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云的諺語、俗語、詩句
關于云的諺語
1、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4、云從東南漲,有雨不過晌
5、日出紅云升,勸君莫遠行;
日落紅云升,來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烏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烏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烏龍打壩,不陰就下。
9、云在東,雨不兇;
云在南,河水滿
10、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黃云現,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問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還有閃;
晚若西北明,來日天氣晴
17、魚鱗云,不雨也風顛
18、西北來云無好貨,不是風災就下雹
19、黑云是風頭,白云是雨兆
20、云結親,雨更猛
二、有關于云的諺語或古詩詞
“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鉤鉤云氣象上叫做鉤卷云,它一般出現在暖鋒面和低壓的前面,鉤卷云出現,說明鋒面或低壓即將到來,是雨淋淋的先兆。
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現的鉤鉤云,則會連續出現晴天或霜凍,所以又有“鉤鉤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鉤云,曬起塵”的諺語。 “炮臺云,雨淋淋”:炮臺云指堡狀高積云或堡狀層積云,多出現在低壓槽前,表示空氣不穩定,一般隔8~10小時左右有雷雨降臨。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層移動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說云所處高度的風向不一致,常發生在鋒面或低壓附近,所以預示有雨,有時云與地面風向相反,則有“逆風行云,天要變”的說法。 “江豬過河,大雨滂沱”:江豬指雨層云下的碎雨云,出現這種云,表明雨層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將來臨。
有時碎雨云被大風吹到晴天無云的地方,夜間便看到有像江豬的云飄過“銀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臨”:棉花云指絮狀高積云,出現這種云表明中層大氣層很不穩定,如果空氣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運動,就會形成積雨云,將有雷雨降臨。
“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灰布云指雨層云,大多由高層云降低加厚蛻變而成,范圍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產生連續性降水。 “云往東,車馬通; 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根據云的移動方向來預測陰晴,云向東、向北移動,預示著天氣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動,預示著會有雨來臨。
云的移動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風向。這一諺語說明的是云在低壓內不同部位的分布情況。
它適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動較快的云。 “烏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陽落山時,西方地平線下升起一朵城墻似的烏云接住太陽,說明烏云東移,西邊陰雨天氣正在移來,將要下雨。
一般來說,如接中云,則當夜有雨;如接高云,則第二天有雨。但如西邊的烏云呈條塊狀或斷開,或本地原來就多云,那就不是未來有雨的征兆了。
“西北天開鎖,明朝大太陽”:指陰雨天時,西北方向云層裂開,露出一塊藍天,稱“天開鎖”。這說明本地已處在陰雨天氣系統后部,隨著陰雨系統東移,本地將雨止云消,天氣轉好。
“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指春、夏時節,雨天的中午,云層裂開,太陽露一露臉,但云層又很快聚合變厚,這表明本地正處在準靜止鋒影響下,準靜止鋒附近氣流升降強烈、多變。上升氣流增強時,云層變厚,降雨增大;上升氣流減弱時,云層變薄,降雨減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陽照射強烈,云層上部受熱蒸發,或云層下面上升氣流減弱,天頂處的云層就會裂開。
隨著太陽照射減弱,或云層下部上升氣流加強,裂開的云層又重新聚攏變厚。因此,“太陽現一現”常預示繼續陰雨。
這句諺語和“太陽笑,淋破廟”“亮一亮,下一丈”等諺語類同。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瓦塊云,曬煞人):鯉魚斑是指透光高積云,產生這種云的氣團性質穩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氣流,云體便迅速消散,次日將是晴好天氣。
但是,如果云體好像細小的魚鱗,則是卷積云,這種云多發生在低壓槽前或臺風外圍,近期會刮風或下雨,所以又有“魚鱗天,不雨也風顛”的諺語。 “云往東,刮陣風;云往西,披蓑衣”:這里所指的云,是低壓區里的低云。
低壓是自西向東的(實際上往往是自西南向東北移動)。云往西,說明該地處于低壓前部,本地將因低壓移來而降雨;云往東,說明低壓已經移過本地,本地處于低壓后部,天氣即將轉晴,轉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陣風。
“云鉤向哪方,風由哪方來”:云鉤指的是鉤卷云的尾部,出現在高空,有時上端有小鉤,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鉤所指,是高空風的方向,而高空風往往又與地面相聯,所以根據云鉤方向大體可測知風的來向。
“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是說早晨東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預示有雨。因為早晨吹暖濕的東南風,溫度較本地空氣為高,形成上冷下熱,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熱,空氣對流上升,更促使云層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從而可能使天氣變為不風即雨的情況。
“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黃云多是暖濕空氣強烈上升所致,出現這種情況多降陣雨與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說氣壓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頂形成云層。
至于是否會降雨,一般要視情況而定,如云逐漸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漸抬升變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霧下,霧吃云晴”:見到霧之后來了云,可能低氣壓要來臨,是要下雨的兆頭。
反之,如云消霧起,表示低氣壓已過,晴朗天氣即將來臨。 “日落射腳,三天內雨落”:指太陽從云層的空隙中照射下來,稱“日射腳”,傍晚出現日射腳,說明對流作用強烈,預示有雨。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早晨東方無云,西方有云,陽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陰雨系統移來,加上白天空氣一般不大穩定,天氣將會轉陰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邊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對流減弱,形成彩霞的東方云層,將更向東方移動或趨于消散,預示著天晴。 “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指的是久晴之。
三、描寫"云"的諺語
云下山,地不干。
云絞云,雨淋淋。 黑云接駕,不陰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轉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紅云變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曬死人。
日落烏云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臺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來臨。 云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 云向東,有雨變成風,云向南,水漣漣,云向西,下地披 衣。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烏云攔東,不下雨也有風。
亂云天頂絞,風雨來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臨。
四、有關云的名人名言、諺語、歇后語和古詩
古詩——
