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跪求形容放蕩不羈的詩詞
李白,辛棄疾,蘇軾的詩詞都比較豪放,建議朝這個方向查一查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 穿空,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辛棄疾《破陣子》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 辛棄疾《永遇樂》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楊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張孝祥 《六州歌頭 六州歌頭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 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 陳亮 《念奴嬌·登多景樓》 念奴嬌 登多景樓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
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 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賀新郎 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寄辛幼安, 和見懷韻 陳亮 老去憑誰說? 看幾番、神奇臭腐, 夏裘冬葛! 父老長安今余幾? 后死無仇可雪。 猶未燥、當時生發! 二十五弦多少恨, 算世間、那有平分月! 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 只使君、從來與我, 話頭多合。 行矣置之無足問, 誰換妍皮癡骨? 但莫使伯牙弦絕! 九轉丹砂牢拾取, 管精金只是尋常鐵。
龍共虎,應聲裂。 ----------------------------------------------------- 陳湯(漢西域副校尉) 南越殺我漢使者,屠為九郡; 宛王殺我漢使者,頭懸北闕; 朝鮮殺我漢使者,即時誅滅。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一生思破紅塵路 劍藏廬軒隱迷蹤 萬戰自稱不提刃 生來雙眼篾群雄 春日逢君君如夢, 笑無痕,語無蹤, 霧蒙關山霧蒙風。 低頭欲思量,卻迷惘, 原本虛無界,上下兩茫茫, 無人慰,心冷如霜 -------------------------------------------------- 滿江紅·寫懷(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獄中題壁》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戲為六絕句》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飛《滿江紅》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以百年身 ——魏子安《花月痕》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二、求李白放蕩不羈的詩歌
詳解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李白 (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1) (一作《別東魯諸公》)選自《李太白全集》 海客談瀛洲(2),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3)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23),勢拔五岳掩赤城(4)。 天臺(5)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24)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謝公(8)宿處今尚在,淥(25)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9),身登青云梯(26)。
半壁(10)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1) 熊咆龍吟殷巖泉(12),栗深林兮驚層巔。(27) 云青青(28)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13),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開。
青冥(15)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16)。 霓為衣兮風為馬(17),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1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19)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20)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29)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21) 安能摧眉折腰(22)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 (1).殷璠《河岳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后世版本或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臺山。
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選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太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將由東魯(現在山東)南游吳越,寫了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的朋友,所以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魯東諸公》。
(2).海客:浪跡海上之人。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
《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
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實在。
難求:難以尋訪。 (3).越:指今浙江一帶。
明滅:時明時暗。 (4).勢拔五岳掩赤城:山勢超過五岳,遮掩住了赤城 拔:超出。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的南門,土色皆赤。
(5).天臺(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十道山川考》:"天臺山在臺州天臺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
"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數。此:指天姥山。
兩句意為:巍然高聳的天臺山同天姥山一比,好像矮了一截。 (6).之:天姥山及其傳說。
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南。 (7).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8).謝公:指謝靈運,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文學家,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曾任永嘉太守,后移居會稽。
他游覽天姥山時曾在剡溪住過,所作《登臨海嶠》詩有"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句。淥水:清水。
(9).謝公屐:指謝靈運游山時穿的一種特制木鞋,鞋底下安著活動的鋸齒,上山時抽去前齒,下山時抽去后齒。青云梯:形容高聳入云的山路。
(10).半壁:半山腰。天雞:《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
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之雞皆隨之鳴。 (11).暝:黃昏。
(12).熊咆兩句可解為:熊咆龍吟,震蕩著山山水水,使深林和山峰都驚懼戰栗。也可解為:在這樣熊咆龍吟的山林中,人的心靈被震驚了。
殷:這里作動詞,震響。 (13).列缺:閃電。
(14).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石扉:即石門。
訇(hōng)然:形容聲音很大。 (15).青冥:青天。
金銀臺:神仙所居之處。《史記?封禪書》載:據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說,那里“黃金銀為宮闕”。
(16).金銀臺:金銀筑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17).霓為衣兮:屈原《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傅玄《吳楚歌》:"云為車兮風為馬"。 (18).虎鼓瑟兮:猛虎彈瑟,鸞鳥挽車。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如麻:形容很多。
(19).忽魂悸以:從夢中驚醒,長嘆不已。 (20).惟覺時:夢醒后只剩下眼前的枕席,剛才夢中的煙霞美景都已消失。
(21).君:指東魯友人。且放句:我且把白鹿放養在青山上,欲遠行時就騎它去訪問名山。
(22).折腰: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23)向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 (24)對此欲倒東南傾: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東面一樣。
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就顯得更低了。 (25)淥:清 (26)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27)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 (28)青青:黑沉沉的 (29)東流水:(像)東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三、能表現李白放任不羈的詩歌
李白詩歌浪漫主義特征還表現在狂放不羈、追求個人自由方面,這一點在吟詠山林、隱逸求仙或描寫飲酒的詩中顯得最為突出。
