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繚以樊垣”出自哪一首詩詞
《疏屋詩為曹云西作》
宋 邵桂子
草菜可食,總名曰疏。
品題有圃,樹藝有書。
衡縱町畦,周繞屋廬。
繚以樊垣,經父溝渠。
晨出抱甕,夕歸荷鋤。
有蔓必薅,有蝗必驅。
風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雞桑鵝,籜龍棕魚。
馬齒鹿角,鼠尾虎須。
薯蕷蔓菁,杜蘅蘼蕪。
茵陳莪蘿,艽蘭茹藘。
赤莧銀茄,翠荇墨菰。
酸漿辣苫,甘薺苦荼。
庖人調胹,園丁拮據。
锜煮緤,筐稆貯儲。
椒橙內交,{左齒右差}醢效劬。
以芼以湘,可茹可俎。
維昔尼父,瓜祭齊如。
飲水曲肱,其樂只且。
召南蘋藻,韓奕筍蒲。
知味羨黃,齩根嘆胡。
葵蓼飫颙,蔥韭厭徐。
火芋明瓚,山菌接輿。
庾郎三種,石生一盂。
劉參玉版,蘇傳冰壺。
巢字元修,鮒姓豆慮。
菘羔抱孫,蹲鴟將雛。
絲滑露葵,練凈土酥。
野薺錕鈍,水苔脯膴。
餅炊菠棱,鮓釀苞蘆。
胡麻饋餾,罌粟醍醐。
萍虀西晉,莼羹東吳。
芹擷泥坊,藤采豐湖。
沼淚有蘩,江漢有蔞。
岡有常枲,洲有接余。
雁門天花,黃河蘑茹。
大宛苜蓿,太華芙蕖。
環滁野蔌,盤谷山茹。
地饒所產,天茁此徒。
菲葑是采,口腹以娛。
落英未莎,初篁未箊。
霜根旋挑,露葉半舒。
烹泉石鼎,養火地爐。
色炫匕著,香浮柈盂。
氣含土膏,味逾天廚。
肥生華池,響鳴輔車。
商顏饑解,文園渴蘇。
前招麹生,后引酷奴。
饌非膻葷,餉非苞苴。
園無羊踏,壤有鼠余。
彼哉肉食,俎列豢芻。
心炙椎牛,項臠割豬。
春羔秋麛,冬鮮夏朐。
猩唇豹胎,麋{上難下肉}蟹胥。
緇裙解黿,銀絲膾鱸。
羊尾截肪,錦襖脫膚。
山肴雉兔,澤羞雁鳧。
北饌潼酷,南烹{上圭下黽}蜍。
嗜鼠則鴟,甘帶則蛆。
乃笑鄭老,爛蒸瓠{左盧右瓜}。
乃笑坡翁,夢餐雞蘇。
屬厭饕餮,飽死侏儒。
語以疏味,能知否乎。
予雅嗜之,日不可無。
乃顏茲屋,羞供是須。
寧疏而癯,毋肉而腴。
易牙司味,敢告膳夫。
二、描寫夏天風的詩句
柳梢青
楊無咎
槐夏風清。霽天欲曉,武曲增明。元是今朝,曾生名將,力佐中興。朝家息馬休兵。享逸樂、嬉游太平。憂國胸襟,平戎材略,分付瑤觥。
表夏十首
元稹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早櫻紅淺深。
煙花云幕重,榴艷朝景侵。華實各自好,詎云芳意沉。
初日滿階前,輕風動簾影。旬時得休浣,高臥閱清景。
僮兒拂巾箱,鴉軋深林井。心到物自閑,何勞遠箕潁。
江瘴炎夏早,蒸騰信難度。今宵好風月,獨此荒庭趣。
露葉傾暗光,流星委余素。但恐清夜徂,詎悲朝景暮。
孟月夏猶淺,奇云未成峰。度霞紅漠漠,壓浪白溶溶。
玉委有馀潤,飆馳無去蹤。何如捧云雨,噴毒隨蛟龍。
流芳遞炎景,繁英盡寥落。公署香滿庭,晴霞覆闌藥。
裁紅起高焰,綴綠排新萼。憑此遣幽懷,非言念將謔。
紅絲散芳樹,旋轉光風急。煙泛被籠香,露濃妝面濕。
佳人不在此,恨望階前立。忽厭夏景長,今春行已及。
百舌漸吞聲,黃鶯正嬌小。云鴻方警夜,籠雞已鳴曉。
當時客自適,運去誰能矯。莫厭夏蟲多,蜩螗定相擾。
翩翩簾外燕,戢戢巢內雛。啖食筋力盡,毛衣成紫襦。
朝來各飛去,雄雌梁上呼。養子將備老,惡兒那勝無。
西山夏雪消,江勢東南瀉。風波高若天,滟滪低于馬。
正被黃牛旋,難期白帝下。我在平地行,翻憂濟川者。
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寄林寬
黃滔
相知四十年,故國與長安。
俱喜今辰在,休論往歲難。
海鳴秋日黑,山直夏風寒。
終始前儒道,升沈盡一般。
寄山中叟
齊己
青泉碧樹夏風涼,紫蕨紅粳午爨香。
應笑晨持一盂苦,腥膻市里叫家常。
蒙亭
王安石
隱者委所逢,在物無不足。
山林與城市,語道歸一轂。
詩人論巨細,此指尚局束。
頗知區區者,自屏忍所欲。
孰識古之人,超然遺耳目。
豈於喧與靜,趣舍有偏獨。
命亭今何為,似乃畏驚俗。
至意不標揭,小名聊自屬。
夏風檐楹寒,冬雪窗戶燠。
春樊亂梅柳,秋徑深松菊。
壺觴日笑傲,裙屣相追逐。
此樂已難言,持琴作新曲。
三、描寫夏天風的詩句
1詩句:雉雛高飛夏風暖
出自:《打麥詞》
作者:高啟
年代:明
原詩:雉雛高飛夏風暖,行割黃云隨手斷。疏莖短若牛尾垂,去冬無雪不相疑。場頭負歸日色白,穗落連枷聲拍拍。呼兒打曬當及晴,雨來怕有飛蛾生。臥驅鳥雀非愛惜,明年好收從爾食。 。
2詩句:春夏風高浪卷山
出自:《自巴河至蘄陽口道中得二詩示仲達與秬同賦》
作者:張耒
年代:宋
原詩:落月娟娟墮半環,嘔啞鳴櫓轉荒灣。東南地缺天連水,春夏風高浪卷山。旅食每愁村市散,近秋已覺暑衣單。自慚老病心兒女,三日離家已念還。 。
祝你學習進步!
