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歐陽修有代表性的山水詩詞有哪些
采桑子 歐陽修
輕歌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拍岸飛。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組詞中的一首。它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泛舟穎州(今安徽阜陽)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全詞色調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詞的上片,輕舟短棹,一開頭就給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覺。以下數句展開了一幅美麗的西湖春景:不僅是“春草碧色,春水淥波”,跟綿長的堤影掩映著,看到的是一幅淡遠的畫面;而且在短棹輕縱的過程里,隨船所向,都會聽到柔和的笙簫,隱隱地在春風中吹送。這些樂曲處處隨著詞人的船,仿佛是為著詞人而歌唱。廖廖數筆,就營造出一片安謐、恬靜的氣氛。下片著重描寫湖上行舟、波平如鏡的景色。前三句以靜寫動,寫風平浪靜時水面晶瑩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鏡,游人不覺船移,只是看到船漿輕劃,水上形成細小的波紋時,方感船身滑動。結句以動襯靜,寫漣漪微動難免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而西湖卻愈顯其幽靜。此句與王維筆下的 “空山不見人,但聞鳥鳴聲”意境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二、歐陽修有代表性的山水詩詞有哪些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
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采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
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間。水闊風高飏管弦。
采桑子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
穩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
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
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
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
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
綠柳朱輪走鈿車。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
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
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
野岸無人舟自橫。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
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云。
俯仰流年二十春。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
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三、歐陽修有哪些詩句是描寫酒的呢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
廬陵(今江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進士,為諫官。
因正直敢言被貶滁州等地,后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修《新唐書》、撰《五代史》。北宋著名文學家。
歐陽修描寫酒的詩句有: 花光濃爛柳輕明,酬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別滁》 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豐樂手游春》 棋散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
——《夢中作》 田家種糯官釀酒,榷利秋毫升與斗。 酒沽得錢糟棄物,大屋經年堆欲朽。
酒醅洗潘如沸湯,東風吹來酒甕香。 累累罌與瓶,惟恐不得嘗。
官酒味濃村酒薄, 日飲官酒誠可樂。 不見田中種糯人, 釜無糜粥度冬春。
還來就官買糟食, 官吏散糟以為德! …… 我飲酒,爾食糟, 爾雖不我責,我責何由逃! ——《食糟民》。
四、歐陽修的詩詞名句,好的追加20分
樓上的這首《蝶戀花》還尚有爭議呢!搞不好不是歐陽修的作品,
我推薦他幾首吧。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玉樓春》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
歐陽修的詩不太多,沒有他的詞和文章出名,下面這首《戲答元珍》算是代表了
春風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戲答元珍》
五、歐陽修的代表作
醉翁亭記——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六、歐陽修所有的名句
【原詩】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東風容易別。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出處】 宋·歐陽修《畫眉鳥》
【鑒賞】 作者在山林田野中聽到畫眉鳥的鳴叫聲,這才發覺把它鎖在金籠里,實在比不上讓它在山林間自由啼鳴來得悅耳動聽。這首詩說明自由的可貴,不論是人類或動物,唯有自由自在才能表現出真正的自然美。
【原詩】 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有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出處】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鑒賞】 異鄉的各種人情風物,都與故園相差太多;只有那陣陣東風,是往日所相知熟識的。這兩句詩是描寫異鄉漂泊的孤獨與寂寞,含有對家鄉親友的深刻思念。
【原詩】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出處】 宋·歐陽修《豐樂亭游春》
【鑒賞】 那些游人毫不關心春天就快要過去了,老是在亭前來來往往,不停地踐踏著滿地的落花。作者感嘆游人不知春光將逝,還在那里任意地踐踏落花。是留戀春的消逝,也是嘆息世人對春去的無知。
【原詩】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老往亭前踏落花。
故欹單枕入夢境,夢又不成燈又盡。
【出處】 宋·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鑒賞】 想睡又睡不著,而燭火卻已經燒完了。這是描寫空閨獨睡的冷清寂苦。“夢又不成燈又盡”,因生病或心事重重而輾轉失眠的人,最能了解這種痛苦的心境。
【原詩】 別后不知君遠近,多少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深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味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入夢境,夢又不成燈又盡。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出處】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鑒賞】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描寫好友互相思念的真摯友情。這兩句詩可用來表示自己對朋友的懷念;也可代表朋友對自己的記掛。
【原詩】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鬢華雖改心無改
【出處】 宋·歐陽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鑒賞】 鬢華:指兩邊的鬢發都變得花白。原詩是說作者年紀已老,滿頭白發更是令他大吃一驚;但是那一顆雄心還在,滿懷的壯志豪情,依舊不減當年。原詩中的觥:讀作功,指酒器,酒杯。
【原詩】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
七、歐陽修的代表作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余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章法結構既能曲折變化而又十分嚴密。《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瀧岡阡表》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
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他的筆記文,有《歸田錄》、《筆說》、《試筆》等。文章不拘一格,寫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細節,刻畫人物。其中,《歸田錄》記述了朝廷遺事、職官制度、社會風習和士大夫的趣事軼聞,介紹自己的寫作經驗,都很有價值。
歐陽修的賦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聲賦》運用各種比喻,把無形的秋聲描摹得非常生動形象,使人仿佛可聞。這篇賦變唐代以來的“律體”為“散體”,對于賦的發展具有開拓意義。
歐陽修的詩歌創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詩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會的黑暗,如《食糟民》、《答楊子靜祈雨長句》。他還在詩中議論時事,抨擊腐敗政治,如《奉答子華學士安撫江南見寄之作》。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現了詩人對婦女命運的同情,對昏庸誤國的統治者的譴責。但他寫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寫個人情懷和山水景物的詩。
他的詩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韓愈想象奇特的詩風。但多數作品,主要學習韓愈“以文為詩”,即議論化、散文化的特點。雖然他以自然流暢的詩歌語言,避免了韓愈的險怪艱澀之弊,但仍有一些詩說理過多,缺乏生動的形象。
歐陽修還有一部分詩作寫得沉郁頓挫,筆墨淋漓,將敘事、議論、抒情結為一體,風格接近杜甫,如《重讀〈徂徠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變幻,氣勢豪放,卻近于李白,如《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更多的寫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麗,或平淡有味,如《黃溪夜泊》中的“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中的“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等。總的來看,他的詩歌風格還是多樣的。
歐陽修還善于論詩。在《梅圣俞詩集序》中,他提出詩“窮者而后工”的論點,發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對當時和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的《六一詩話》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話,以隨便親切的漫談方式評敘詩歌,成為一種論詩的新形式。
歐陽修也擅長寫詞。他的詞,主要內容仍是戀情相思、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筆觸寫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繪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寫得恬靜、澄澈,富有情韻,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另一些詞的“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樓春〕),“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寫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詞,寫得婉曲纏綿,情深語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闋的最后兩句“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過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寫得非常深摯。他還有一些詞,雖然頹唐嘆老、牢騷不平,卻直抒胸臆,表現出襟懷豪逸和樂觀的一面。還有一些艷詞,雖寫男女約會,也樸實生動;當然,其中也不免有淺薄庸俗的作品。
歐陽修在經學、史學、金石學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經學方面,他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提出自己的創見。史學造詣更深于經學。除了參加修撰《新唐書》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鑒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編輯成一部考古學資料專集——《集古錄》。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韓愈,“天下翕然師尊之”(蘇軾《居士集敘》)。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其中,蘇軾最出色地繼承和發展了他所開創的一代文風。北宋以及南渡后很多文人學者都很稱贊他的散文的平易風格。他的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