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小麥的詩句
1、關于麥子詩句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注釋 ⑴刈(yì):割。題下注“時任盩厔縣尉”。
⑵覆(fù)隴(lǒng)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
隴 :同“壟”,這里指農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里泛指麥地。 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
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荷:背負,肩擔。
簞食:裝在竹籃里的飯食。 ⑷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
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 ⑸餉(xiǎng)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
⑹丁壯:青壯年男子。南岡(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⑻但:只。
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勞動的農民。
傍:同“旁”。 ⑽秉(bǐng)遺穗:拿著從田里拾取的麥穗。
秉,拿著。遺,遺失 ⑾懸:挎著。
敝(bì)筐:破籃子。 ⑿相顧言:互相看著訴說。
顧:視,看。 ⒀聞者:白居易自指。
為(w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 ⒁輸稅(shuì):繳納租稅。
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 3、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里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饑腸。現在我有什么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簡析 《觀刈(yì)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夏日自己在家收麥的詩句
(第一首)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端午前夕,田野里的小麥焦黃一片,
麥穗粒粒飽滿,壓彎了麥苗。
青綠色的小麥在夏天日光的的滋潤下,
展露了它的金黃,
一陣夏風吹來,
熟透了的小麥苗在田地里左右搖擺著,
在夕陽的余輝下宛若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
豐收時節持續有一個多月,
莊稼人在這段時間內與打麥場為伴,
完成小麥的收割、碾壓、揚場,晾曬等工序。
農忙過后,雨水不期而至,
打麥場上灑落的麥子抽了芽,
綠綠的,絨絨的。
打麥場上長滿了墨綠的麥苗,
郁郁蔥蔥,這大概有莊稼人汗水的澆灌吧!
〃〃
時光的車輪早已滾滾而過,
不會為任何人而停下腳步,
記憶中的打麥場早已隱沒了形跡,
從此可能再也不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但是打麥場里卻鐫刻著莊稼人的記憶,
凝結著莊稼人的辛勤與智慧。
(第二首)
打麥場就在村莊的東頭,
這里是鄉村一年四季最忙碌的地方,
在廣袤無垠的豫南大平原上,
打麥場一片連著一片,
就像漫山遍野的莊稼,
淳樸的村民把夢想種植在希望的田野,
把收獲的喜悅留在喧鬧的打麥場上。
〃〃
“大麥黃了小麥黃,男男女女都上場。”
打麥場記錄了一個時代人們,
團結協作艱苦奮斗的勞動場景,
打麥場留下了那個時代人們,
對豐收的喜悅熱情和期望。
〃〃
三、贊美麥子的詩句
1、小麥覆隴黃
唐
白居易
《觀刈麥》
2、高田種小麥
漢
漢無名氏
《古歌》
3、崆峒小麥熟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書記》
4、大麥干枯小麥黃
唐
杜甫
《大麥行》
5、卻勝如大小麥
元
王哲
《刮鼓社》
6、大杏金黃小麥熟
宋
蘇軾
《攜妓樂游張山人園》
7、小麥登場雨熟梅
宋
陸游
《遣興》
8、三家小麥村
宋
陸游
《秋晚寓嘆》
9、小麥方秀大麥黃
宋
陸游
《示兒》
10、小麥繞村苗郁郁
宋
陸游
《閑詠》
11、牛臥春犁小麥低
宋
李彌遜
《云門道中晚步》
12、小麥青青大麥黃
宋
方岳
《農謠》
13、小麥青青大麥黃
宋
白玉蟾
《栩庵力高士與同散步二首》
14、小麥漸擢芒
宋
曹勛
《山居雜詩九十首》
15、小麥青青大麥稀
宋
晁補之
《村居即事》
16、小麥青青大麥攢
宋
晁補之
《澶守諫議韓壽禱雨有應》
17、小麥含秀安得吐
宋
晁說之
《君莫惡行》
18、漢地連云小麥黃
宋
諶祜
《句》
19、小麥青青大麥黃
宋
范成大
《繰絲行》
20、吹風小麥齊
宋
韓元吉
《閑居遣興》
21、秧齊小麥鮮
宋
李彌遜
《次韻賁遠歸田四首》
22、牛臥春犁小麥低
宋
李彌遜
《云門道中晚步》
23、山中小麥皆乾枯
宋
李石
《彭州行邑道中》
24、賣劍村深小麥滋
宋
劉過
《雪中呈顏使升堅》
25、煙雨孤行小麥村
宋
劉克莊
《滄浪館夜歸二首》
26、小麥低低似剪殘
宋
劉克莊
《春早四首》
27、小麥作餅賽田神
宋
舒岳祥
《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
28、人言小麥勝西川
宋
蘇轍
《遜往泉城獲麥》
29、小麥青青春恰半
宋
王同祖
《廟山道中》
30、麻葉蓬蓬小麥肥
宋
王之道
《烏江道中聞杜鵑有感》
31、首驗小麥連崆峒
宋
衛宗武
《和催雪》
32、小麥青青大麥黃
宋
吳潛
《高橋舟中二首》
33、隴頭大小麥青黃
宋
吳潛
《水云鄉和制機劉自昭韻三首》
34、謠聞小麥枯
宋
吳泳
《塞下》
35、小麥吐秀南風涼
宋
項安世
《建平縣道中》
36、小麥田田種
宋
楊萬里
《過平望三首》
37、小麥刺水鋪綠針
宋
張祁
《田蕳雜歌》
38、春在柔桑小麥中
