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累的詩句
1、《春盡》
唐代: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譯文:惜別傷春連日來酒醉昏昏,醒來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細水上漂著落花流入另澗,陰云帶雨飄入那遠處孤村。閑居無聊恨芳時白白流去,異地千里難招來古人精魂。最感激流鶯掀轉深情厚意,每當清晨還特意飛到西園。
2、《群鶴詠》
南北朝:蕭道成
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
譯文:迎著八面來風張開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鳴叫飛翔的鶴。因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玩物。
3、《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宋代:黃庭堅
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
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夢中往事隨心見,醉里繁華亂眼生。
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譯文: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卷起白天遮陽的簾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邊并排停泊的兩只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4、《金字經·樵隱》
元代:馬致遠
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
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梁材。
譯文:當明月掛上了山頭,挑著柴擔一步步走下山崗;在長滿苔蘚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鋒亮。姑且做個樵夫,去隱居在山鄉。打柴,那打柴的朱買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處,埋沒了棟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時光!
5、《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譯文: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么相似啊。
表達心情的唯美句子
想雨的時候,就是心事和憂傷積攢得很沉很重的時候,心情像枯渴的禾苗盼著雨的到來。
不管雨落的是大是小,如果是在清晨,伴我從夢中悠然醒來,就成了清涼舒卷的心意。清新亮亮的,我一天的心情就有了依靠。
如果雨落在白天,就濕了心中的塵熙,一份莫名的憂傷在清涼的風里,寫意成淅瀝的詩境。一切都靜了,喧嘩都沉進了城市的水里,一切都流走了,只有紛飛的雨。
于是就走出去,不想帶傘,讓所有的郁悶在腳下流淌。那時,就進入童話了。
除了躲起來的人,一切都是濕的,真好,一切都是輕輕的靜,唯雨敲著面孔如落午夜的小窗。 午夜聽雨時,夢在雨里,雨在夢里。
遠近飄忽中,思緒就有了入禪的古韻,在天籟的觸撫里,一份感動渲染了雅致的夢境。 今天雨又來了,在我走在路上正不知該把糟透的心扔向何處的時候來了,由遠而近驚動了人和所有能動的東西。
我停下,不躲不避等著雨的來臨。 當第一個雨點駕云御風倏忽落在了我的鼻尖上時,令我生出舒暢的酸楚。
當我的頭發濕透了,當我的衣服濕透了,當我看見所有的人都躲起來時,我感受到了全身玲瓏凸凹和每一個細節的清晰,有了一種放聲大哭的渴望。 我走著,在躲著人的指指點點里,傻瓜一樣與雨親近著。
我不想回去,更不想躲起來,當肉體的涼意滲透進心里的時候,我發現路上已經積水,郁悶和污垢都在隨著雨水流走。一切都已過去了,世界 又變的水靈靈清新亮麗起來。
我發現,路邊花壇的枝葉下有一只濕淋淋的沒來得及躲起來的花斑蝴蝶,正在掙扎著爬上一棵草葉。我想,如果蝴蝶能換一種心情,就會如旁邊的蝸牛一樣的愜意(蝸牛在散步像我的模樣),就會把這場糟糕透頂的淋雨變成一次舒暢的沐浴。
我呢?我能把常人認為是倒霉淋雨的事情當成一種緩解釋放心緒的方式,為何不能把在雨中的豁達寬容和興致換位到每個無雨的日子里呢? 我只是一個喜歡淋雨的蝸牛嗎? 在雨里真的很好,如果能不是匆忙驚慌的躲避逃開,或不因憂傷在雨中游蕩,能靜靜的與風雨進行交流,就能體察到都市的悶燥和情感的結痂在一片片剝落,慢慢顯出了記憶的綠葉和鮮活的心。雨是 天地的使者,滋養和啟發著世間萬物。
我不禁又慶幸因對雨的喜好而得到的感悟。 我看見燈正在逐一亮起,在高低不等的房子里亮晶晶的令人感動。
我似恍若隔世,生出了對人的崇拜和對萬物的親切。 對生命而言,所有的區別都在房子和燈光里面。
我回去,把濕淋淋的衣服和濕淋淋的心情一起晾干.。
表達心愿的詩句
表達心愿的詩句
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2.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4.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于謙《詠煤炭》)
5. 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宋·李綱《病牛》)
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7.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園》)
8.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9.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0.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魏·曹操《龜雖壽》)
11.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2.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13.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4.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15.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
16.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近代·秋瑾《對酒》)
描寫“心理健康”的詩句有哪些
1、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2、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樸子》晉 葛洪
3、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4、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5、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6、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7、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8、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9、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10、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樸子》 晉 葛洪
11、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12、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13、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14、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1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