,漢月五更明.縱有還家夢,猶聞出塞聲.聶夷中 【相和歌辭?雜怨三首】 良人昨日去,明日又不還.別時各有淚,零落青樓前.陸龜蒙 【相和歌辭?大子夜歌二首】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張祜 【相和歌辭?讀曲歌五首】 窗中獨自起,簾外獨自行.愁見蜘蛛織,尋思直到明.李白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雍裕之 【雜曲歌辭?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寶鏡為誰明.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張仲素 【雜曲歌辭?圣明樂】 玉帛殊方至,歌鐘比屋聞.華夷今一貫,同賀圣明君.張仲素 【雜曲歌辭?圣明樂】 九陌祥煙合,千春瑞月明.宮花將苑柳,先發鳳凰城.令狐楚 【雜曲歌辭?宮中樂】 楚塞金陵靜,巴山玉壘空.萬方無一事,端拱大明宮.令狐楚 【雜曲歌辭?宮中樂】 霜霽長楊苑,冰開太液池.宮中行樂日,天下盛明時.令狐楚 【雜曲歌辭?宮中樂】 九重青鎖闥,百尺碧云樓.明月秋風起,珠簾上玉鉤.白居易 【雜曲歌辭?小曲新詞】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白居易 【雜曲歌辭?小曲新詞】 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一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一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虞世南 【初晴應教】 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歸云半入嶺,殘滴尚懸枝.虞世南 【詠螢】 的歷流光小,u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王績 【山夜調琴】 促軫乘明月,抽弦對白云.從來山水韻,不使俗人聞.張文收 【大?T樂】 淚滴珠難盡,容殘玉易銷.倘隨明月去,莫道夢魂遙.張文恭 【佳人照鏡】 倦采蘼蕪葉,貪憐照膽明.兩邊俱拭淚,一處有啼聲.李百藥 【詠螢火示情人】 窗里憐燈暗,階前畏月明.不辭逢露濕,只為重宵行.楊炯 【夜送趙縱】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王勃 【晚留鳳州】 寶雞辭舊役,仙鳳歷遺墟.去此近城闕,青山明月初.董思恭 【詠弓(一作太宗詩)】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F 【詠死兔】 兔子死蘭彈,持來掛竹竿.試將明鏡照,何異月中看.駱賓王 【玩初月(一作沈?縉謔?)】 忌滿光先缺,乘昏影暫流.既能明似鏡,何用曲如鉤.張說 【清夜酌】 秋陰士多感,雨息夜無塵.清樽宜明月,復有平生人.張說 【送梁知微渡海東】 今日此相送,明年此相待.天上客星回,知君渡東海.張說 【江中誦經】 實相歸懸解,虛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內,應是色成空.張說 【欽州守歲】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劉幽求 【書懷】 心為明時盡,君門尚不容.田園迷徑路,歸去欲何從.。
50首古詩要帶詩意
一、《醉桃源·贈盧長笛》 宋代:吳文英 沙河塘上舊游嬉。
盧郎年少時。一聲長笛月中吹。
和云和雁飛。 驚物換,嘆星移。
相看兩鬢絲。斷腸吳苑草凄凄。
倚樓人未歸。 譯文:我們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時候的你還是少年。
月中吹起長笛聲聲,曲調輕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飛翔。驚嘆那物換星移,歲月流逝。
我們對視著,兩鬢都已斑白。吳苑的迷離芳草是那樣令人心碎,倚著小樓,還有未歸的人。
二、《題臨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譯文: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三、《東欄梨花》 宋代: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譯文: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著如雪的梨花,布滿了全城。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徹與清明。
四、《大德歌·冬景》 元代:關漢卿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
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譯文:大雪粉白光華,像飛舞的梨花,遮住了郊野三三兩兩的農家。
雪花密密層層的漂灑堪描堪畫。看那稀疏的樹林上鳴叫著晚歸的寒鴉。
一條釣魚的小船正斜攬在枯黃蘆葦掩映的清江下。 五、《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譯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風中抖動,只有蠟燭殘光照著孤單的我。
長夜里號角聲悲壯似在自語,天空中的月色雖好誰與我共賞。光陰荏苒哪里尋覓親人音信?關塞一片蕭條尋找歸路艱難。
我已忍受十年的飄零生活,把家安在這里不過勉強棲身。
帶有詩意的句子
1 我的快樂都是微小的事情。
2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總是能夠變得簡單。
3 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總是對距離的邊緣模糊不清的人。
4 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5 沒有欲望只能說是麻木不仁。
6 短暫的瞬間,漫長的永遠。
7 鳥的翅膀在空氣里振動。那是一種喧囂而凜冽的,充滿了恐懼的聲音。一種不確定的歸宿的流動。
8 人的寂寞,有時候很難用語言表達。
9 總是需要一些溫暖。哪怕是一點點自以為是的紀念。
10 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
11 傷口是別人給與的恥辱,自己堅持的幻覺。
