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悲春傷秋的古風句子有哪些
1. 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2. 相逢豈會別后忘,風雨曾經似錦堂。回首,一步步走過的歷程的腳印,淚雨而下,頓感衰傷,許或是時光太無情了。已至于我揮衣劃斷云,不忍淚思聽,困頓在薄涼的渡口頻頻回首,在前程看不到希冀的憧憬,就這樣,時常在千里煙波中感慨著一陣陣冷寂孤零的嘆息。
3. 荏苒歲月覆蓋的過往,白駒過隙,匆匆的鑄成一抹哀傷。
4. 獨倚夜門欄,眺望遙遠的彼岸,殘夢潤無聲,似雪一般飄落心頭,流光里繾綣是滿懷的衰傷。
5. 憂悒清遠的氣韻,是遙遠的不可觸及的憂傷,如微云孤月,只能遙望那天涯的距離。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6. 把闌珊的心事零落成曲,淺唱那些往事煙云,纏綿流連成細瘦的憂傷,徘徊在流年的渡口,飄灑著連綿不絕的落寂。
7. 有一種傷叫悲傷,是睫毛再也承受不住淚球的重,輕輕碰到就會滴落。
8. 自古癡情者終被情傷,縷縷的情絲最終成了捆縛生命前行的所有枷鎖。
9. 唯美傷感的古風句子:那一場盛世流年、我們守著寂寞傷得面目全非。
10. 心有所屬,卻悲傷成海。
11. 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有一種隱忍其實是蘊藏著的一種力量,有一種靜默其實是驚天的告白。
12. 歲月落盡了繁華,鮮血染透了戎甲,誰能為你君臨天下?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為它為情動之人生長;為傷情之人綻放。聽弦斷,斷那三千癡纏。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13. 悲傷流轉,卻掩不住歲月的斑駁。
14.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伙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那一般相知,吹一會唱一會。
15. 你是不是一直這樣,安靜地,凝望那些日沉日落,無家可歸的憂傷。
16. 萬般故事,不過情傷;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17.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8. 那些繁華哀傷終成過往,請不要掃興,平通常為了最美的勾魂攝魄。
19. 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為它為情動之人生長;為傷情之人綻放。
20. 看櫻花滿天,悲傷在流轉,卻掩不住斑駁的流年。
二、悲春傷秋是何意
悲春傷秋(傷春悲秋)形容多愁善感。
所謂傷春悲秋,說的就是這個人有一顆敏感的心,看到春天的花兒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過去了,便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傷心;秋天到了,看到萬木凋零,使引發對人生的悲嘆。
出自清·錢謙益《李義山詩箋注》序:“綺靡濃艷,傷春悲秋,至于‘春蠶到死’、‘蠟燭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愛河而干欲火。”
意思是:華麗艷麗,多愁善感,至于‘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深情能夠明白,可能欲望的火焰使愛河枯竭。
可用于謂語,表達感情。
例如:在這樣的景致中,洋溢在圣釋人心頭的,絕非悲春傷秋,而是正如這藍天白云,萬里晴空,一鶴沖天。
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卻有著一顆悲春傷秋的心。
擴展資料:
關于悲春傷秋的詩:
1、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春雨》唐 李商隱
譯文:凄楚的暮春,遙遠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傷感?纏綿的思緒,化做空泛的夢,在殘宵的夢中依稀與你相見。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雨霖鈴·寒蟬凄切》宋 柳永
譯文: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唐 杜甫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三、悲春傷秋怎么解釋
“悲春傷秋”的意思是為自然變化萬物凋零而感傷,形容多愁善感。
同時感傷的是美好的易逝,和青春韶華的不再。 讀音:bēi chūn shāng qiū 傷:憂思,悲傷。
因季節、景物的變化而引起悲傷的情緒。形容多愁善感。
中國古代文人一種帶有頹廢色彩的情結,說的就是這個人有一顆敏感的心,看到春天的花兒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過去了,便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傷心;秋天到了,看到萬木凋零,使引發對人生的悲嘆。 悲春傷秋的詩句: 秋風卷枯葉,青春隨心逝。
年少不得志,夫婦何所求。唯有歸心隱,淡看人生路。
傷春(南宋)陳與義 廟堂無計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聞戰馬,豈知窮海看飛龍。
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稍喜長沙向延閣,疲兵敢犯犬羊鋒。
四、關于傷秋的詩句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動禾黍
秋日湖上 薛 瑩
落日五湖游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
宮中題 文宗皇帝
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侍臣知
汾上驚秋 蘇 (廷+頁)
北風吹白云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
秋月 程 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云紅葉雨悠悠
七夕 楊 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幾多
立秋 劉武子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中秋 杜 牧
暮云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蕭.
五、傷秋悲冬的詩句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唐·杜牧《秋夕》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聲甘州》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唐·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六、描寫春天秋天悲涼的詩句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秋風秋雨愁煞人!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本將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