宋
趙若槸
《過樵川林時中》
39、一番小麥顫輕花
宋
鄭剛中
《即事二絕》
40、小麥深如人
宋
鄭獬
《收麥》
四、描寫農忙的詩句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 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 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 傾家事南畝。
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浣溪沙
蘇 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宋·翁卷《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破陣子
【北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五、描寫農忙的古詩都有哪些
描寫農忙的古詩:
1、宋·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二》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2、宋·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3、宋·華岳《田家》
雞唱三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良人猶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曉星。
4、宋·翁卷《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5、唐·王維《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六、描寫初夏時農忙景象的詩句
夏日田園雜興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
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朱門巧夕沸歡聲,田舍黃昏靜掩扃。
男解牽牛女能織,不須徼福渡河星。
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餅爐飯甑無饑色,接到西風熟稻天。
橘蠹如蠶入化機,枝間垂繭似蓑衣;
忽然蛻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學飛。
百沸繰湯雪涌波,繰車嘈囋雨鳴蓑。
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靜看檐蛛結網低,無端妨礙小蟲飛。
蜻蜒倒掛蜂兒窘,催喚山童為解圍。
垂成穡事苦艱難,忌雨嫌風更怯寒。
牋訴天公休掠剩,半賞私債半輸官。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稅急於飛。
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秋來只怕雨垂垂,甲子無云萬事宜。
獲稻畢工隨曬谷,直須晴到入倉時。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
地勢不齊人力盡,丁男長在踏車頭。
中秋全景屬潛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身外水天銀一色,城中有此月明無。
槐葉初勻日氣涼,蔥蔥鼠耳翠成雙。
三公只得三株看,閑客清陰滿北窗。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
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千頃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
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
不把癡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蛩相應語莎叢。
蟲絲罥盡黃葵葉,寂歷高花側晚風。
七、農忙作文600字關于收麥的
《農忙》 五月的中旬,是農村一年中夏收最忙的時候。
周末,我和媽媽一起到鄉下外婆家去體驗繁忙的農村生活。 清晨,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我們就和外婆一大家子帶上長長的鉤刀下地收割油菜了。
瞧,勤勞的妹妹彎著腰不停地收割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她的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我們已經把一整塊油菜割倒在地。
他們整齊地躺著,像一層厚厚的金地毯,比那最豪華的波斯地毯還要可愛。 中午,當太陽公公脾氣正暴躁的時候,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叫上我們下地搶收了。
因為外婆說中午太陽正旺的時候,正是油菜曬得最響籽的時候,這時打籽最容易。所以我們就拿上曬席、連蓋和籮筐開始出工了。
我和妹妹幫外婆鋪上了一張張曬席,讓一株株油菜安靜舒適地躺在它們的小床里,外婆便舉起連蓋有節奏地“砰砰砰”地拍打,就像樂師正在敲擊鍵盤演奏音樂,那黑黝黝的菜籽兒隨著美妙絕倫的樂曲,歡快地從油菜莢中跳出來,他們跳滿了一張張曬席,睡滿了一個個籮筐。 黃昏時分,當縷縷炊煙再次從村中升起的時候,我們便懷著愉悅的心情滿載而歸。
月落柳梢,勞累了一天的我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我們的床下放著磨好的長鉤刀。明天,只要是晴天,我們又將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
八、描寫農民農忙景象的古詩
古詩示例——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