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胸懷坦蕩的詩句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醉別復幾日”,沒有幾天便要離別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別吧!兩位大詩人在即將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離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魯郡一帶的名勝古跡,亭臺樓閣幾乎都登臨游覽遍了,“登臨遍池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李白多么盼望這次分別后還能再次重會,同游痛飲:“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石門,山名,在山東曲阜東北,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巒,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經常在這幽雅隱逸的勝地游覽。這兩句詩也就是杜甫所說的“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的意思。“重有金樽開”這一“重”字,熱烈地表達了李白希望重逢歡敘的迫切心情;又說明他們生活中有共同的樂趣,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讀來令人感到親切。
李杜同嗜酒,同愛游山玩水。他們是在秋高氣爽、風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別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這里形容詞“明”用如動詞,賦予靜態的自然色彩以運動感。不說徂徠山色本身如何青綠,而說蒼綠色彩主動有意地映照徂徠山,和王安石的詩句“兩山排闥送青來”(《書湖陰先生壁》)所采用的擬人化手法相似,這就把山色寫活,顯得生氣勃勃而富有氣勢。“明”字是這句詩的“詩眼”,寫得傳神而生動。在這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背景中,兩個知心朋友在難舍難分,依依惜別:“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好友離別,仿佛轉蓬隨風飛舞,各自飄零遠逝,令人難過。語言不易表達情懷,言有盡而意無窮,那么,就傾盡手中杯,以酒抒懷,來一個醉別吧!感情是多么豪邁而爽朗。結句干脆有力,李白對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傾吐無遺。
這首送別詩以“醉別”開始,干杯結束,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充滿豪放不羈和樂觀開朗的感情,給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無纏綿哀傷的情調。詩中的山水形象,雋美秀麗,明媚動人,自然美與人情美——真摯的友情,互相襯托;純潔無邪、胸懷坦蕩的友誼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凈的徂徠山色交相輝映,景中寓情,情隨景現,給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這首詩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充滿詩情畫意,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二、君子胸懷坦蕩大志的詩句
1、志當存高遠。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秋。
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6、憐君頭早白,其志竟不衰。
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8、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鋒芒。
9、具往矣,數風流人物,還在今朝!
10、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11、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1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3.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三、形容人胸懷心胸的句子,詩句及成語
形容人胸懷心胸的句子1、心胸開闊:不要為令人不快的區區瑣事而心煩意亂,悲觀失望。
2、悟道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心胸寬廣地活著。3、在這個世界上想有所成就的話,我們需要的是豁達大度,心胸開闊。
我一向主張做人要寬宏大量,通情達理。4、心胸寬廣的人沒有痛苦,欲望無窮的人沒有歡樂。
5、所謂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寬廣,富有獻身和犧牲精神,誓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努力奮斗的人。6、心胸開闊些,爭不起來;得失看輕些,爭不起來;目標降低些,爭不起來;功利稍淡些,爭不起來。
欲望讓人像伏在草叢深處的獅子,按捺不住蠢蠢欲動。權錢爭到手了,幸福不見了;名聲爭到手了,快樂不見了;利益爭到手了,心安不見了。
詩人蘭德曾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7、心胸開闊的人,能正確看待自身與他人差別。不會自輕自賤盲目崇拜英雄和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優越;不會盲目自信無謂貶低他人;不因別人權力財富地位而憤憤不平;愿意以自己實力戰勝對手,而不是因對手缺陷使自己獲勝;不計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內心快活與充實。
8、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句子大全*)。
9、我們普通眾生和佛陀的區別,就在于佛陀的心懷寬廣,佛經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用開闊的心胸來容人容事,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
10、人生苦短,給自己一個愉悅的心情,胸懷寬廣的人才能永遠快樂。形容人胸懷心胸的詩句1、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難》2、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漁夫》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4、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憶長安曲二章寄龐催》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6、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7、少年心事當拂云------唐.李賀《致酒行》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9、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10、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賜蕭禹》1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絕句》(《烏江》)12、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13、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札子.甲申二月九日》1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龜雖壽》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16、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1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19、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20、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涉江》2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志見示》22、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韋侍御黃活裳二首》2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24、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2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26、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27、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28、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醉中贈符載》形容人胸懷心胸的成語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的寬廣可以容納眾多河流;有比喻人的心胸寬廣可以包容一切。
2、【開誠相見】: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3、【宰相肚里能撐船】:形容一個人寬宏大量。4、【激濁揚清】:激:沖去;濁:臟水;清:清水。
