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桂花的現代詩
桂花飄香
文/李俊德
我喜歡桂花飄香,
那金黃的小花讓心亮堂;
長相雖無牡丹那樣雍容華貴,
內心的品質當屬花中之王。
我見過深山老林中的丹桂,
那真像是土生土長,
幾株桂樹不知何年何日在那落戶,
十里之外我就聞到了清香。
我也喜歡路邊的桂花樹,
一到秋天就把激情送給車來人往;
把自己的碧綠獻給大路,
那顧車聲噪雜塵土飛揚。
桂花盆景小巧玲瓏,
可以任意擺放;
玉枝滴翠令人心怡,
秋風一吹滿庭芬芳。
新都桂湖的桂花園,
那是天府最出名的地方;
我一去那(兒)就留戀不舍,
露蕊浮葩真能讓人客醉他鄉。
攀蟾折桂
那是人生的理想,
良宵舉杯
更是難忘嫦娥,吳剛。
桂花酒,桂花漿,
桂香在空氣中飄揚;
其實,桂花靠著最美的品質,
香在地上,也香在月亮上。
千山萬樹有桂花樹,
千人萬人都愛桂花香;
想到吳剛的桂花酒,
夜深涼意一掃光!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寫于北京中關村
描寫桂花的現代詩
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廣泛用于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后人亦稱桂花為“天香”
唐代宋之問《靈隱寺》一詩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憶江南》一詞中的“山寺月中尋桂子”等等,都記述了這一傳說。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常把桂樹與月亮連在一起,正所謂“月中有丹桂,自古發天香。”
歷代文人墨客以桂入題,歌詠桂花,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這是唐代張九齡的詩句,酣揣豐廢薟肚奉莎斧極贊頌了春蘭與秋桂芳潔的美質。
北宋柳永在描繪西湖盛景時,也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名句:“重湖疊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代朱熹的《詠巖桂》一詩,惟妙惟肖地刻劃出了巖桂純潔的天姿與醉人的清香:“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云影護仙妝。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木犀》一詩更是因花及人、借花喻人:“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一支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詩人匠心獨具,由詠桂花的風格而表現人的品格。
關于桂花的現代詩
桂花飄香文/李俊德我喜歡桂花飄香,那金黃的小花讓心亮堂;長相雖無牡丹那樣雍容華貴,內心的品質當屬花中之王。
我見過深山老林中的丹桂,那真像是土生土長,幾株桂樹不知何年何日在那落戶,十里之外我就聞到了清香。我也喜歡路邊的桂花樹,一到秋天就把激情送給車來人往;把自己的碧綠獻給大路,那顧車聲噪雜塵土飛揚。
桂花盆景小巧玲瓏,可以任意擺放;玉枝滴翠令人心怡,秋風一吹滿庭芬芳。新都桂湖的桂花園,那是天府最出名的地方;我一去那(兒)就留戀不舍,露蕊浮葩真能讓人客醉他鄉。
攀蟾折桂那是人生的理想,良宵舉杯更是難忘嫦娥,吳剛。桂花酒,桂花漿,桂香在空氣中飄揚;其實,桂花靠著最美的品質,香在地上,也香在月亮上。
千山萬樹有桂花樹,千人萬人都愛桂花香;想到吳剛的桂花酒,夜深涼意一掃光!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寫于北京中關村。
桂花香的現代詩句
八月桂花香
每當月圓盈桂的時候,我總是匆匆趕回那難忘的故鄉,追尋美好的回憶;孩提的幻想;青春的夢縈……
如今,家鄉的老屋青磚彩瓦,雕龍附鳳,很是氣派。我卻忘不了它老而殘破的土墻;漏水的屋頂;灰塵彌漫,雜物亂放的閣樓;夢里貓抓老鼠的尖叫;被咬得稀爛的《流氓》。留戀一段美好時光;留戀那扇伴我度過多少青春歲月的小窗:它吱吱的響聲,猶如我撕拉小提琴發出的青澀聲,依然那么動聽,溪水一樣久久地在我心里流淌;那斑駁的窗欞上,有我汗水與淚水的痕跡。汗水記錄著懵懂,淚水刻畫著無知。人生的軌跡,情愛的歷程,猶如窗外八月桂花的芬芳,沁在心里,香在身上……
舊時,總是習慣地站在老屋的山墻前,緩緩推開那扇古老的窗欞,田野里撲面而來的清香,和著身后那成倉玉米發出的芬芳,我把它想象為八月里桂花的芳香,回憶窗邊的那棵桂花樹曾經帶給我的幸福與暢想,驛動的心,總是沉浸在當年院子里那棵年邁的老桂樹 已經不開花了
可是 當年那盛開的花粒 依然朵朵閃耀
那漫天而落的花瓣 總是
在深夜里 和著霜露 沾滿我們的衣襟
那醉人的香 隨著微風 縈繞在我們心頭
久久不散……
每當中秋月圓的時候 我總是
佇立在那土墻木窗之前 撫摸著
漆脫斑斑的窗欞 看皓月當空
那深邃的夜 如一幕天水
仿佛 等著我升騰 我想
把那一輪明月 攬入懷里
讓那冰清玉潔 伴著花香 成為永恒
我總是 坐在桂樹下 ……
借著銀色的月光 欣賞遠處大山的巍峨
靜靜的傾聽 風吹山林發出的嘯聲
院子里的桂樹 發出的沙沙聲響
我的心 空明 寂靜 沉醉在天籟之音的唱響
我想 在月圓之時 讓自己升華
如那一輪明月 雖然孤獨
但 總是那么純潔 孤傲
沒有瑕疵 不含雜質
一想起她 伴著花香 我就心醉……
八月十五的時候 桂花香了
推開窗欞 那迷人的香味 撲面而來
我總是貪婪地 深深地呼吸
想把那所有的花香 沁入身心 藏在心里
……
稱贊桂花的現代詩句有哪些 -
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
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
