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風景的詩句有什么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絕句 僧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二、描寫名勝古跡的詩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D隆?——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渭城曲》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三、描寫風景的古詩有哪些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7.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 2。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 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5.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詩中冬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3。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詩中山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3。
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6.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7.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辛棄疾《破陣子》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5.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5。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6。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7。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8。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5。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6.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6.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4.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描寫景區的詩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五、形容“旅游”的詩句有哪些
1、宋代秦觀《好事近·夢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釋義:一場春雨,給山路上增添了許多鮮花,鮮花在風中擺動,又給滿山帶來了盎然春色。
我走到小溪深處,無數黃鸝飛躍啼鳴。天空中飛動的云彩在眼前干變萬化宛如奔騰的龍蛇,在碧空中屈伸舒展,十分自如。
這時,我正醉臥古藤陰下,朦朧迷離,全然不知南北東西。 2、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釋義: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3、宋代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
飏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釋義: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
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遠遠一帶圍墻,隱約有幾間茅草屋。 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4、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釋義:春天,詩人在偎依著青山的十里樓臺邊,聽見了從盛開的百花深處傳來的杜鵑啼叫聲。那聲聲杜鵑鳴就像和行道中人說話似的,與那隨意飛飛停停的流鶯不同。
在晴明的春日,杜鵑不斷賣弄它那“不如歸去”的“殷勤”的叫聲,“行人”似從夢中驚醒。這“行人”豈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還不能期望定下啊。
5、宋代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釋義:小路邊的紅花日漸稀少,郊野卻被萋萋芳草占遍,綠樹成蔭高樓臺榭若隱若現。春風不懂得去管束楊花柳絮,讓它們迷迷蒙蒙亂撲人面。
翠綠的樹葉里藏著黃鶯,紅色窗簾把燕子隔在外面,靜靜的爐香像游絲般裊裊升騰。醉酒后一場愁夢醒來時,夕陽正斜照著深深的庭院。
六、關于描寫優美風景的詩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冬風御柳斜。 -----韓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佚名《雜詩》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李白《春思》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指銀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許渾《早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之章《詠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崇惠崇春江晚景》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七、描寫名勝的詩句有哪些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說的是西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賞析: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從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
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瀲滟”,波光閃動。“空蒙”,煙雨迷茫。
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
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于個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揮詩的內涵。
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后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說的是錢塘江)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全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
尤其是中間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寫了孤山寺一帶到白沙堤一帶的景色,中間的轉換不露痕跡,銜接很自然。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給予人的感受。
如不說綠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構上看,從描寫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待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杜甫《望岳》(說的是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這首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說的是洞庭湖)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賞析:這是一首“干祿”詩。
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游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
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于用世的決心。
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崔灝《黃鶴樓》(說的是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賞析: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懷鄉之佳作。
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后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說的是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賞析: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
鳳凰臺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
八、描寫風景的古詩有哪些
鹿 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本詩從大處落筆,狀寫襄陽一帶的壯麗山川,氣勢雄渾,意境空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聯,成為千古名句。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本詩用細膩的筆觸,勾畫月照、泉流、竹喧、蓮動等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獻給讀者一幅清新秀麗、優美和諧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圖。王孫指詩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說山居的景色特別留人。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夸張,極言山之高遠。
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云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
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 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香積寺:故址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南。制毒龍: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見《涅磐經》:“但我住處有一毒龍,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全詩沒有一字寫寺,所寫的都是寺外的環境,更見古寺的幽深。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 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 傾家事南畝。
本詩描寫初夏的鄉村,雨后新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
九、描述景點的詩句
描述西湖的詩句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劉禹錫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唐】許渾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題磻溪垂釣圖【唐】羅隱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重別西湖【唐】李紳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曉出凈慈寺【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長江: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泰山:登泰山[元]賈魯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使者久塵囂,望之不勝喜。無緣凌絕頂,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間暴遺圮。人言遭劫火,金源亂兵里。
感此廢昔年,傷今未能理。飛奏入彤庭,經營良在邇。
奈何齊魯饑,百姓食糟秕。神兮愿效靈,穰穰多樂祀。
行當復故宮,金碧蕩瞻視。送天倪子還泰山[元]徐世隆九十行年發未華,道人風骨飽煙霞。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牛膝藥靈斟美醞,兔毫盞凈啜芳芽。
隱居自愛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泰山喜雨[元]張志純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
高臥今何在,東山似此山。登岱[元]元好問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
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門一何高,天險若可階。
積蘇與壘塊,分明見九垓。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秦皇憺威靈,茂陵亦雄才。翠華行不歸,石壇滿蒼苔。
古今一俯仰,感極今人哀。奇控忘登頓,意愜自遲回。
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雞鳴登日觀,四望無氛霾。
六龍出扶桑,翻動青霞堆。平生華嵩游,茲山未忘懷。
十年望齊魯,孤云指層崖。青壁落落云間開。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覺胸次高崔嵬。徂徠山頭喚李白,吾欲從此觀蓬萊。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分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陵絕頂,一覽眾山小。
游泰山李白其一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 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云雷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其二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云關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其三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云鬟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其四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云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其五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 去無云中跡長松入云漢 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 于此煉玉液其六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云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景點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