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豐收的詩句大全
有關豐收的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3、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7、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8、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11、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2、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15、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16、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7、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二、麻煩大家幫我編一首贊美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的小詩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在秋天,收獲者當然不只是成功者,收獲也不只是歡樂的果實. 但是,收獲,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收獲,每一個秋天的收獲. 象秋天不會漏過那怕最小的角落,收獲,在每一個秋天也不會忘記任何人. 成功者,秋天最幸福的人.收獲成功的喜悅,是秋天最美的一道風景. 耕耘與勤勞,農民會收獲豐收,收獲富裕.家家院的笑聲歡聲,是最真實、最具體的收獲,走近秋天的農家,才會真正感覺到這份收獲的喜悅. 收獲,不種田的人,收獲的當然與農家不同的收獲,但收獲的喜悅卻是一樣的. 不只是物質,不只是有形的收獲,迎著初起的秋風,剛剛入學的孩子們才是真正的收獲者,他們開始了又一個新的學期,他們收獲的是屬于未來、屬于創造未來的知識和能力.走進小學的,走進中學的,走進大學的,不再是頑童,不再滿足于現在,學習,對于孩子們,就是擁有和創造未來的開始—— 收獲,也沒有忘記那些失意的人.其實,對于生活,是沒有失敗者的.天高云淡的秋,應該讓人振奮,應該催人奮進.失敗,再大的失敗,都只是一次努力的終結,只要生命還在,就沒有失敗的人.跌倒了,站起來,就能夠繼續自己的路.沒有成功的人,在秋天,依然在收獲,收獲經驗、收獲教訓、收獲成長…… 即使失去再多,只要擁有屬于自己的生命,人,就依然會期待一個能夠創造奇跡的明天.秋天總有落葉,秋天會讓成熟做出放棄,來準備下一次生長.春天的花美,如果秋天不結出累累果實,下一個春天,美麗的花是不是依然能夠絢爛?失去的,并不需要耿耿于懷,追求屬于自己的明天,放棄,也是一種收獲. 秋天,屬于每一個人;收獲,屬于每一個人. 只有放棄秋天的人,才會沒有自己的秋天;只有放棄收獲的人,才會沒有屬于自己的收獲—— 收獲,在每一個秋天,屬于每一個人……。
三、贊美“豐收”的詩句有哪些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出處:《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唐代:李紳
2、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出處:《望秦川》唐代:李頎
3、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出處:《田家》唐代:王維
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
出處:《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唐代:王翰
5、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出處:《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
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出處:《九歌》先秦:屈原
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處:《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8、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出處:《秋興八首》唐代:杜甫
9、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出處:《偶題二首》唐代:來鵠
10、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出處:《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題榴花》唐代:韓愈
四、贊美豐收的句子
1、金風送爽,天朗氣清,正值豐收,秋色宜人,宜碩果累累,五谷豐登。
2、年年歲歲,豐收的喜悅猶如生活的蜂蜜,滋潤著一年的辛苦勞作,驅除著身體的疲倦與勞累。豐收變成一種對來年寄滿期望的喜悅。
3、近處有一棵大樹,大樹上長滿了黃葉,風一吹,黃黃的葉子飄落下來,就像一枚枚郵票。大樹底下有一群小朋友,有的在撿葉子;有的在捉迷藏;還有的在捉蟋蟀,大家開心極了。
4、田野里,金黃的谷子笑彎了腰,仿佛叫人們快點收割;紅彤彤的高粱不住的點頭。好像在向過路的人們招手致意。
只見一位農民伯伯拿著鐮刀向上一揮一片金黃的谷子就神奇的倒下了。5、秋姑娘唱著歡快的歌,輕輕來到花園。
菊花五彩繽紛,有白的黃的紫的,爭奇斗艷。她們站成一排排整齊的隊伍,怒放著笑臉,不斷向秋姑娘招手……一束束桂花繁茂得壓彎了枝頭,有的雪白有的金黃有的丹紅,十里內外,香味濃濃。
6、一個人的青春時期一過,就會出現像秋天一樣的優美的成熟時期,這時,生命的果實像熟稻子似的在美麗的平靜的氣氛中等待收獲。7、秋姑娘來到果園里,果農正在往籃子里放著一個又一個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子橙黃橙黃的香蕉,還有像紅燈籠似的柿子。
各種各樣的果實填滿了很多個籃子,果農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8、放眼望去,果園好美,就像一幅秋天的圖畫,一棵棵果樹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彩燈”,茂密的葡萄枝葉向四周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綠色的涼棚,葡萄架上掛滿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紅里透青,青里透亮,像顆顆珍珠,亮晶晶的。
那紅艷艷的橘子三個一伙,五個一群,頭挨著頭,臉對著臉,好像在那里說著悄悄話。最讓人垂涎欲滴的是那黃澄澄的鴨梨,金黃金黃的像個小巧玲瓏的燈籠。
看那一個個沉甸甸的紅蘋果紅艷艷的,就像小朋友燦爛的笑臉,可愛極了。9、秋天,美麗的季節,收獲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百花盛開的春天一樣另人向往,同驕陽似火的夏天一樣熱情,同白雪飄飄的冬天一樣迷人。
10、秋姑娘又走到玉米旁邊,玉米皮張開了嘴,露出飽滿的玉米粒。農民伯伯開始收玉米了,一車車的玉米運回家,農民伯伯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11、田野里,水稻成熟了,個個笑彎了腰。遠遠望去,到處是金黃一片。
他們像一個個紳士向你鞠躬,還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愿抬頭。玉米見了農民伯伯的笑容,也張開了嘴笑著。
