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游子回家喜悅”的詩句有哪些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濕汝衣。
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 《回鄉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 《人日思歸》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3. 《征人歸鄉》戎昱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游客送人歸。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濕汝衣。
4. 《落第歸鄉留別長安主人》豆盧復
客里愁多不記春,聞鶯始嘆柳條新。
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
5. 《渡漢江》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形容歸鄉激動之情的詩句
1、《南鄉子·歸夢寄吳檣》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它鄉勝故鄉。
2、《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鞏樹煙月上,清光含碧流。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3、《回鄉偶書二首》
年代: 唐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4、《弟僓歸鄉》
年代: 宋 作者: 楊億
客兒詩思掩春塘,杖策來觀上國光。 舉白萬錢酤酒飲,殺青千卷買書藏。 梁園綠筱將欹雪,楚岸蒼葭已變霜。 躍馬還家那隔歲,預應干鵲報高堂。
5、《臘日》
年代: 唐作者: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6、《送愿上人歸鄉》
年代: 宋 作者: 釋正覺
溪頭買船歸鄂渚,一櫂清風夜蟾午。
行盡韶山半月程,白云兒就青山父。
巖頭老子末后句,此到將知問不語。
無縫塔前風色高,洞然不隔絲毫許。
丁寧此去快須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不坐兩頭明暗路,偏中歸去正中來。
為何古人愛寫歸鄉的詩?
因為古代交通不發達,很多人離家一輩子都不能再回到家,而且古代沒有現在的馬路,路途十分顛簸,回一趟家非常不容易。所以,當他們有條件,有機會回家時,心中定會無比激動,會寫一些詩句來紀念,抒發自己的喜悅之情。
表達“歸家途中心情愉快”的詩句有哪些
1.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2.黃家洞
唐代:李賀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3.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宋代:蘇軾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喜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4.歸家(一作趙嘏詩)
唐代: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5.立秋后自京歸家
唐代: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松齋一雨宜清簟,
佛室孤燈對絳紗。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表達“歸家途中心情愉快”的詩句有哪些
1.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2.黃家洞唐代:李賀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3.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宋代:蘇軾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喜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4.歸家(一作趙嘏詩) 唐代: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5.立秋后自京歸家 唐代: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松齋一雨宜清簟, 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形容“歸鄉激動之情”的詩句有哪些
1、唐代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釋義:年少時離鄉老年才歸家,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2、唐代殷堯藩《同州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釋義: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我離家已經整整三十五個年頭(端午節)了。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3、清代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釋義:時間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戶的歡聲笑語從四面八方隱隱傳來。在石橋上昂首而立的人卻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著天空,卻把一顆明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多時。
4、唐代宋之問《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釋義: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5、清代蔣士銓《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釋義: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