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李白詩句中的六個字形容李白
對于李白,好酒是世人的直觀感受
我這樣形容他:
恣歡謔,杯莫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四句六字古詩急需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用李白詩句中的六個字形容李白
對于李白,好酒是世人的直觀感受 我這樣形容他: 恣歡謔,杯莫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求!六字詩句.名言.
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劉長卿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擬田園樂
彭汝礪
買田何須近郭,作屋卻要依山。
青松共我縱始,白鳥隨人去還。
寧浦舊事
秦觀
身與杖藜為二,影將明月成三。
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
甲辰人日病中吟以自嘲
范成大
壯歲喜新節物,老來惜舊年華。
病后都盧不問,家人時換新花。
曉枕
范成大
煮湯聽成萬籟,添被知是五更。
陸續滿城鐘動,須臾后巷雞鳴。
舍北閑望
陸游
潘岳一篇秋興,李成八幅寒林。
舍北偶然倚杖,盡見古人用心。
雜興
陸游
廣平作梅花賦,少陵無海棠詩。
正自一時偶爾,俗人平地生疑。
無題
楊簡
凈幾橫琴曉寒,梅花落在弦間。
我欲清吟無句,轉煩門外青山。
溪村
朱繼芳
雨洗山光綠凈,波涵天影請空。
草際自浮鵝鴨,柳陰分坐兒童。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感懷》
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橋東。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杜牧《山行》
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里傳聲。——王昌齡《望月》
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張仲素《山寺秋齋》
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岑參《村居》
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韋應物《煙雨》
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欲買扁舟歸去,故人云是丹青。——蘇軾《惠崇蘆雁》
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蘇軾《題王晉卿山水》
行盡風林雪徑,依然水館山村。卻是春風有腳,今朝先到柴門。——朱熹《鉛山立春》
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漁家。秋水磯邊落雁,夕陽影里飛鴉。——徐有貞
門外青山朵朵,窗前黃葉蕭蕭。獨坐了無言說,回看妄想全消。——憨山大師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沖開。——憨山大師
云散長空雨過,雪消寒谷春生。但覺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永明智覺禪師
空谷諸塵盡謝,止留一片閑云。伴我松根揮塵,堪多麋鹿成群。——永明智覺禪師
文字眼中幻翳,禪那心中浮塵。內外一齊拈卻,大千世界全身。——永明智覺禪師
靜夜鐘聲不住,石床夢想俱空。開眼不知何處,但聽滿耳松風。——永明智覺禪師
清凈涵空寶鏡,春來水滿澎湖。照徹廬山面目,月如額上明珠。——永明智覺禪師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見冰消澗底,不知春上花枝。——永明智覺禪師
入夜吟秋細雨,初晨憶夏和風。惶惶不辨時日,醉酒羞花戲蟲。——木文(現代)
跪求6字詩句
心事數徑白發,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李煜《開元樂》
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寧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滿腹。——王維《自適》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感懷》
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橋東。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杜牧《山行》
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里傳聲。——王昌齡《望月》
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張仲素《山寺秋齋》
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岑參《村居》
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韋應物《煙雨》
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欲買扁舟歸去,故人云是丹青。——蘇軾《惠崇蘆雁》
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蘇軾《題王晉卿山水》
行盡風林雪徑,依然水館山村。卻是春風有腳,今朝先到柴門。——朱熹《鉛山立春》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感懷》
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橋東。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杜牧《山行》
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里傳聲。——王昌齡《望月》
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張仲素《山寺秋齋》
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岑參《村居》
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韋應物《煙雨》
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欲買扁舟歸去,故人云是丹青。——蘇軾《惠崇蘆雁》
老去君空見畫,夢中我亦曾游。桃花縱落誰見?水到人間伏流。——蘇軾《題王晉卿山水》
李白七字古詩大全
1. 《送孟浩然之廣陵》
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3.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3.《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5.《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7.《客中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8.《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9.《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10.《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這些都是李白著名的七言絕句,希望可以幫到您。滿意哦!
六字詩句、名言有哪些?
六字詩句、名言:
1、千聞不如一見
2、不怕慢只怕站
3、長痛不如短痛
4、朝廷不差餓兵
5、粗絲難織細絹
6、得著風便扯蓬
7、堆金不如積谷
8、狗肉不能上秤
9、棺材賣給要家
10、海水不可斗量
11、好來不如好去
12、好兄弟勤算帳
13、活到老學到老
14、借人衣不敢披
15、酒是穿腸毒藥
16、君子不念舊惡
17、君子不羞當面
18、明人不做暗事
19、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20、買田何須近郭,作屋卻要依山。青松共我縱始,白鳥隨人去還。——彭汝礪《擬田園樂》
21、身與杖藜為二,影將明月成三。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秦觀《寧浦舊事》
22、壯歲喜新節物,老來惜舊年華。病后都盧不問,家人時換新花。——范成大《甲辰人日病中吟以自嘲》
23、煮湯聽成萬籟,添被知是五更。陸續滿城鐘動,須臾后巷雞鳴。——范成大《曉枕》
24、潘岳一篇秋興,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盡見古人用心。——陸游《舍北閑望》
25、廣平作梅花賦,少陵無海棠詩。正自一時偶爾,俗人平地生疑。——陸游《雜興》
26、凈幾橫琴曉寒,梅花落在弦間。我欲清吟無句,轉煩門外青山。——楊簡《無題》
27、雨洗山光綠凈,波涵天影請空。草際自浮鵝鴨,柳陰分坐兒童。——朱繼芳《溪村》
28、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29、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30、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6字古風情詩詩句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鳳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上邪 漢樂府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秋風詞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種古代詩詞可以么】
帶有六字的詩句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題
作者:杜牧 朝代:唐 體裁:七律 類型:山水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翻譯: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只見草色連空,那天淡云閑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么變化。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風,展開在宣城的近旁,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深秋時節的密雨,像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簾;落日時分,夕陽掩映著的樓臺,在晚風中送出悠揚的笛聲。心頭浮動著對范蠡的懷念,無由相會,只見五湖方向,一片參差煙樹而已。
賞析:詩一開始寫登臨覽景,勾起古今聯想,造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氣氛: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只見草色連空,那天淡云閑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么變化。這種感慨固然由登臨引起,但聯系詩人的經歷看,還有更深刻的內在因素。詩人此次來宣州已經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傳師任宣歙觀察使(治宣州)的時候,他曾在沈的幕下供職。這兩次的變化,如他自己所說:“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重游鬢白事皆改,唯見東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這自然要加深他那種人世變易之感。
關于李白的詩是有6千首嗎?關于李白的詩是有6千首嗎?
李白詩歌今存近千首,內容相當廣泛。
沒有說具體的數量! 謳歌理想,抒發悲憤,是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的重要內容。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上李邕》)“天馬來出月支窟……神行電邁躡恍惚。”(《天馬歌》)“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
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贈張相鎬》其二)渴望建立驚世駭俗的功業。
他要仿效謝安“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書情贈蔡舍人雄》),希望像“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的諸葛亮那樣,得遇明主,馳騁才能,然后追蹤魯仲連“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旁。 ”(《贈張衛尉卿》)但那時的唐玄宗,已不再勵精圖治。
李白報國無門,理想破滅。他強烈抗議社會的不公:“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送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2);尖銳地揭露統治者“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其15);憤怒地控訴奸邪當道:“群沙穢明珠,眾草凌孤勞”(《古風》其37)。
《行路難》其一集中地表現了他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http://web。etiantian。
com/staticpages/study/question/question_1671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