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少林寺的詩句
宋之問( 656年?~712年),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紺宇橫天室,回鑾指帝休。
曙陰迎曰盡,春氣抱巖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游少林寺
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
長歌游寶地,徒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從駕幸少林寺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陽,唐詩人,曾登天寶進士第。
飛閣青云里,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間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少室晴雪送王寧
李頎(690-751),頗有詩名,尤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于世。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嵩山采菖蒲者
李白(此仙不用多說了吧)
神人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元丹丘歌
李白
元丹丘,愛神仙。朝飲潁川之清流,
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常周旋。
長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
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游心無窮。
贈嵩山焦煉師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跡高想已綿。
時餐金鵝蕊,屢讀青苔篇。
八極恣游憩,九垓長周旋。
下瓢酌潁水,舞鶴來伊川。
還歸東山上,獨拂秋霞眠。
蘿月掛朝鏡,松風鳴夜弦。
潛光隱嵩岳,煉魄棲云幄。
霓裳何飄飖,風吹轉綿邈。
愿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紫書儻可傳,銘骨誓相學。
推薦幾首關于“少林寺”的詩句
1. 游少林寺
沈佺期(唐)
長歌游寶地,徒倚對珠林。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2. 《少林寺》
宋之問(唐)
紺宇橫天室,回鑾指帝休。
曙陰迎曰盡,春氣抱巖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3. 從駕幸少林寺
武則天(唐)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4. 少室晴雪送王寧
李頎(唐)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5. 登少室山寺
褚朝陽(唐)
紺宇橫天室,回鑾指帝休。曙陰迎曰盡,春氣抱巖流。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關于嵩山的詩句
王維 《歸嵩山作》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嵩 山 清/顧炎武 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鄰。
石開曾出啟,岳降再生申。老柏搖新翠,幽花茁晚馨。
豈知巢許窟,多屗濟時人。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韻 宋/劉敞 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
宿昔望見之,恨不生羽翰。卷臠塵土中,日月如波瀾。
邇來老將至,更覺行路難。聞君謝車徒,選勝窮峰巒。
幽深每獨往,神異多所觀。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顏。
吹笙煙霧中,舉手留盤桓。信非人間境,邈與時俗戀。
顧懷平生舊,慰以逍遙篇。三復想在目,令人愧衣冠。
處世闊且疏,幼輿亦有言。一丘與一壑,自謂無間然。
安得從君游,解纓弄云泉。昏昏歲復晏,相望空長嘆。
嵩山十二首 宋/歐陽修 公路澗 驅馬渡寒流,斷澗橫荒堡。槎危欲欹岸,花落多依草。
擊汰玩游鯈,倒影看飛鳥。留連愛芳杜,漸下西峰照。
拜馬澗 昔聞王子晉,把袂浮丘仙。金駿于此墮,吹笙不復還。
玉蹄無跡久,澗草但荒煙。二室道 二室對岧峣,群峰聳崷直。
云隨高下起,路轉參差碧。春晚桂叢深,日下山煙白。
師英已可茹,悠然想泉石。自峻極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系馬青松陰,躡屣蒼崖路。
驚鳥動花林,空山答人語。云霞不可攬,直入冥冥霧。
玉女窗 玉女不可邀,蒼崖郁岧直。石乳滴空竇,仰見泬寥碧。
徙倚難久留,桂樹含春色。玉女搗衣石 玉女搗仙衣,夜下青松嶺。
山深風露寒,月杵遙相應。靈蹤杳可尋,片石秋光瑩。
天 門 石徑方盤紆,雙峰忽中斷。呀豁青冥間,畜泄煙云亂。
杉蘿試舉手,自可階天漢。天門泉 煙霞天門深,靈泉吐巖側。
云濕顥氣寒,石老林腴碧。長松暫休坐,一酌煩心滌。
天 池 高步登天池,靈源湛然吐。俯窺不可見,淵默神龍護。
靜夜天籟寒,宿客疑風雨。三醉石 拂石登古壇,曠懷聊共醉。
云霞伴酣樂,忽在千峰外。坐久還自醒,日落松聲起。
峻極寺 路入石門見,蒼蒼深靄間。云生石澗潤,木老天風寒。
客來依返照,徙倚聽山蟬。中 峰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盤。
一徑林杪出,千巖云下看。煙嵐半明滅,落照在峰端。
游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長歌游寶地,徙倚對珠林。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贈嵩山焦煉師 并序 李白 嵩丘有神人焦煉師者。不知何許婦人也。
又云生 于齊梁時。其年貌可稱五六十。
常胎息絕谷。居 少室廬。
游行若飛。倏忽萬里。
世或傳其入東海 。登蓬萊。
竟莫能測其往也。余訪道少室。
盡登 三十六峰。聞風有寄。
灑翰遙贈。二室凌青天。
三花含紫煙。中有蓬海客。
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
跡高想已綿。時餐金鵝蕊。
( 鵝蕊一作蛾藥 ) 屢讀青苔篇。 ( 青一作古 ) 八極恣游憩。
九垓長周旋。下瓢酌潁水。
舞鶴來伊川。還歸空山上。
獨拂秋霞眠。蘿月掛朝鏡。
松風鳴夜弦。潛光隱嵩岳。
煉魄棲云幄。霓裳何飄搖。
( 裳一作衣 ) ( 飄搖一作萎蕤 ) 鳳吹轉綿邈。愿同西王母。
下顧東方朔。紫書儻可傳。
銘骨誓相學。
關于少林的詩句
幸少林寺應制 宋之問( 656年?~712年),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紺宇橫天室,回鑾指帝休。 曙陰迎曰盡,春氣抱巖流。
空樂繁行漏,香煙薄彩斿。 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邱。
