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孩子年齡的成語
1.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2.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丈許,在春末夏初開花,成穗狀,初為嫩葉所卷,葉漸展而花漸開,二月正是含苞期,在文學作品中常常被用來形容少女的純潔天真。“豆蔻年華”一語出自杜牧的《贈別》一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詩中的“十三余”明白無誤地確定為十三四歲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
3.及笄之年: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發綰起來,戴上簪子。古代未成年的小女孩是垂發的,到了十五歲左右,就要將頭發盤起,用簪子插起來,即“加笄”,舉行“加笄禮”,表示成年。后來逐漸發展為結婚的前一天舉行,請一位多子多孫的老婦人,給女子修額,絞臉(用細絲線絞除面部汗毛),然后洗臉沐發,綰髻加簪。
4.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女子十六歲稱為碧玉年華,又可稱瓜字初分,風信之年,二八年紀,破瓜之年。(瓜:在隸書及南北朝魏碑體中可拆成兩個八字。)
5.尚未出嫁的女子是:云英未嫁,黃花閨女,小姑獨處,待字閨中(用唐代鐘陵著名歌女云英泛指未嫁的成年女子。羅隱的一首七絕:“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6.花信年華:花信,開花時期。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的年齡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出處:宋·范成大《元夕后連陰》:“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涼州》百面雷。”
7.羅敷有夫:已有丈夫的女性。(羅敷指代古代著名的美女,出自漢樂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后人沿用去掉了中間的“自”字)
8.半老徐娘:稱尚有風韻的中、老年婦女(故事出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徐昭佩年輕時確是一個艷光四射的大美人,但她始終敵不過歲月催人老的事實,妙齡一過,姿色已大不如前。但仍濃妝艷抹的她,卻猶存一點風韻。故后世以“徐娘半老”來形容中年婦女風韻猶存。)
9.風韻猶存:四十歲開外的女性風采姿色不遜于年輕之時。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成語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其母雖屬徐娘,豐韻猶存,老蚌固宜出此明珠。”)除此之外還有:風情猶在,余韻猶存。
描寫女子的句子(不要詩句
桃花開了,漫山的嫣紅,風起時,満天的桃花飄起,落在她的肩頭。鐵劍揮動發出鈍鈍的破空聲,往復不歇,桃花順著劍風打幾個旋,晃晃悠悠落在腳邊。劍法招式看起來不象是練劍,倒覺得是在隨劍起舞,輕捷的身軀在空中婉轉飛舞,烏黑的秀發隨著劍在空中輕舞飛揚,當真如詩如畫。
風華絕代間,浮光似影,月光似水。一路找來,卻又不失淡雅,賞月的路上便細細思量著。不知不覺已步入了水波映月的景色中,月光照水,映出點點斑斕,翩然而出,浮華而散。恍然間,夢醒時分,卻又見清澈的水面,被月光照耀著的漣漪,不曾有過靜影沉璧之像。
形容女性年齡的詞有哪些
形容女性年齡的詞有豆蔻年華、破瓜之年、及笄年華、待字閨中、夭桃膿李、風韻猶存、徐娘半老、人老珠黃。
1、豆蔻年華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指少女十三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2、破瓜之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pò guā zhī nián,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兩個八加起來是十六,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宋·陸游《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3、及笄年華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禮記·內則》:“女子十有六年笄。”
4、人老珠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rén lǎo zhū huáng,泛指人老了不中用。舊時比喻女子老了被輕視,就像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光澤的珍珠一樣不值錢。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黃不值錢呢。”
5、半老徐娘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àn lǎo xú niáng,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風韻的婦女。出自于《南史·后妃傳下》。
形容女子年齡的詞語
形容女子年齡的詞語
豆蔻年華:唐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年華二月初”,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二八年紀:即十六歲,指年輕美麗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兩個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歲,或指八八六十四歲。 及笄年華:及到,笄,古代盤頭發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15而笄,未訂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結婚的年齡。 花信年華:花信,開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于年輕貌美的年齡。 待字閨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閨中,指女子居住的臥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語,但已訂婚的則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適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必須及時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鐘陵著名歌女名。
古文中代指女子年齡的詞
(剛給你查到的,希望你能排上用場)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出頭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
順便送你一些關于年齡的稱謂: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古代年齡稱謂小集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于養,故曰頤。”)
感嘆自己年齡大的詩句有哪些
1. 《韻令》宋·程大昌
是男是女,都有官稱。孫兒仕也登。時新衣著,不待經營。寒時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喚卿卿。 壽開八秩,兩鬢全青。顏紅步武輕。定知前面,大有年齡。芝蘭玉樹,更愿充庭。為詢王母,桃顆幾時赪。
2. 《蝶戀花》宋·葛勝仲
共樂堂深簾不卷。惻惻寒輕,二月春猶淺。續壽競來歌舞院。龍涎香衫鮫綃段。 畫棟朝飛雙語燕。端似知人,著意窺金盞。柳外花前同祝愿。朱顏長在年齡遠。
3. 《感皇恩》宋·王千秋
天氣過燒燈,初閑人倦。曉色曈嚨繡簾卷。聚星歌扇,一簇雪香瓊軟。壽杯爭要把,從他滿。 低低笑祝,年齡遐遠。息駕無由遂公愿。東風吹喜,又做眉黃一點。便參鹓鷺入,常朝殿。
4. 《好事近(生日詞)》宋·程大昌
日繹五千言,未說年齡可續。且得襟期蕭散,遠氛囂寵辱。 鬢須白盡秀眉生,來伴老眸綠。人道雪霜林里,有翠松鮮竹。
5.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書二首》唐·徐夤
身比秋荷覺漸枯,致君經國墮前圖。層冰照日猶能暖, 病骨逢春卻未蘇。
鏡里白須撏又長,枝頭黃鳥靜還呼。 庾樓恩化通神圣,何計能教擲得盧。 風拍衰肌久未蠲,破窗頻見月團圓。更無舊日同人問, 只有多情太守憐。
臘內送將三折股,歲陰分與五銖錢。 玄穹若假年齡在,愿捧銅盤為國賢。
6. 《龜雖壽》先秦·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宋·辛棄疾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8.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宋·陸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9. 《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宋·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10. 《定風波·暮春漫興》宋·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不可問女子年齡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