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清除壞的,發揚好的。
5、【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當席。原形容心胸開闊。
現形容在野外作業的艱苦生活。6、【人棄我取】: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
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后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7、【心寬體胖】: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
后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8、【捐棄前嫌】:拋棄舊有的嫌隙。
9、【心曠神怡】: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10、【遏惡揚善】: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11、【虛懷若谷】: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
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12、【寬大為懷】:對人抱著寬大的胸懷。
13、【寬大為懷】:對人抱著寬大的胸懷。14、【襟懷灑落】:襟懷:胸懷;灑落:灑脫。
心情坦率,光明正大。15、【雞蟲得失】:象雞啄蟲,人縛雞那樣的得失。
比喻微小的得失,無關緊要。16、【恢宏大度】:心胸開闊,氣量宏大。
17、【豁達大度】:豁達:胸襟開闊;大度:試題大。形容人寬宏開通,能容人。
18、【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邊了。表示不當回事。
19、【恢廓大度】:恢廓:寬大,開闊。心胸開闊,氣量宏大,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
四、哪些詩句觸動了我們內心柔軟的情感
年生死兩茫茫”,曾經相濡以沫的愛人永隔陰陽已經多少個黃昏,思之不得見之,念之不得語之,只留得記憶中殘存的歡景愉時,當作泡過千次的茶,反復溫習著熟悉的味道,憑吊十年前的紅袖添香;“十年生死兩茫茫”,“茫茫”的何止“生死”,十年了,一切皆“茫茫”,皆“今非昔比”了。
也只有這份感情沒有“茫茫”而去了,即使死者已逝,但生者永記,在每個月明相思之夜,不思量間,自會神回小軒窗,自會腸斷短松崗,思念、無奈、悲切、感慨,一句“茫茫”,訴盡心事!愛一個人可以幾十年幾百年地去愛。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讓我在過往與現時的紛亂迷離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眼淚,看到一朵香墳前不敗的白菊花。
哪怕是蘇軾那樣的豪邁男兒,對著亡妻的墳墓,也只有感傷的份。十年是一個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長,卻足以讓一個呱呱嬰孩變成一個懂事孩兒,足以讓一個滿懷熱血的青年變成一個老謀深算得過且過的平凡人,足以讓一個正值壯年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期本文轉載自『蜂鳥文秘論壇』:http://***?mod=viewthread&tid=49138。
五、比喻坦蕩的成語
抱誠守真 抱:存在心里。
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出處:魯迅《墳·摩羅詩力說》:“上述諸人,其為品性言行思惟,雖以種族有殊,外緣多別,因現種種狀,而實統于一宗: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
誠心誠意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開心見誠,無所隱伏。”
誠心實意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出處:姚雪垠《長夜》二一:“劉老義是一個任性的人,他誠心實意地想要你跟他過日子。”
誠心正意 誠:真誠。心意真誠懇切。
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出處: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皇天有意為斯文,教人從誠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齊家治國為標準。” 赤誠相待 赤誠:極真誠、忠誠。
以至誠之心待人。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這所剩的數千饑餓疲憊之師因感學生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和平日赤誠相待,暫時不忍離去,勉強可以一戰。”
赤心相待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出處:元·喬夢符《兩世姻緣》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肺腑之言 肺腑:指內心。
出于內心的真誠的話。 出處: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古道熱腸 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熱腸:熱心腸。指待人真誠、熱情。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幾個人當中,畢竟是老頭子秦梅士古道熱腸。” 襟懷磊落 襟懷:胸懷;磊落:光明正大。
心懷坦蕩,光明磊落。 出處:宋·胡夢昱《竹林愚隱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懷磊落,交游敬之。”
精誠所至 人的真誠的意志所到。 開誠布公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
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開誠相見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開心見腸 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同“開心見誠”。 開心見誠 見:顯現出。
披露真心,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開心見膽 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同“開心見誠”。 磊瑰不羈 形容胸懷坦蕩,舉止不受約束。
出處:宋·陳亮《祭薛士隆知府文》:“退而從磊瑰不羈之士,接杯酒之歡,笑歌起舞,往往自以為一世之雄。” 磊浪不羈 形容胸懷坦蕩,舉止不受約束。
同“磊落不羈”。 出處: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季友》:“工詩,性磊浪不羈,愛奇務險,遠出常性之外。”
磊磊落落 一一分明的樣子。也形容胸懷坦蕩。
出處:《晉書·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磊落不凡 心胸坦蕩,不同凡響。
出處:《太平廣記·雜錄二·王琚》:“及與語,磊落不凡,問其姓,乃王琚也。” 磊落不羈 形容胸懷坦蕩,舉止不受約束。
出處:宋·蘇軾《及第后謝秋賦試官啟》:“不泥于古,不牽于今,非有苛碎難知之文,將觀磊落不羈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誠可以致治。” 瀝膽抽腸 猶瀝膽披肝。
比喻開誠相見。也形容非常忠誠。
瀝膽隳肝 猶瀝膽披肝。比喻開誠相見。
也形容非常忠誠。 瀝膽披肝 比喻開誠相見。
也形容非常忠誠。 出處:唐·黃滔《啟裴侍郎》:“沾巾墮睫,瀝膽披肝,不在他門,誓于死節。”
宋·司馬光《體要疏》:“雖訪問所不及,猶將披肝瀝膽,以效其區區之忠。” 瀝膽濯肝 猶瀝膽披肝。
比喻開誠相見。也形容非常忠誠。
剖肝瀝膽 比喻開誠相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承變色而起曰:公乃漢朝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詐也?” 拳拳盛意 拳拳:懇切、忠誠的樣子。
發自內心的真誠而深厚的情誼。 出處:魯迅《書信·致蔣抑卮》:“拳拳盛意,感莫可言。”
熱腸古道 熱腸:熱心腸;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誠、熱情。
出處:清·吳趼人《糊涂世界》:“老哥熱腸古道,我們是一向欽佩的。” 實心實意 指真誠實在的心意。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九回:“五兒聽了,句句都是寶玉調戲之意,知這位呆爺卻是真心實意的話。” 心虔志誠 虔:恭敬。
心意恭敬、誠懇。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委實心虔志誠,料不能逃菩薩洞察。”
有心有意 猶言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語重情深 猶言語重心長。 出處:嚴復《以〈漁洋精華錄〉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忽蒙佳什譽過庭,語重情深誰敢荷?” 語重心長 話深刻有力,情意深長。
語重心沉 言辭懇切,心情沉重。 出處:康濯《東方紅》第五章二:“孟老漢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氣全消,甚至還進一步責備自己似的,啞默了半天,才又腦袋一抬,愣著兩只深窩大眼,語重心沉地說。”
真心誠意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出處: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個真心實意。”
真心實意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出處:元·無名氏《百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