游少林寺 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 長歌游寶地,徒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從駕幸少林寺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旗。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陽,唐詩人,曾登天寶進士第。 飛閣青云里,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間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少室晴雪送王寧 李頎(690-751),頗有詩名,尤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于世。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嵩山采菖蒲者 李白(此仙不用多說了吧) 神人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元丹丘歌 李白 元丹丘,愛神仙。朝飲潁川之清流, 暮還嵩岑之紫煙。
三十六峰常周旋。 長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
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游心無窮。 贈嵩山焦煉師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跡高想已綿。
時餐金鵝蕊,屢讀青苔篇。 八極恣游憩,九垓長周旋。
下瓢酌潁水,舞鶴來伊川。 還歸東山上,獨拂秋霞眠。
蘿月掛朝鏡,松風鳴夜弦。 潛光隱嵩岳,煉魄棲云幄。
霓裳何飄飖,風吹轉綿邈。 愿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紫書儻可傳,銘骨誓相學。 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岑參(715—770),唐著名邊塞詩人。
草堂近少室,夜靜聞風松。 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峰。
九月山葉赤,溪云淡秋容。 火點伊陽村,煙深嵩角鐘。
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 勝愜只自知,佳趣為誰濃? 昨詣山僧期,上到天壇東。
向下望雷雨,云間見回龍。 久與人群疏,轉愛邱壑中。
心淡水木會,興幽魚鳥通。 稀微了自釋,出處乃不同。
況本無宦情,誓將依道風。 游少林寺 戴叔倫(732—789),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政績卓著的地方官員。
步入招提路,因之訪道林。 石龕苔蘚積,香徑白云深。
雙樹含秋色,孤峰起夕陰。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長吟。
經少林精舍寄都邑親友 韋應物(737~792),唐著名山水田園詩派詩人。 息駕依松嶺,高閣一攀緣。
前瞻路已窮,既詣喜更延。 出獻聽萬籟,入林濯幽泉。
鳴鐘生道心,暮鶴空云煙。 獨往雖暫適,多累終見牽。
方思結茅地,歸息期暮年。 從龍潭寺至少林寺題贈同游者 白居易(772--846),生活于中唐時期,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
山屐田衣六七賢,搴芳踏翠弄潺湲。 九龍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風飄管弦。
強健且宜游勝地,清涼不覺過炎天。 始知駕鶴乘云外,別有逍遙地上仙。
早春題少室東巖 白居易 三十六峰晴,雪銷嵐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遠草初含色,寒禽未變聲。 東巖最高石,唯有我題名。
關于“少林”的詩句有哪些?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當時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而來,得到虔信佛學的孝文帝的禮敬。跋陀見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的嵩山很像一朵蓮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養跋陀。后來又過了三十余年,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廣羅弟子,傳授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跡高想已綿。
時餐金鵝蕊,屢讀青苔篇。
八極恣游憩,九垓長周旋。
下瓢酌潁水,舞鶴來伊川。
還歸東山上,獨拂秋霞眠。
蘿月掛朝鏡,松風鳴夜弦。
潛光隱嵩岳,煉魄棲云幄。
霓裳何飄飖,風吹轉綿邈。
愿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紫書儻可傳,銘骨誓相學。
少室晴雪送王寧
李頎(690-751),頗有詩名,尤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于世。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游少林寺
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
長歌游寶地,徒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草堂者,蓋因自然之溪阜,前當墉洫;資人力之締構,后加茅茨。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及靡者居之,則妄為剪飾,失天理矣。詞曰: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羅蘼蕪兮拍薜荔,荃壁兮蘭砌。蘼蕪薜荔兮成草堂,陰陰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讀金書兮飲玉漿,童顏幽操兮不易長。《嵩山十志十首·草堂》盧鴻
寫少林寺的詩句
唐太宗當時還寫下了臉炙人口的詩句:翠野駐戎軒,盧龍轉征飾。
造山麗如符,長流禁似帶。海氣百重樓,崖松千丈蓋。
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1、 少林寺是處由來初地,會心都契法源。
巖是水出嵌隙,路轉人度松門。少林名自少室,是一是二堪參。
忽座壺中天半,下臨萬壑千嵐。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為福田。
幽門自彼無俗,山林于我有緣。、 少林寺丁星綴紫茸,爛漫紛紅葉。
北山鮮移文,西域饒梵筐。少室本同名,跋陀倘能接。
少林寺禪室坐清秋,諸天云上頭。一心何掛礙,萬景自紛投。
無暇搜佳句,惟教紀勝游。山莊看已近,墻外石泉流。
望少林寺半天樓上開窗戶,萬螃叢中望少林。云際梵音常縹緲,松悄塔影自森沈。
欣于所遇何空色,樂在其間足古今。笑我閑愁經半歲,何妨一晌空塵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嵩山少林寺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