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飛來峰》這首詩中,“浮云”的寓意是什么
浮云:朝廷小人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云天的氣勢吧!從全詩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飛來的高峰才觸發得出;但無“聞說雞鳴見日升”作鋪墊,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飛來峰上千尋塔”,才能用見日出聞天雞的故實;也只有在天外飛來的高峰見日出聞天雞,才能導出不畏末俗亂真、站得高看得遠的膽識氣概.思緒條貫,勾連緊密;天衣無縫,一氣呵成;前后關照,渾然一體.。
二、形容一切都是浮云的古詩
形容一切都是浮云的古詩有如下文:
1. 世乃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王維《酌酒與裴迪》
2.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3. 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4.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5.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6.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7. 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8.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9. 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10.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11.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12.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13.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14.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15.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16.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1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8.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19. 事在人為,莫道萬般皆是命;境由心生,退后一步自然寬。
20.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三、有沒有關于 浮云 這個詞的詩
一模一樣的沒有,但是浮云流水常常被連用
最常見的出處應該是這里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
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
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
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
淮上對秋山。
這首也有名的
太白胡僧歌 岑參
聞有胡僧在太白,蘭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
世人難見但聞鐘。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
草衣不針復不線,兩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幾那得知,
手種青松今十圍。心將流水同清凈,身與浮云無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識,愿一見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
城里看山空黛色。
還有一首有人說是比較始祖的,供參考
同劉秀才宿見贈
年代:唐
作者:無可
浮云流水心,只是愛山林。共恨多年別,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節,勿謂少知音。憶就西池宿,月圓松竹深。
四、求含"浮云"二字的詩詞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古詩·行行重行行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云生】《灞陵行送別》李白【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李白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王安石【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云而永嘆】《楚辭·九辯》【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周書·蕭大圜傳》【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關漢卿《竇娥冤》【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蘇武【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陸賈《新語慎微篇》【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陳毅【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高適《塞下曲》【浮云薄處隱約山,白鳥明邊朣朧日】元代 楊朝英 【中呂】陽春曲【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辛棄疾《鷓鴣天》【柔情百轉夢難成,似水碧天浮云輕,小窗清風月如雪,白發蒼顏哭此生! 】以上都是帶有“浮云”二字的詩詞,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