他在現實黑暗中找不到出路,他在現實中所見到的“富貴之家”多是腐朽、庸俗的,使他深切感受到庸俗虛偽世態炎涼的可怕,以及封建禮教對人的毒害和束縛,于是采取一種不與合作,背道而馳的作法:放蕩無羈,天馬行空,急切追求個人自由和解脫,迫尋已經失落的某種理想境界。他吶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他既感到自己不自由,渴望擺脫羈絆,同時也是對一種不平凡自由生活的向往。
他認為大鵬不受任何羈絆,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宇宙之間。這正是李白所向往、所追求的“無情游”(《月下獨酌》)的最高自由境界。
直到臨終還念念不忘“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臨終歌》),這種狂放不羈,追求個人自由的思想性格,在山水描寫中表現得也很突出。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這是一種給人以壯大的、生命感的景色,喚起的感情色彩不是灰暗的而是鮮亮的,它是對生命的肯定和珍惜,體現著信心和力量。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廬山謠》)他所寫的江河是奔騰千里不可阻擋的形象,他所描寫的峰巒是“連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難》)的奇險挺拔,高出天外。
這些也都曲折地表現了李白要沖決束縛、追求自由的熱情。
四、求李白放蕩不羈的詩歌
詳解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李白 (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1) (一作《別東魯諸公》)選自《李太白全集》 海客談瀛洲(2),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3)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23),勢拔五岳掩赤城(4)。 天臺(5)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24)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謝公(8)宿處今尚在,淥(25)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9),身登青云梯(26)。
半壁(10)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1) 熊咆龍吟殷巖泉(12),栗深林兮驚層巔。(27) 云青青(28)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13),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開。
青冥(15)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16)。 霓為衣兮風為馬(17),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1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19)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20)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29)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21) 安能摧眉折腰(22)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 (1).殷璠《河岳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后世版本或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臺山。
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選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太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將由東魯(現在山東)南游吳越,寫了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的朋友,所以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魯東諸公》。
(2).海客:浪跡海上之人。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
《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
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實在。
難求:難以尋訪。 (3).越:指今浙江一帶。
明滅:時明時暗。 (4).勢拔五岳掩赤城:山勢超過五岳,遮掩住了赤城 拔:超出。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的南門,土色皆赤。
(5).天臺(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十道山川考》:"天臺山在臺州天臺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
"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數。此:指天姥山。
兩句意為:巍然高聳的天臺山同天姥山一比,好像矮了一截。 (6).之:天姥山及其傳說。
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南。 (7).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8).謝公:指謝靈運,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文學家,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曾任永嘉太守,后移居會稽。
他游覽天姥山時曾在剡溪住過,所作《登臨海嶠》詩有"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句。淥水:清水。
(9).謝公屐:指謝靈運游山時穿的一種特制木鞋,鞋底下安著活動的鋸齒,上山時抽去前齒,下山時抽去后齒。青云梯:形容高聳入云的山路。
(10).半壁:半山腰。天雞:《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
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之雞皆隨之鳴。 (11).暝:黃昏。
(12).熊咆兩句可解為:熊咆龍吟,震蕩著山山水水,使深林和山峰都驚懼戰栗。也可解為:在這樣熊咆龍吟的山林中,人的心靈被震驚了。
殷:這里作動詞,震響。 (13).列缺:閃電。
(14).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石扉:即石門。
訇(hōng)然:形容聲音很大。 (15).青冥:青天。
金銀臺:神仙所居之處。《史記?封禪書》載:據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說,那里“黃金銀為宮闕”。
(16).金銀臺:金銀筑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17).霓為衣兮:屈原《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傅玄《吳楚歌》:"云為車兮風為馬"。 (18).虎鼓瑟兮:猛虎彈瑟,鸞鳥挽車。
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如麻:形容很多。
(19).忽魂悸以:從夢中驚醒,長嘆不已。 (20).惟覺時:夢醒后只剩下眼前的枕席,剛才夢中的煙霞美景都已消失。
(21).君:指東魯友人。且放句:我且把白鹿放養在青山上,欲遠行時就騎它去訪問名山。
(22).折腰: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23)向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 (24)對此欲倒東南傾: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東面一樣。
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就顯得更低了。 (25)淥:清 (26)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27)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 (28)青青:黑沉沉的 (29)東流水:(像)東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五、李白的那句詩體現了他的放蕩不羈
將進酒
作者: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六、跪求形容放蕩不羈的詩詞
形容放蕩不羈的詩詞:
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竹石》
4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7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
8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
七、請給我找些放蕩不羈 或瀟灑的詩句
找到了這些先用吧
1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2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3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4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5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竹石》
6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7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9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
10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
1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