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軾寫“雨”的詩句有哪些
1, 《美堂暴雨》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蛟室瀉瓊瑰.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3,《定風波》
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說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4,《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5,《寒食雨》之二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魚舟,濛濛水云里.
6,《新城道中》其一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7,《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
但云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8,《雨》
風師挾帝令,號呼肆徂征.
云師畏推逐,蓄意不干爭.
雨師曠闕官,所茍朝夕生.
帝暮一夕回,旱議旦暮行.
翻然沛膏澤,夜半來無聲.
青秧發廣畝,白水涵孤城.
9,《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10,《獄中寄子由二首》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11,《次韻章傳道喜雨》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農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區區固難御.撲緣鬃毛困牛馬,啖嚙衣服穿房戶.坐觀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傳自古.荷鋤散掘誰敢后,得米濟饑還小補.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駕雷公訶電母.應憐郡守老且愚,欲把瘡痍手摩撫.山中歸時風色變,中路巳覺商羊舞.夜窗騷騷鬧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從來蝗旱必相資,此事吾聞老農語.庶將積潤掃遺孽,收拾豐歲還明主.縣前巳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畝.更看蠶婦過初眠,未用賀客來旁午.先生筆力吾所畏,蹴踏鮑、謝跨徐、庾.偶然談笑得佳篇,便恐流傳成樂府.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12,《臨江仙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醉復醒,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二、蘇軾寫的詩句,是描寫夏天的雨來得及,下的大,去得快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一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注釋] 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 2.翻墨:打翻墨水.遮:遮蓋,掩蓋. 3.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 4.卷地風:龍卷風.- 注詞釋義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又名“看經樓”.五代時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邊昭慶寺前.醉書:喝醉酒時所寫.翻墨:指黑云籠罩,翻滾如墨.遮:遮蔽,遮蓋.白雨:雨很大,看過去白花花的.跳珠:激起的水花像白珠.卷地:大風翻卷著從地上吹來.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古詩今譯 烏云翻滾像潑灑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卷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后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名句賞析——“白雨跳珠亂入船.” 這首詩歌,作者描寫了自己在望湖樓上飲酒時所見到的西湖山雨欲來和雨過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從暴雨臨前寫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滾,就像濃濃的墨汁在天邊翻轉,遠處的山巔在翻騰的烏云中依稀可辨,這個時候,如注的驟雨就已經來到.大雨裹挾著白色的雨點砸在船上,水花四濺,仿佛千萬顆珍珠,從天上傾倒而下.正在人們感受暴雨的壯觀場面的時候,一陣狂風席地卷來,一下子吹散了烏云和大雨.云開日出,望湖樓下水面平靜如鏡,空氣清新,遠遠望去,水天一色.詩人善于渲染氣氛,從陰云壓近湖面、急雨驟降的壯闊,寫到煙消云散,雨過天晴,用筆跌宕起伏,而又從容不迫,描寫天氣變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頗有戲劇性場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最為傳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賞這首詩,他50歲時再到杭州,特意又寫詩說:“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足見他對這首詩的喜愛.[解說] 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云翻滾,第二句寫大 雨傾盆,后兩句寫雨過天晴.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多么神奇. 第三句寫風:猛然間,狂風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云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凈,一色的蔚藍.風呢?云呢?統統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發生似的. 詩人先在船中,后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讀起來,你會油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歷了一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一色的美麗風光.。
三、【蘇軾描寫雨景的詩詞,30句】
《美堂暴雨》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蛟室瀉瓊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定風波》 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說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寒食雨》之二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魚舟,濛濛水云里. 《新城道中》其一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 但云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雨》 風師挾帝令,號呼肆徂征. 云師畏推逐,蓄意不干爭. 雨師曠闕官,所茍朝夕生. 帝暮一夕回,旱議旦暮行. 翻然沛膏澤,夜半來無聲. 青秧發廣畝,白水涵孤城.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獄中寄子由二首》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次韻章傳道喜雨》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農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區區固難御.撲緣鬃毛困牛馬,啖嚙衣服穿房戶.坐觀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傳自古.荷鋤散掘誰敢后,得米濟饑還小補.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駕雷公訶電母.應憐郡守老且愚,欲把瘡痍手摩撫.山中歸時風色變,中路巳覺商羊舞.夜窗騷騷鬧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從來蝗旱必相資,此事吾聞老農語.庶將積潤掃遺孽,收拾豐歲還明主.縣前巳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畝.更看蠶婦過初眠,未用賀客來旁午.先生筆力吾所畏,蹴踏鮑、謝跨徐、庾.偶然談笑得佳篇,便恐流傳成樂府.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臨江仙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醉復醒,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四、蘇軾詩詞中的雨
1. 書寫美好景色的“雨”
例:《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寫出西湖下雨之后,迷茫的霧氣充滿山巒,回旋不定,那樣的景致又是多么的奇妙。
2. 曠達超脫的“雨”
例:《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3. 放晴的“雨”
例:《新城道中二首(其一)》:“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為了詩人旅途順利,和煦的東風趕來送行,吹散了陰云;淅瀝的雨聲及時收斂,天空放晴。“檐間積雨”,說明這場春雨下了多日,正當詩人“欲山行”之際,東風吹來,雨過天晴,詩人心中的陰影也一掃而光,所以他要把東風視為通達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
五、求蘇軾下雨詩句
蘇軾關于雨的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覺得樓主是想找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啊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卷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蹋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