12 我大概是一只鳥。充滿了警覺,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飛。
13 痛徹心扉的愛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經以為的花好月圓……愛情只是宿命擺下的一個局。
14 我的世界是寂靜無聲的,容納不下別人。
15像我這樣的女人,總是以一個難題的形式出現在感情里。
16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17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
18 我總是以為自己是會對流失的時間和往事習慣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誰。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
19 幸福始終充滿著缺陷。
20 但是快樂太單純,所以容易破碎。
21 我從來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實。
22 聰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23 一個女子的寂寞就是這樣的不堪一擊。如果一個男人對我伸出手。如果他的手指是熱的。她是誰對我其實已經并不重要。
24 我會懼怕孤獨嗎?我只是偶爾會感覺寂寞。
25 愛情是容易被懷疑的幻覺,一旦被識破就自動灰飛煙滅。
26 快樂的流淚。
27 在她的心里潛伏著一個深淵,扔下巨石也發不出聲音。
28 喜歡的就要擁有它,不要害怕結果。
29 很多人一旦分開也許會永遠都不再見面。
30 有些人是可以被時間輕易抹去的。猶如塵土。
31 很多人不需要再見,因為只是路過而已。遺忘就是我們給彼此最好的紀念。
32 他們似乎從沒有正式地告別過。而每一次都是絕別。
33 你的頭發美麗而哀愁。就象你的靈魂。
34 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35 我愛你,沒有什么目的。只是愛你。
36 那些離別和失望的傷痛,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了。
37 也許愛情只是因為寂寞。需要找一個人來愛。即使沒有任何結局。
38 會過去的,就會過去的。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負罪。
39 當一個女子在看天空的時候,她并不想尋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40 該笑的時候沒有快樂,該哭泣的時候沒有眼淚,該相信的時候沒有諾言。
41 有些事情在劫難逃。
42 男人不愛女人。他們只是需要女人。
43 我們一直是在離別中,比如和愛的人,和傷害,甚至和時光……
44 我微笑。在任何我難過或者快樂的時候,我只剩下微笑。
45 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46 任何東西都可被替代。愛情,往事,記憶,失望,時間……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無力自拔。
47 如果有過幸福。幸福只是瞬間的片斷,一小段一小段。
48 緣分叵測,我們無從得知下一刻會發生一些什么。
49 手指不會動了,眼淚不會流了,時間不會走了。
50 那些美麗的小魚,它們睡覺的時候也睜著眼睛。不需要愛情,亦從不哭泣。它們是我的榜樣。
古詩和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老朋友將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春天離開黃鶴樓,前往揚州去了。他的船在碧空中漸漸消失,只見滔滔長江水在天邊奔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浮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請元二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向西走出了陽關,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認識的人了。
《題西林壁》
北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正面看廬山、從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游山西村》
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不要笑話農家臘月做的酒渾濁,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懷疑會有無路可行的時候,忽然看見柳色暗綠,花色明麗,又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經臨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簡樸的古風仍然存在。
從今日起,如果可以乘著月光閑游,我這白發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農家朋友的柴門。
帶有詩情畫意的詩或詞
帶有詩情畫意的詩或詞如下:
《一斛珠.清明詞》 歐陽修
夜來風月連清曉,墻陰目斷無人到,恨別王孫愁多少,猶頓春寒未放花枝老。
終于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后,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作者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天圣八年進士。以翰林學士修《新唐書》。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有《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閣本有《六一詞》,略同《近體樂府》。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創業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
請問有沒有一些富有詩情畫意的句子?
