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國,報國和強國的小詩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文天祥《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陸游《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有關青少年愛國正能量的句子
憂國恥為睜眼瞎,挺身甘上斷頭臺。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愛國正能量的句子,歡迎查看!
愛國正能量的句子大全(一)
我們要珍惜和抓緊童年的每一秒,抓緊鍛煉身體培養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把自己的學習、成中長同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祖國建設振興中華時刻做好準備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文明古老,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在祖國幾千年光輝歷史的長河中,多少民族志士用血和生命譜寫的正氣之歌如黃河越九曲,長江瀉三峽,激勵我們為捍衛祖國尊嚴而斗爭。
五千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祖國正在蓬勃發展;五千年后的今天,在我們祖祖輩輩的辛勤勞作、勇于開拓的無私奉獻下,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五千年后的今天,我們在一切愛我們的人的呵護下茁壯成長;
然而,五千年后的今天,我們蜷縮在先輩們編織的溫床中,許多人,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于祖國的責任。今天,是時候喚醒大家日益麻木與淡漠的心,來守護“中國夢”的光芒!
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作為中國人,我們無一不為之感到自豪。可試問,你知道我們應該怎么做嗎?感恩祖國,是一種敬與愛的交織,更是一份責任!我們需要挑起這個擔子,將中國文化推廣到世界。
我們要想心系祖國就一定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要立志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斗,把祖國建設成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國家。
“少年勵志,愛國”的詩詞
1、《過零丁洋》——文天祥
原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原文: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被消滅。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3、《九歌·國殤》——屈原
原文: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譯文:人雖死亡神靈終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雄英!
4、《岳陽樓記》——范仲淹
原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文: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5、《病起書懷》——陸游
原文: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譯文: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
關于愛國強國的名人詩集作品
屈原:《離騷》、《天問》、《九章》、《九歌》
辛棄疾:《九議》、《美芹十論》
文天祥:《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
聞一多:《紅燭》、《死水》、《最后一次演講》
岳飛:《滿江紅》
作者簡介:
屈原(約前342—前278),名正則,字靈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國大夫,出生于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他是中國最早的大詩人之一。繼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創立了楚辭,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國將領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郢都,并在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焚燒楚先王陵墓。憂國憂民的屈原在汨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
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他創造的“楚辭”,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謚忠敏。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
關于愛國情懷的詩句
嗯,一下是本人推薦的一些詩句,僅供參考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2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
3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5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怕變,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登建康賞心亭》
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7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于愛國的詩句
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東漢·曹植《白馬篇》
2.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唐·白居易《觀刈麥》
3.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明·于謙《荒村》
4.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明·戚繼光《過文登營》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春秋·屈原《離騷》
8.閑居非我志,甘心赴國憂。東漢·曹植《雜詩七首》
9.死而利國,以為己榮。晉·傅咸《左傳詩》
1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11.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唐·王維《少年行》
12.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唐·李白《塞下曲》
13.愿得次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
1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李賀《南園》
1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6.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7.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迎涼有感》
18.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唐·李賀《燕門太守行》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五代·李煜《相見歡》
20.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蘇軾《江城子》
21.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宋·辛棄疾《破陣子》
22.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明·夏完淳《別云間》
2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張養浩《山坡羊》
2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近代·龔自珍《己亥雜詩》
2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6.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青少年愛國強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