四、求王世鼐笛怨詞詩歌鑒賞
笛怨詞
王世鼐《笛怨辭》
笛怨簫清聽未真,江湖舊雨散成塵。
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王世鼐,字調甫,安徽貴池人,
1916年以十五之齡考入北京大學,“五四”運動中與同學楊振聲、陳劍一同被捕,經胡適保釋始得出獄。后游學美歐,先是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后歷英法德考察其政治經濟,歸國后入**為參議,后任職于各種部門和機構,1942年卒。
王世鼐早年“詩境凄艷明麗中含古愁”(樊樊山語),
很為樊樊山老人所激賞,喻之為唐之溫李,故《猛悔樓集》中樊題詞共五處,老人既愛賞其才,也由詩中所流露出的心境、情緒,而慮及其年之不永,常敦敦告誡:“少年人詩文當如火如荼,吉祥富麗,親在不言老,道在不憂貧。君年未二十而前一卷詩兩用白頭字,甚不可也”。這本詩集是在王去世的隔年由其好友曾克整理出版,章士釗撰墓志銘。
這首詩估計在當年頗有影響,文懷老引用而未加說明,寫文章的人以為此詩契合了文老的情懷,信手拈來,雖非文老之作,但用以概括文老生平,卻也妙若天成。
1、節錄:文懷沙先生的“自白”
最喜歡的近人詩句——王世鼐:平生只有雙行淚,半
為蒼生半美人;(這兩句頗合我一生情懷,遺憾的是,作為近體詩,此作存在硬傷,即“平生”、“蒼生”兩個“生”字,所以我為之改定并湊上唐人盧綸、劉言史兩句成一絕曰:“夕照臨窗起暗塵,強梳稀發著綸巾。老來猶剩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2、詩風
王世鼐早年“詩境凄艷明麗中含古愁”(樊樊山語),很為樊樊山老人所激賞,喻之為唐之溫李,故《猛悔樓集》中樊題詞共五處,老人既愛賞其才,也由詩中所流露出的心境、情緒,而慮及其年之不永,常敦敦告誡:“少年人詩文當如火如荼,吉祥富麗,親在不言老,道在不憂貧。君年未二十而前一卷詩兩用白頭字,甚不可也”。這本詩集是在王去世的隔年由其好友曾克整理出版,章士釗撰墓志銘。
3、影響
這首詩估計在當年頗有影響,文懷老引用而未加說明,寫文章的人以為此詩契合了文老的情懷,信手拈來,雖非文老之作,但用以概括文老生平,卻也妙若天成。
五、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具體如下:
1、《中國電視報》2005年7月18日刊載據央視《人物》欄目內容整理的文章《文懷沙:半為蒼生半美人》,介紹學者文懷沙先生事,敘述生動,讀了很是快意。只是文中引述的兩句詩:“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云是文先生年輕時詩作,此說不確。
2、此詩是民國時期王世鼐的詩作《笛怨辭》十二首之一,全詩云:“笛怨簫清聽未真,江湖舊雨散成塵。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3、王世鼐,字調甫,安徽貴池人,1916年以十五之齡考入北京大學,“五四”運動中與同學楊振聲、陳劍一同被捕,經胡適保釋始得出獄。后游學美歐,先是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后歷英法德考察其政治經濟,歸國后入**為參議,后任職于各種部門和機構,1942年卒。
王世鼐早年“詩境凄艷明麗中含古愁”(樊樊山語),很為樊樊山老人所激賞,喻之為唐之溫李,故《猛悔樓集》中樊題詞共五處,老人既愛賞其才,也由詩中所流露出的心境、情緒,而慮及其年之不永,常敦敦告誡:“少年人詩文當如火如荼,吉祥富麗,親在不言老,道在不憂貧。君年未二十而前一卷詩兩用白頭字,甚不可也”。這本詩集是在王去世的隔年由其好友曾克整理出版,章士釗撰墓志銘。
這首詩估計在當年頗有影響,文懷老引用而未加說明,寫文章的人以為此詩契合了文老的情懷,信手拈來,雖非文老之作,但用以概括文老生平,卻也妙若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