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廣泛用于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后人亦稱桂花為“天香” 唐代宋之問《靈隱寺》一詩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憶江南》一詞中的“山寺月中尋桂子”等等,都記述了這一傳說。
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常把桂樹與月亮連在一起,正所謂“月中有丹桂,自古發天香。” 歷代文人墨客以桂入題,歌詠桂花,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這是唐代張九齡的詩句,贊頌了春蘭與秋桂芳潔的美質。
北宋柳永在描繪西湖盛景時,也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名句:“重湖疊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代朱熹的《詠巖桂》一詩,惟妙惟肖地刻劃出了巖桂純潔的天姿與醉人的清香:“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云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木犀》一詩更是因花及人、借花喻人:“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
一支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詩人匠心獨具,由詠桂花的風格而表現人的品格。
桂花香的現代詩句
八月桂花香每當月圓盈桂的時候,我總是匆匆趕回那難忘的故鄉,追尋美好的回憶;孩提的幻想;青春的夢縈……如今,家鄉的老屋青磚彩瓦,雕龍附鳳,很是氣派。
我卻忘不了它老而殘破的土墻;漏水的屋頂;灰塵彌漫,雜物亂放的閣樓;夢里貓抓老鼠的尖叫;被咬得稀爛的《流氓》。留戀一段美好時光;留戀那扇伴我度過多少青春歲月的小窗:它吱吱的響聲,猶如我撕拉小提琴發出的青澀聲,依然那么動聽,溪水一樣久久地在我心里流淌;那斑駁的窗欞上,有我汗水與淚水的痕跡。
汗水記錄著懵懂,淚水刻畫著無知。人生的軌跡,情愛的歷程,猶如窗外八月桂花的芬芳,沁在心里,香在身上……舊時,總是習慣地站在老屋的山墻前,緩緩推開那扇古老的窗欞,田野里撲面而來的清香,和著身后那成倉玉米發出的芬芳,我把它想象為八月里桂花的芳香,回憶窗邊的那棵桂花樹曾經帶給我的幸福與暢想,驛動的心,總是沉浸在當年院子里那棵年邁的老桂樹 已經不開花了可是 當年那盛開的花粒 依然朵朵閃耀那漫天而落的花瓣 總是在深夜里 和著霜露 沾滿我們的衣襟那醉人的香 隨著微風 縈繞在我們心頭久久不散……每當中秋月圓的時候 我總是佇立在那土墻木窗之前 撫摸著漆脫斑斑的窗欞 看皓月當空那深邃的夜 如一幕天水仿佛 等著我升騰 我想把那一輪明月 攬入懷里讓那冰清玉潔 伴著花香 成為永恒我總是 坐在桂樹下 ……借著銀色的月光 欣賞遠處大山的巍峨靜靜的傾聽 風吹山林發出的嘯聲院子里的桂樹 發出的沙沙聲響我的心 空明 寂靜 沉醉在天籟之音的唱響我想 在月圓之時 讓自己升華如那一輪明月 雖然孤獨但 總是那么純潔 孤傲沒有瑕疵 不含雜質一想起她 伴著花香 我就心醉……八月十五的時候 桂花香了推開窗欞 那迷人的香味 撲面而來我總是貪婪地 深深地呼吸想把那所有的花香 沁入身心 藏在心里……。
描寫桂花詩句大全
1.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2.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3. 早知如此絆人心,還如當初不相識。
4.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8. 夢回兩小無猜時,一笑紅顏耳畔輕。
9.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10.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11. 得呈比目何辭死,原作鴛鴦不羨仙。
12. 情到濃時人自醉,愛到深處心不悔。
有關桂花的詩句
九歌·大司命: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 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鰨烈拈官庖┓? 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漢絕句:南山一桂樹,上有雙鴛鴦。
千年長交頸,歡愛不相忘。 隴西行: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秋胡行:俯折蘭英,仰結桂枝。 奉和山池: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疏 東城桂三首并序:1。
子墮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霜雪壓多雖不死,荊榛長疾欲相埋。長憂落在樵人手,賣作蘇州一束柴。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桂折應同樹,鶯遷各異年。 東亭閑望:綠桂為佳客,紅蕉當美人。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手經攀桂馥,齒為嘗梅楚。 寄韜光禪師: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江亭玩春:日消石桂綠嵐氣,風墜木蘭紅露漿。
