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取信于民的故事 名言
《南門立木》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伙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
“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后,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不久,秦國進攻魏國的西部,從河西打到河東,把魏國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來。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 取信于民名言
近悅遠來,歸如流水。—— 唐代詩人 白居易 《除李爽簡西四川節度使制》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商鞅》
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于詐,百補而千穴敗。—— 北宋散文家 蘇洵 《用間》
有關取信于民的故事 名言
《南門立木》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
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伙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
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
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 “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
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后,農業生產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
不久,秦國進攻魏國的西部,從河西打到河東,把魏國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 取信于民名言近悅遠來,歸如流水。—— 唐代詩人 白居易 《除李爽簡西四川節度使制》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商鞅》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于詐,百補而千穴敗。—— 北宋散文家 蘇洵 《用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