上一個,下一個,左一個,右一個,像和農民伯伯捉迷藏。啊!秋天,你的糧食真豐富呀!12、秋天歡天喜地來到果園,果園里果實累累,有紅通通的蘋果,圓圓的,又酸又甜。
還有黃澄澄的鴨梨,又香又甜就像一個個小小的葫蘆。一陣風吹過,看那幾個梨子,你擠我,我擠你,好像在做游戲。
13、果園里,一串串紫紅色的匍頭向一粒粒珍珠,一看就讓人垂延欲滴;蘋果像一個個紅色的小燈籠,咬一口滿嘴含香。農民伯伯一邊摘一邊說:“哈哈!真是一個豐收年啊!”14、地上,一片紅,紅得光亮,草坪里,被紅光籠著,小草奮力生長,想沖破紅光;樹木也一樣,磚瓦房被紅光撫摩著,磚瓦房知足地享受著,平如鏡的湖水,象灌了血一樣紅,它也知足地泛起了微笑。
15、瞧,果園里的水果在向我們招手呢!蘋果羞紅了臉,石榴在樹上搖搖欲墜,桔子像一個個金色的小燈籠,葡萄一串串紫里透紅。()各種水果們你擠我碰,仿佛在說:“摘我吧,摘我吧,我的肉可鮮美了!”16、田園也不例外,高粱都垂下它的腰,像要親吻大地。
麥田里,麥穗兒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風一吹,麥浪滾滾,讓人心曠神怡。
17、看小農院后的菜園,也是一派豐收的景向,茂盛鮮嫩的蔬菜把畦田遮蔽得嚴嚴實實,西紅柿打呼嚕,連茄子姑娘也穿上紫色的衣裳,真惹人愛。豆角架上一串串,辣椒紅得像火炭,大蘿卜露出了地面,大白菜像胖娃娃,黃瓜綠得要滴下水來,一群群小蜜蜂,低聲唱著小曲,對對蝴蝶在金黃的菜花上翩翩起舞。
18、地里豐收了,稻子像鐮刀一樣,笑彎了腰,大豆也豐收了。玉米樂得露出牙。
農民說:“今年真是個豐收年。”果子也熟了,桔子蘋果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19、金秋十月,樹上那稀稀拉拉的葉子,干得像旱煙葉一樣。大地媽媽敞開寬闊的胸懷像是在迎接擁抱歸來的孩子,落葉回到大地媽媽的懷里,甜蜜地跟泥土睡在一起。
20、遠方的田野上,金燦燦的稻谷成熟了,就像金色的海洋;火紅火紅的高粱被風一吹,在田野里頻頻點頭;桃子又大又紅,像小猴子的屁股;金黃的玉米咧開了甜甜的笑臉;一陣陣秋風吹來,梨香香的,蘋果甜甜的,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都躲在秋風里呢。21、看,農田里的水稻笑彎了腰,高粱舉起了火紅的火把,玉米樂得露出了大黃牙,棉花肥得把白色的身體都擠了出來,農民伯伯也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22、黃澄澄的稻穗垂著沉甸甸的穗頭,棉桃像小樹,綻了雞蛋似的花絮。啊,不是稻田,是黃金的大海;不是棉田,是白銀的世界。
贊美豐收的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李紳(唐) 2、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望秦川》李頎(唐) 3、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田家》王維(唐) 4、寧如鑿空。
五、贊美果實豐收的詩句
1、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宋代:蘇軾 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紅。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
甚時名作錦薰籠。 譯文 難得今年大麥和小麥豐收,千畝地綠浪渲染了整個天空。
天工造化,花朵顏色極為鮮艷。 山簡晚上回來時酩酊無所知而被兒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紅,氣如熏香。
2、禾熟 宋代: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譯文 陣陣西風,吹過平原,帶來了禾黍的芳香;濺濺流泉,瀉入溝渠,打谷場上一片繁忙。 只有它——經過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閑適地躺在山坡上,嚼著草,沐浴著金色的夕陽。
3、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譯文 窗戶之間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來,墻下的竹筍長成了竹林。 雨不斷地下,晴下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過去,夏天都很晚了。
4、夢江南·蘭燼落 唐代: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 譯文 更深燭盡,燭光暗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終于進入了夢鄉,夢中是我久別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江南雨季,我獨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蕭蕭的夜雨盡情的吹奏,時而聽見橋上驛亭邊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 5、百憂集行 唐代:杜甫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
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譯文 年少之時,無憂無慮,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氣蓬勃。
當梨棗成熟之時,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可又想現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動不便,因此坐臥多而行立少。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來卻勉作笑語,迎奉主人。不禁悲從中來,憂傷滿懷。
一進家門,依舊四壁空空,家無余糧,一貧如洗。老夫老妻,相對無言,滿面愁倦之色。
只有癡兒幼稚無知,饑腸轆轆,對著東邊的廚門,啼叫發怒要飯吃。
六、贊美豐收的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3、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6、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7、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8、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9、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1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11、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12、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七、形容豐收的詩句有哪些
1、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紅。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宋代:蘇軾 釋義:難得今年大麥和小麥豐收,千畝地綠浪渲染了整個天空。
天工造化,花朵顏色極為鮮艷。 2、泛水浮萍隨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
清和院宇麥秋涼。 ——《浣溪沙.·語燕鳴鳩白晝長》明代:劉基 釋義:燕語鳩鳴,蜂蝶帶香,江繞夕陽,水滿浮萍,輕絮舞風,一派初夏時的自然風光。