王安石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李白 《行路難》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賈島 《尋隱者不遇》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杜牧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李白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諺語——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卷積云)
天上鯉魚斑,曬谷不用翻(透光高積云)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鉤卷云)
滿天亂飛云,雨雪下不停(惡劣天氣下的碎雨云)
饅頭云,天氣晴(淡積云)
天上掃帚云,三五日內雨淋淋(密卷云)
火燒烏云蓋,大雨來得快(積雨云)
炮臺云,雨淋淋(堡狀高積云)
棉花云,雨快臨(絮狀高積云)
天上灰布云,下雨定連綿(雨層云)
天上花花云,地上曬死人(毛卷云)
黑豬過河,大雨滂沱(大塊碎雨云)
有雨天邊亮, 無雨頂上光
云自東北起,必定有風雨
云從東南來,下雨不過響
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風雨
早上紅云照,不是大風便是雹
日落西山一點紅,半夜起來搭雨蓬
星星眨眼天要變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月亮生毛,大雨沖壕(“毛指暈或華)
西虹跨過天,有雨在眼前
(諺語出處:http://**question/*?si=1)
五、描寫云的諺語
描寫云的諺語有: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
晚看西北黑云,半夜看風雨。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早看東南云,晚看西北云。云從東南漲,有雨不過晌。
日出紅云升,勸君莫遠行。日落紅云升,來日是晴天。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云,無雨云沒山腰。
不怕陰雨天氣久,有雨變成風。亂云天頂絞。
日落云里走,曬谷不用翻。云低要雨,河水漲一丈,云向西,只要西北開了口,不陰就下。
火燒烏云蓋,大雨來得快。炮臺云,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臨。天上灰布云,下雨定連綿。
天上花花云,地上曬死人。黑豬過河,大雨滂沱。
有雨天邊亮, 無雨頂上光。云自東北起,必定有風雨。
云從東南來,下雨不過響。云【yún】鋒面云,鋒面上暖氣團抬升成云。
地形云,當空氣沿著正地形上升時。平流云,當氣團經過一個較冷的下墊面時,例如一個冷的水體。
對流云,因為空氣對流運動而產生的云。氣旋云,因為氣旋中心氣流上升而產生的云。
六、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
諺語:云下山,地不干。 云絞云,雨淋淋。
成語:天高云淡
俗語: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
文章:《看云識天氣》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這種云很薄,陽光可以透過云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卷云和卷積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映著燦爛的陽光,云塊四周散發出金黃的光輝。積云都在上午出現,午后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云。高積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 當那連綿的雨雪將要來臨的時候,卷云在聚集著,天空漸漸出現一層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這種云叫卷層云。卷層云慢慢地向前推進,天氣就將轉陰。接著,云層越來越低,越來越厚,隔了云看太陽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這時卷層云已經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云了。出現了高層云,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這種云叫雨層云。雨層云一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降臨了。 夏天,雷雨到來之前,在天空先會看到積云。積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爭奇,聳入天頂,就變成了積雨云。積雨云越長越高,云底慢慢變黑,云峰漸漸模糊,不一會,整座云山崩塌了,烏云彌漫了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有時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卷風。 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日暈和月暈常常產生在卷層云上,卷層云后面的大片高層云和雨層云,是大風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說明出現卷層云,并且伴有暈,天氣就會變壞。另有一種比暈小的彩色光環,叫做“華”。顏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紅,跟暈剛好相反。日華和月華大多產生在高積云的邊緣部分。華環由小變大,天氣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為陰雨。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人們常說:“東虹轟隆西虹雨。”意思是說,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還有一種云彩常出現在清晨或傍晚。太陽照到天空,使云層變成紅色,這種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陰雨天氣在向我們進襲;晚霞在東,表示最近幾天里天氣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 云,能夠幫助我們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這對工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學會看云識天氣,就要虛心向有經驗的人學習,留心觀察云的變化,在反復的觀察中掌握規律。但是,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看云識天氣畢竟有一定的限度。要準確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天氣預報。
七、寫云的諺語
寫云?表現云的潔白無暇,漂浮自在的?我不知道.給你幾個有云字的諺語云下山,地不干。
云絞云,雨淋淋。 黑云接駕,不陰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轉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紅云變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曬死人。
日落烏云漲,半夜聽雨響。 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臺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來臨。 云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 云向東,有雨變成風,云向南,水漣漣,云向西,下地披 衣。
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 烏云攔東,不下雨也有風。
亂云天頂絞,風雨來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臨。
云彩往西,關公騎馬穿蓑衣。
八、求關于云的諺語大全
月過十五光明少,人過三十不少年
水流東海不回頭,誤了青春枉發愁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花開花謝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不厚其棟,不能任重
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練
讀書不想,隔靴撓癢
精益求精,藝不止境
山有泉水才美,人有技能才好
廣深細琢得知識,細嚼慢咽得滋味
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人要闖,馬要放
千日造船,一日過江
路不走長草,斧不磨生銹
私心用事,反亂自身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
不要取笑他人,留神自己出丑
人美在心,話美在真
不怕人不敬,就怕已不正
屋怕不穩,人怕忘本
寧可認錯,不可說謊
殘花沒人戴,自驕沒人愛
秀才早飯,三年不成
下民易虐,上蒼難欺
一千個嘴把式,頂不上一個手把式
桑木扁擔,寧折不彎
雞多不下蛋,人多吃閑飯
莫憎人富,莫厭人窮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不食山珍海味,不圖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