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龍和云的詩句或詞語
云
千形萬象竟還空,
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
巫山一段云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
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
白云堪臥君早歸。
云
盡日看云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
云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
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
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
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詠云
帝鄉白云起,飛蓋上天衢。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
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云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詠云
瑞云千里映,祥輝四望新。隨風亂鳥翅,泛水結魚鱗。
布葉疑臨夏,開花詎待春。愿得承嘉景,無令掩桂輪。
詠云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
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云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高齋非一處,秀氣豁煩襟。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中國龍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韋莊 (有說為“僧應物”所作)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詠龍》 唐《傳奇·蕭曠》
亦知清戒守仙規,燕血塵埃豈嗜宜。
自許身軀脫梭木,淹從螭蛟困拳池。
為虛化實是何日,棄甲成林會有時。
已笑癡兒執凡鐵,驅云駕霧奈何之。
《詠龍詩》金廢帝完顏亮
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
描寫翠竹的詩句
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綠筱:嫩綠的小竹。媚:妍美動人。清漣:水清澈而有波紋。意謂白云環繞著遠處隱僻的山石,綠竹在清澈的水邊嫵媚動人。
南朝宋·謝靈運《過始寧墅》
何可一日無此君
此君:指竹。
《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憐:愛。
唐·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綠垂句;被風吹折的細嫩竹下垂著。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
唐·岑參《范公叢竹歌》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立:長成。露:呈露。顯:突出。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撩:引逗,挑弄。
清·鄭燮《板橋題畫·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