末句點出麥熟,使人聯想起收獲的歡娛。 3、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唐:李紳 釋義: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4、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釋義: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5、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釋義: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6、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云稏肥。 ——《稻田》唐代:韋莊 釋義:碧綠的池水漣漪滿前陂,極目遠望無邊的滔田肥。
7、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題榴花》宋代:朱熹 釋義:五月里石榴花開了,紅艷似火,耀眼奪目,隱約可見榴子結于枝子間。
8、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 釋義:看雨后的小荷,隨溪流翻動得多歡!石榴花襯著濕潤的綠葉,愈見得紅麗如燃。 9、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到韶山》近代:** 釋義: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10、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代:范成大 釋義: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八、贊美糧食豐收的詩
陸游《過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西江月.慶豐收>>
夕下,層樹染煙霞。
滿枝丫,萬盞燈籠掛。
窗前金米燦燦,串串紅椒辣。
竹簍難負滿地撒,顆顆山楂。
五谷豐登夸,聲聲嗩吶。
多少耕耘苦,幾番夏。
披星戴月匆匆,風來雨去無
孟浩然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哦,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駕《社日
黎湖山下稻梁肥,豚哦雞棲半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九、贊美糧食豐收的詩
陸游《過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西江月.慶豐收>> 夕下,層樹染煙霞。
滿枝丫,萬盞燈籠掛。窗前金米燦燦,串串紅椒辣。
竹簍難負滿地撒,顆顆山楂。五谷豐登夸,聲聲嗩吶。
多少耕耘苦,幾番夏。披星戴月匆匆,風來雨去無 孟浩然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哦,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駕《社日黎湖山下稻梁肥,豚哦雞棲半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
一、贊美辛苦的勞動豐收的果實的詩句
唐樂府·李坤
憫農 鋤禾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紳,字公垂。他不僅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而且是寫新樂府詩的最早實踐者。元稹曾說過:“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予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蓋十二而已。”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寫了五十首,并改名《新樂府》。可見李紳創作的《新題樂府》對他們的影響。所謂“不虛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意思嗎?可惜的是李紳寫的《新樂府》二十首今已不傳,不過,他早年所寫的《憫農二首》(一稱《古風二首》),亦足以體現“不虛為文”的精神。
詩的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 “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羅隱《雪》)是的,豐收了又怎樣呢?“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后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制造了這人間的悲劇?答案是很清楚的。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后,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跡),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里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本來粒粒糧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誰都應該知道的。但是,現實又是怎樣呢?詩人沒有明說,然而,讀者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現現實的另一面:那“水陸羅八珍”的 “人肉的筵宴”,那無數的糧食“輸入官倉化為土”的罪惡和那“船中養犬長食肉”的驕奢。可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于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李紳當然不懂得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道理,但是,我們從幾十年之后唐末農民起義的“天補平均”的口號中,便不難看出這兩首詩在客觀上是觸及到了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的。
《憫農二首》不是通過對個別的人物、事件的描寫體現它的主題,而是把整個的農民生活、命運,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現實作為抒寫的對象。這對于兩首小詩來說,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詩篇卻沒有給人這種感覺,這是因為作者選擇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那個畸形社會的矛盾,說出了人們想要說的話。所以,它親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詩人還用虛實結合、相互對比、前后映襯的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因此它雖然是那么通俗明白,卻無單調淺薄之弊,能使人常讀常新。在聲韻方面詩人也很講究,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絕形式,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寫;另一方面也使詩具有一種和內容相稱的簡樸厚重的風格。兩首詩都選用短促的仄聲韻,讀來給人一種急切悲憤而又郁結難伸的感覺,更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