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匠心的詩句
1.《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唐代 張祜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日月中堂見,江湖滿座看。
夜凝嵐氣濕,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右丞今已歿,遺畫世間稀。咫尺江湖盡,尋常鷗鳥飛。
2.《山志峽船具詩》
唐代 王周
箭飛峽中水,鋸立峽中石。峽與水為隘,水與石相擊。
濆為生險艱,聲發甚霹靂。三老航一葉,百丈空千尺。
蒼黃徒爾為,倏忽何可測。篙之小難制,戙之獨有力。
猗嗟戙之為,彬彬堅且直。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拯危居坦夷,濟險免兢惕。
志彼哲匠心,俾其來者識。
光全在掌,云氣欲生衣。以此常為玩,平生滄海機。
3.《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唐代 張祜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日月中堂見,江湖滿座看。
夜凝嵐氣濕,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右丞今已歿,遺畫世間稀。咫尺江湖盡,尋常鷗鳥飛。
山光全在掌,云氣欲生衣。以此常為玩,平生滄海機。
4.《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唐代 張祜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日月中堂見,江湖滿座看。
夜凝嵐氣濕,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右丞今已歿,遺畫世間稀。咫尺江湖盡,尋常鷗鳥飛。
山光全在掌,云氣欲生衣。以此常為玩,平生滄海機。
5.《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唐代 李隆基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6.《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宋代 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二、形容匠心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匠心的詩句有:
1.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釋義: 這是形容很美麗的句子,到處都是風景如畫,可以作為古詩里面的意境,隨時都會出現美麗的事物。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釋義: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釋義:折得一支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寫的是梅花! 王安石《甘露歌》中的,說得是梅 希望可以幫到你。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釋義:綠色楊柳上輕飄著寒煙,枝頭上紅杏盛開,增添春意的熱鬧盎然。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釋義:那滿園的美麗春色怎能關得住,一枝紅色杏花已經早早探出墻來。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三、關于“匠心”的名句有哪些
1、王師傅雕刻的這個石像栩栩如生,真是獨具匠心啊
2、兒童房的設計獨具匠心,設計師充分利用每寸空間,并使用了鮮明的色彩。
3、他做的作品總是那樣的匠心獨具。
4、他獨具匠心,做出個惟妙惟肖的小板凳,刷上了華麗的油漆,真是美麗極了!
5、蘇州園林的設計精巧絕倫,真是匠心獨具。
6、王師傅雕刻的這個石像栩栩如生,真是匠心獨具啊!
7、趙州橋的這種設計真是獨具匠心。
8、他匠心獨具的航模,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9、公園中亭臺樓閣設計得如此別致美范,可謂獨具匠心。
10、這份藝術品真的是匠心獨具,巧奪天工!
11、這修鞋老人的藝術匠心獨具,很多人都去他那修鞋。
12、他的這種設計真是獨具匠心啊!
13、這個博物館的布置,可謂是獨具匠心啊!
14、我的模型匠心獨具,老師十分開心。
15、從這片園林獨具匠心的設計來看,當初這里的主人一定是個風雅之士。
四、有哪些形容匠心的句子
1. 作文中創造性的構思以及白描手法可以說是非常獨具匠心了。
2. 構思新穎,堪稱杰作。
3. 設計者匠心獨運,使整個園林給人一種“如在畫中”的感覺。
4. 偉大的作品是藝術家匠心獨運的結晶。
5. 亭子的題字真是妙筆生花,可謂是獨具匠心。
6. 頤和園的設計風格真是獨具匠心,不落窠臼。
7. 別具匠心,演出效果很好。
8. 電影,對畫面和色彩的處理別具匠心。
9. 展覽會上,他的象牙雕刻鬼斧神工,是匠心獨運的。
10. 文章在構思和題材的新穎度上別具匠心。
11. 他這幅畫匠心獨運,別有情趣,看到了他的真情實感。
12. 小說在藝術處理上可以說是別具匠心的,不同凡響的,給讀者非常大的震撼。
13. 在構思布局上精益求精,精巧的心思真是不同凡響。
14. 產品設計獨具匠心,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民族風情濃郁。
15. 亮片組成的蝴蝶裝飾以假亂真,設計者真是別具匠心。
五、怎樣賞析詩句“文不按古
“文不按古,匠心獨妙”見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匠心:巧妙的構思。這兩句大意是:寫文章不因襲古人,而獨自運用巧妙的藝術構思。
創作貴在創造,必須匠心獨運,慘淡經營,不可因襲模仿,墨守古人為文之法。倘亦步亦趨,只步前人后塵,決寫不出好作品。
孟浩然是與王維齊名的盛唐詩人,長于寫田園山水,其詩清新自然,閑適淡遠,意匠如神,文思粲然,連大詩人李白對他都充滿欽敬愛慕之情:“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贈孟浩然》)。
王士源為《孟浩然集》作序,?是《孟浩然集序》中對孟浩然的贊語,可用于形容巧妙獨特的文思,強調寫作的獨創性時也可化用此句。
六、古代關于“清高 ”“淡泊”詩句有哪些
1.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誡子書》
2.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殘菊》
3. 頹然寄淡泊,誰與發豪猛?——《送參寥師》
4. 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縣齋》
5.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秋郊作》
1.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殘菊 曹雪芹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3.送參寥師 蘇軾
上人學苦空,百念已灰冷。
劍頭唯一吷,焦谷無新穎。
胡為逐吾輩,文字爭蔚炳?