環境的描寫 無邊無際的平原平坦、廣闊,像一個碩大無比的墨綠色的大翡翠圓盤,蒼茫浩渺,氣魄攝人。
一片連綿不斷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沒有山丘,像風平浪靜的日子里的海一樣平靜。 那霏霏的雨絲,宛如一片朦朧的煙霧,遮掩了綿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高原的氣候,真叫人無從捉摸。忽而喜,忽而怒;忽而風滿天,忽而平靜得紋絲不動。
高原上的春天短得像兔子的尾巴,一閃便不見了。 綠草如茵的草原上還有一條細細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鏈。
雨后的草原,野花競放,像一塊剛浸過水的花頭巾,連露珠兒也都是五顏六色的了! 一片遼闊的大草原,大得無邊無際,微風扶著泥土散發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莊稼吹得如漣波蕩漾。 夜幕籠罩著草原,一盤圓月從魚鱗般的云隙中閃出,草原上彌漫起朦朧的月光,像是升騰起來的一片淡淡的銀霧。
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靜;草原多么像一幅沒有框子的畫,廣漠得望不到邊際。 遠遠地眺望,草地上有團團白云在蠕動,原來這是牧場的羊群,一只只白生生的,肥壯可愛,使草原更加生機勃勃。
花開花落,其實應該與季節無關吧。很多時候都是迷茫于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來讓自己不去想些別人認為無關緊要的事情。
路依舊還是那條路,當多少年過去,離往事越來越遠,便也沒再追尋。于是就想到要去尋夢,去找尋一種久違的心情,看那桃花是否依舊笑春風,看那記憶中的面容是否依舊柔情似水? 有誰能夠挽留住那些花朵?聽任淡淡的清香揪心的惆悵。
是否也在回憶那淡淡的雨夜,那盈盈的綠葉?而我終是做著這個世上最無聊之事,閑看花開花落,徒留傷心往事。 故人總是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那端起的酒杯也過是這個故事里應該有的道具而已,是誰為誰青杏煮酒,是誰為誰梅子雨冷,是誰為誰衣帶漸寬終不悔,是誰為誰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那么又是誰為誰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許多的美麗總是在不經意間從我的指縫中滑落,依稀耳邊響起的總是聆聽不斷的丁零。沒法在花開花落時不傷感難過。
偶爾輕輕走來的依然婆娑婀娜,難得感覺“那等在季節里的容?,如蓮花般開落”的凄慘,總有傷感于那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頹廢。 風住塵香花已盡,物是人非頻回首。
心情的描寫 里昂西郊的別墅。 米色的小洋房,像是公主的宮殿。
門前的空地便是party的主場地。 一簇簇的氣球拴在了歐式大理石雕柱上,偶爾脫掉一兩個紅的藍的氣球,順風飛向西邊的玫瑰園或是噴水池里。
女孩們三三兩兩地談笑,輕松自在。 2.飛機在藍天上劃過一道弧…… 像是一條延長線,又像是一道休止符…… 3..陽光刺痛了她的眼。
櫻花哭泣著,凋零落地…… 4.雨“嘩啦嘩啦”地下著,織成了漆黑的密布的雨簾。 銀發的老人驚恐地瞪大雙眼,倒在雨水中,臉上的皺紋分外明顯…… 深色的血不停地向外涌,在街角,與淺色的雨水混合在一起…… 血隨著雨水,流出好遠好遠…… 整個世界安靜了…… 整個世界都是血樣的深色…… 二、 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烏云低垂,讓人有股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5、那巍峨的青云山直插天際,奇峰怪巖,隱隱帶了一絲猙獰。 6、 門,虛掩著。
從門縫中,若有若無地有風吹進,涼絲絲的。 7、 只是,他的心,卻一下子落到了冰窖。
8、 那一個瞬間,這扇木門竟是重如山,沉似鐵。 9、 戶外明亮的光線一下子照了進來,令他瞇起了眼睛。
溫暖和煦的陽光落在他的身上,有淡淡的暖意。 10、白云漸薄,竟是走出了云海,眼前霍然一亮,只見長空如洗,藍的便如透明一般。
四面天空,廣無邊際;下有茫茫云海,輕輕浮沉,一眼望去,心胸頓時為之一寬。 11、 四周寂靜無聲,不知名處隱隱有蟲鳴聲傳來,一聲、兩聲,低低切切,月華如水,灑在他的身上。
12、 他昂首看天,只見繁星點點,月正當空,皎潔明亮。 13、 清晨淡淡的薄霧飄蕩在林間,如輕紗一般,小徑兩旁綠色的竹葉上,有晶瑩露珠,美麗剔透。
14、 寂靜而黑暗的夜里,天空下著雨。整個天地一片黑沉沉的,目光所及,只有屋外小院之中,輕松修竹的模糊影子。
雨絲從夜空里落了下來 15、他忽然覺得,這夜是美麗的,這雨是纏綿的,就連雨水打在竹葉上的清脆,也是動聽的,響在了他靈魂深處。 16、 只因為在他身旁,有那樣一個美麗女子,抬著頭,帶著七分青春二分歡喜乃至一分凄涼的美,怔怔出神地看著: 這一場雨! 17、 山雨瀟瀟,天地肅然,有誰望見夜色里那一個少年,走進雨中,仰望蒼穹! 18、 當黑暗降臨這座高聳入天的山峰,蒼穹之上,一輪冷月,把清輝灑向山巔 19、 只見在冷月之下,這里云氣淡淡漂浮,如紗如煙,美不勝收。
20、 就這般走了七步,月華如水,照在這一個少年身上,分外孤單。然后他停了下來,抬頭看天,只見一輪冷月,掛在天邊。
月光照在他奔跑的身影上,帶著凄涼的溫柔。 21、 月華冷冷,灑在他們身上,灑在那片樹林之中,卻照不到黑暗角落。
22、 看著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著水中倒影著的那輪冷月,隨著水波輕浮,輕輕晃動。 23、 。
的呼吸聲,慢慢地平靜下來,只是他忽然覺得很累,一種從深心中泛起的疲累,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