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年少時作的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首五言律詩,據專家考定,寫作該詩的時候詩人還不到20歲。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固山勢高峻直插云天而得名,位于今天四川省江油縣,是李白青少年生活的地方。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括述訪友末遇的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到抒發了對祖國山水的熱愛和對友人的真勢的感情。
二、李白少年時期的夢想及詩詞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云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
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余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
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或云堯幽囚,舜野死。
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三、李白在少年時期在什么地方隱居過
李白大約在18歲時,他隱居大匡山讀書,從趙蕤學縱橫術。
在以后的歲月里,我們還可以看到李白思想中縱橫家的某些印記。在大匡山的幾年,他往來旁郡,游劍閣、梓州。
20歲游成都,謁見益州長史蘇颋,受到賞識。他后來說的“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可能也指此事。
蜀中又是一個有著任俠風氣的地方,俠士風概對李白也有影響。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說他“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
魏顥《李翰林集序》甚至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他自己也說:“結發未識事,所交盡豪雄,……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他的青少年時期,就是在隱居與漫游、神仙道教信仰、任俠中度過的。
四、李白年輕時寫了多少首詩
李白年輕時寫的詩?
少年時: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青年時: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中年時: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老年時:
1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2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遺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云暗幾重。
五、李白在生命中各個階段做了哪些詩
早年 \\--桀驁不馴,當官辭官
南陵別兒童入京
作者: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歌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中年//--被流放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晚年//漂泊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李白
金鏡霾六國,亡新亂天經。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蕭曹安山兒屼,耿賈摧欃槍。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雖無三臺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風云氣,終協龍虎精。
弱冠燕趙來,賢彥多逢迎。
魯連善談笑,季布折公卿。
遙知禮數絕,常恐不合并。
惕想結宵夢,素心久已冥。
顧慚青云器,謬奉玉樽傾。
山陽五百年,綠竹忽再榮。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筆灑篆文,崩云使人驚。
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
秀句滿江國,高才掞天庭。
宰邑艱難時,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剃草,掃地無纖莖。
惠澤及飛走,農夫盡歸耕。
廣漢水萬里,長流玉琴聲。
雅頌播吳越,還如泰階平。
小子別金陵,來時白下亭。
群鳳憐客鳥,差池相哀鳴。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輕。
贈微所費廣,斗水澆長鯨。
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
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
長嘆即歸路,臨川空屏營。
六、【急】李白少年時的與酒有關的作品
月下獨酌(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圣,復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二 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三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四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 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六 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七 山中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八 人生達命豈暇愁, 且飲美酒登高樓。 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十(色詩) 美人來時花滿堂美人去后空留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余香 十一 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十二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十三 襄陽歌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醍。/ 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鸕鶿酌,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發醅。
/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槽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車旁側掛一壺酒,風笙龍管行相催。 十四 宗臣過采石懷閶闔天門夜不關,酒星何事謫人間?為君五斗金莖露,醉殺江南千萬山。
十五 流夜郎贈卒判官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 李白詩中的酒 水窮云生 在李白的游歷生涯中,有兩個伴隨其始終的朋友:一個是無心可猜的明月,一個是助興為歌的美酒。
李白從“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到晚年醉酒撈月落水而去,月伴其一生;“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詩藏于酒中。月使他超然卓立,多現實世界獲得了新的視角,能道人未曾道;酒使他興會無窮,面對人生世態,增添了想象和豪氣,能言人所不能言。
月和酒鑲成了詩中謫仙人。筆者曾探究了《李白詩中的明月》余興未盡,不敢私揣陋見,再拋《李白詩中的酒》之殘磚。
一、以酒抒豪情壯志。“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
(《少年行·其一》)《少年行》組詩可以說是李白譜寫的“青春奏鳴曲”。詩人形象再現了高漸離擊筑,燕太子丹為荊軻以酒壯行,荊軻易水辭別,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策馬驅馳,身入暴秦的場景。
形似詠史,是為抒情,表現了詩人對荊軻的向往思慕,抒發其人生感慨,俠骨柔情,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白酒新熟山中歸, 黃雞啄黍秋正肥 。
呼童烹雞酌白酒 ,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 取醉欲**……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此詩寫于天寶元年(742)秋天,李白應召準備入京之時。
該詩從歡快的氣氛中開始 ,呼童烹雞,兒女牽衣,形象的描繪出了歡樂的場景,增添了生活的氣息;但是如果沒有了酒,李白那游歷多年,夢寐以求的“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壯志,眼看就要得以化為現實的喜悅之情,又怎能得以酣暢淋漓的抒發。“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充滿自負和得意的豪情壯志又如何得以激發?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豪邁,是建立胸懷大志,才智過人的基礎上的。
秀口一吐,化作了令后人艷羨贊絕不斷的半個盛唐。 二、借酒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白少年時所做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