留題天竺靈隱兩寺:宿因月桂落,醉為海榴開 廬山桂: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廳前桂:天臺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有木詩八首并序: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云綠 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共仰曾攀處,年深桂尚熏 云溪竹園翁:蒼松含古貌,秋桂儼白英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百辟朝回閉玉除,露風清宴桂花疏 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翻黃桐葉老,吐白桂花初 宿報恩寺精舍:杳杳空寂舍,??髁1鶼? 游洞靈觀:風吹青桂寒花落,香繞仙壇處處聞 題居延古城贈喬十二知之:桂枝芳欲晚。
薏苡謗誰明。 宿甘棠館:風桂落寒子,嵐煙凝夕 句:鹿胎冠子水晶簪,長嘯欹眠紫桂陰 送友人使夷陵:獨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秋夕與王處士話別:丹桂得已晚,故山歸尚遙 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余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贈李十二白:云散窗戶靜,風吹松桂香 東山月下懷友人:彼美金石分,眷言蘭桂芳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問古松桂老,開襟言笑新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明字:玉旗縈桂葉,金杯泛菊英 夔府書懷四十韻:賞月延秋桂,傾陽逐露葵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 有感五首: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月圓: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別鶴:青田歸路遠,丹桂舊巢空 句溪夏日送盧霈秀才歸王屋山將欲赴舉:秋山念君別,惆悵桂花時 朱坡: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棲 過黃州作: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藕花飄落前巖去,桂子流從別洞來 山中作:桂氣滿階庭,松陰生枕席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丹素之燝兮,椒桂之馥兮 苔蘚山歌:江南山深松桂閑 避寇上唐臺山:檉桂香皆滴,煙霞濕不開 古意九首:憶在山中時,丹桂花葳蕤。
紅泉浸瑤草,白日生華滋 懷匡山道侶:檉桂株株濕,猿猱個個啼 書陳處士屋壁二首: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風 再游東林寺作五首:臺殿參差聳瑞煙,桂花飄雪水潺潺 同徐員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露濕幽巖桂,風吹便坐桑。 閣連云一色,池帶月重光 重云李觀疾贈之:窮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 淮南王:碧井床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叢疏 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連湘接楚饒桂花,事久年深無杏樹 雜言湖山歌送許鳴謙:湖中之山兮波上青,桂颯颯兮雨冥冥 寄劉棲楚:歲暮儻旋歸,晤言桂氛氳 送張校書季霞:秦吟宿楚澤,海酒落桂花 送關小師還金陵:蕉花鋪凈地,桂子落空壇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詠桂: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登葉縣故城謁沈諸梁廟:椒桂奠芳樽,風云下虛室 思山居十一首:澗底松成蓋,檐前桂長枝 夏晚有懷平泉林居:菌桂秀層嶺,芳蓀媚幽渚 早春至言禪公法堂憶平泉別業:人依紅桂靜,鳥傍碧潭閑 大堤曲:妾家住橫塘,紅沙滿桂香 帝子歌: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 月漉漉篇: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臺: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湖中古愁三首:奠桂開古祠,朦朧入幽蘿 岳陽春晚:所嗟芳桂晚,寂寞對汀洲 最高樓:桃花流水應無恙,小山叢桂更疇依 桂花五律:桂花秋一苑,涼露夜三更 還有很多是詠月亮,詠折桂及第的,真正詠桂花的,還真不是很多吧。
含有桂花詩句大全
莫謂家貧厭舊醅,一尊聊對桂花開。——陸游《書喜》
涼意入秋清可畫,月巖知有桂花開。——劉過《喜雨呈吳按察》
澗邊爛醉桂花秋,明發攜琴不可留。——劉師復《題汪水云詩卷十一首》
一曲霓裳羽衣舞,桂花如露濕天風。——滕宗諒《月》
揚須弭足桂樹間,桂花如霜亂后前。——王安石《信都公家白兔》
紅紫有偏尚,桂花總宜人。——敖陶孫《和姜堯章桂花裙字韻》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李賀《出城》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王維《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山晚桂花老,江寒蘋葉衰。——錢起《送萬兵曹赴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