新詩如玉屑,出語便清警。
退之論草書,萬事未嘗屏。
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
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頹然寄淡泊,誰與發豪猛?
細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閱世走人間,觀身臥云嶺。
成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
詩法不相妨,此語當更請。
4.縣齋 韋應物
仲春時景好,草木漸舒榮。公門且無事,微雨園林清。
決決水泉動,忻忻眾鳥鳴。閑齋始延矚,東作興庶氓。
即事玩文墨,抱沖披道經。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5.秋郊 韋應物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凈,蕭條形跡疏。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七、有關精神的古詩句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 游>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 游> 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清?徐錫麟> 6、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 瑾> 7、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 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 1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唐代樂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擊西北部少數民族侵擾戰爭情況。這里選的是第一首,描寫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現戍邊將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詩的前四句描寫景物,極寫邊地的酷寒,以表現戍邊將士為國御敵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全從側面寫出,意脈貫通,措語天然,不拘格律。詩的后四句刻畫人物,表現軍旅生活的緊張和戍邊將士的英勇、警惕。
從結構上看,前四句對艱苦環境的描寫,正是為后四句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作鋪墊,足見作者構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來概括生活,表現主題。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無花無柳而只能聞《折楊柳》曲來襯托邊塞環境的艱苦,以“隨金鼓”和“抱玉鞍”來硐終絞棵欠苡律鋇屑案叨染?櫪純艿那榫啊=崳擦驕洹霸附??陸#?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筆閾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澩锪聳乃老??呋跡???⒐Φ腦竿?刖魴摹?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劍外,指劍門關以南,也稱劍南,這里代指古代蜀地。薊北,即薊州,指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南部一帶,是安史叛軍舉兵叛亂地。
由于個人的生活遭遇和身處復雜動蕩的時代,杜詩大多都有沉郁、悲涼、凝重的色彩,但此詩卻不同,它一掃往昔沉郁悲壯的氣氛,寫得大喜若狂、輕快明朗。 首聯點明事實原委,寫詩人雖偏居“劍外”,但聽到官軍收復了遙遠的“薊北”后,喜極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復,曾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安史之亂被平定,想著自己即將會與廣大人民一樣獲得安定的生活,詩人怎能不喜極而泣、熱淚縱橫呢? 頷聯兩句以轉作承,著筆深化,寫出了詩人的妻兒子女笑逐顏開、歡天喜地的心情,這使得詩人更是激動萬分,從而漫卷詩書、興高采烈。此兩句妙筆傳神,詩人那種大喜欲狂的情狀,躍然紙上,惟妙惟肖。
詩的后兩聯,繼續就喜意升華,由前面的國喜、家喜,轉入寫喜歸,表達了詩人意欲開懷痛飲,放聲高歌,準備趁著大好春光早日返鄉的心情。 這是一首有名的“快詩”,開篇伊始,即運筆如飛,四聯八句,一氣呵成,情感熾烈。
它之所以 膾炙人口,千古傳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南 園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注釋:吳鉤,一種形似劍而彎的刀。
春秋時吳人善鑄鉤,故稱。這里泛指武器。
凌煙閣,古代朝廷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繪有功臣像的高閣。 這是李賀所寫《南園》詩十三首的第五首,表達棄文就武,為國家統一事業建功立業的的愿望。
詩的首句“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勢急切,氣魄豪邁,既是泛問,也是自問,在鼓動別人的同時,也在鼓勵自己,抒發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愛國情。接下來的次句承前啟后,氣勢磅礴,喊出揮刀殺敵、馳騁戰場、收復失地的心聲,字里行間表現了一種強烈的希望國家統一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詩一氣呵成,節奏明快,令人讀了為之精神振奮。詩的后兩句則是呼吁有志男兒“帶吳鉤”效命沙場,以鼓勵別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煙閣上那些功臣一樣,為國建功立業。
(當然,聯系作者的身世來看,詩中也流露出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激之情。) 全詩運用設問、借代等修辭手法,語言通俗易懂,壯志豪情與愛國熱情溢于字里行間。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注: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里泛指邊地。 詩的前兩句點明自己雖然年邁力衰獨處孤村,但并不悲哀絕望,還想著替國家出征防守邊關,表達出詩人對復國大業充滿勝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臥孤村”來反襯,更顯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后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心頭始終郁結著慷慨之情,所以當夜深人靜、聽窗外風雨時,觸景生情——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詩人激動不已,即便入夢也是鐵馬冰河,從而抒發了詩人寶刀不老,愿為收復中原大地而馳騁殺敵的壯志豪情,并以此喻寫、襯托抗金義士的堅強勇武及收復失地的壯志。
全詩意境開闊,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