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默默付出”的詩句有哪些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用自然現象來表達出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譯文:從樹上飄落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來年會更加養護新開的花朵。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譯文:春雨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形容一個人對其他人不落痕跡,不求回報的幫助和關懷。
4、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宋王冕
譯文:梅花不要別人夸他的顏色好看,只希望在天地間留下一片清香。它不羨慕姹紫嫣紅的艷麗色彩,也不希望有誰來把它夸獎。它只有一個小小的心愿,讓天地間充滿那淡淡的清香。
5、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唐羅隱
譯文:蜜蜂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
二、形容付出的詩句有哪些
1.《緣識》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秋鏁煙嵐日未曦,道情欲話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搖撼松風睡思遲。鶴唳九霄堪入畫,云平三界化無私。
真宗象教非虛說,對境成空是我師。2.《偈頌二百零五首》年代: 宋 作者: 釋正覺 鑒像谷神,云心月影。
閑閑不宰於功,歷歷無私於應。莫問正偏,誰論動靜。
自方自圓,誰欠誰剩。能來異類中行,常處那伽大定。
云水叢林自恣人,果如是也須相慶。3.《胡笳十八拍》年代: 魏晉 作者: 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楊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
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喑喑。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徒,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
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兮罷兵戈。
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
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
漢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 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
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
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 。
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 處尋!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獨行路難。
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干,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
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荒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余兮思無窮。
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4.《幽居》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百頃菰蒲古澤中,老夫病起恰秋風。流年不貸人皆老,造物無私我自窮。
市隱昔曾從嘯父,山棲今欲效園公。芳樽雖匪金丹術,槁面尊前也蹔紅。
5.《雜興》年代: 宋 作者: 張镃 文仲蔽展禽,難逃竊位名。張湯法家流,推賢被嘉聲。
公道日月如,無私天下行。治古本根此,所以休甲兵。
嗟嗟祁大夫,舉善何其宏。曰讎吾甚惡,曰子非私情。
一旦俱薦引,晉伯由此成。后世益多嫌,山林老公卿。
三、有關奉獻和付出的詩句
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4、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5、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6、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7、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9、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10、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11、粉身碎骨全不惜, 只留清白在人間。
1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1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1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6、桃李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17、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蜂》
1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已亥雜詩》
19、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四、贊美付出的詩句
1、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2、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
3、燃燒自己!這樣,即使你化為灰燼,人們也會從火光中找到你。
4、要像燈塔一樣,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
5、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6、把別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把鮮花奉獻給他人,把棘刺留給自己!
7、**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
8、你要記得,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
9、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10、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夠致力于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11、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上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沒有一樣。
12、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13、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
14、當我們為了公眾的幸福而蔑視辛勞危險和死亡時,當我們為了國家的利益獻出生命從而使生命變得崇高時,辛勞危險,還有死亡本身,便都會顯得美好而動人。
15、當你往前走的時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為同樣的道路你決不會再走第二回。
五、描寫付出的句子
1、"第一世, 我尋遍所有墳冢. 不為長眠, 只為貼近你那腐朽的容顏。 第二世, 我守在忘川河邊. 不為輪回, 只為在途中與你相遇相見。 這一世, 我凡塵殺戮飲血. 不為成魔, 只為血雨中你能看我一眼。 ——女巫的貓 《三生三世艷蓮殺》"
2、當你付出太多的時候,你就無法自拔了。你割舍不下的,已經不是你喜歡的那個人了,而是那個默默付出的自己。當你驚嘆于自己的付出的時候,你愛上的人,其實只是現在的你自己。到最后,在這場獨角戲里,感動的人,只有你自己。學會放手也不一定是壞事,對自己好一點。
六、誰知道有關付出的詩句
中國古代關于付出的著名詩句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等。
(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出自晚唐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曰:“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李商隱的一首抒寫愛情心理的詩。詩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詩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春蠶到死絲方盡”是說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則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云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脫落,容顏憔悴;“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詩結尾兩句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寄希望于使者的的出現。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對愛情的付出無怨無悔,至死不渝。
(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晚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詩曰:”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即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表明離別是憂傷的,但離別又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不惜付出一切,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了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三)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出自唐代羅隱的《蜂》。詩曰:“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是一首寫蜜蜂的小詩。詩贊美了蜜蜂辛勤付出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詩前兩句“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用幾乎是矜夸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地。詩后兩句則運用反詰語氣,“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可其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這一反問,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人實則是借引用蜜蜂辛勤付出的高尚品格,暗喻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與不滿。
七、關于“有付出就有收獲的名言”有哪些
1. 付出與收獲不是成正比的,付出不一定有收獲,除非你是付出的最多的那個。
2.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報。只要在付出的過程中能感到快樂和幸福,這樣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3. 不想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不論什么事情。雖然付出不是為了回報,但是任何人都想要回報。無償的付出久了,任誰都會感到疲倦,都會累。而累了,便會厭。厭了,便會離去。離去,便是無期。
4. 不想付出,那是因為知道就算付出再多也不會有收獲。
5. 付出與收獲往往不成比例,只因為,幸福不是一道對等的公式題。
6. 生活往往是不公平的,因為付出總比收獲的多。生活有時又是公平的,因為不付出就絕不會有收獲。
7. 人生總是有付出才有收獲。老師付出,學生收獲。老師要的就只是這樣一個“不公平”結果。
8. 付出了,不一定會有收獲;但是,沒有付出,絕對不會有收獲。
9. 我不能說付出了就有收獲,但付出是和收獲成正比的。我是指正派的符合規律的。
10.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付出的代價比起來,我們的收獲是值得的。
11. 如果付出與收獲不對等,無須有過多的抱怨,這會讓你的心更累;如果面臨最徹底的失敗,也不必和命運較真,我們來世上走一遭,都有許多不容易。
12. 付出與收獲的確是等量替換的,然而你根本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又有什么資格談論我的收獲。
13. 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不要評判別人的對錯,不要計較自己的付出與收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只要快樂,你就什么都不缺了。
14. 付出與收獲是對等的,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因為你自己都不想付出你擁有的那一份。
15.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想要多大的收獲就要有多大的付出,越努力越幸運。
八、關于“努力付出才能取得好成績”的詩句
1、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2、題弟侄書堂
唐代: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譯文
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亂紛紛。故鄉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臺中的墨汁好像發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
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唐代: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譯文
不要說讒言如同兇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4、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5、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九、用詩句表達:付出太多努力,事情絲毫無進展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