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鹽城的作文400字左右
我的家鄉鹽城,東臨黃海,有漫長的海岸線,有富饒的物產,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鹽城歷史悠久,有 2100 多年的歷史,漢武帝元狩 4 年(公元前 119 年)建縣。鹽城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宋臣相陸秀夫,元朝末年農民領袖張士誠,明代著名書法家宋曹的故鄉。
鹽城還是我國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擁有全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軍紀念設施。 鹽城非常美麗,有享有“蘇北第一湖”美譽的大縱湖。
湖面呈橢圓形,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非常適合人們去休閑度假。
我們市中心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鹽瀆公園,與古老的運鹽河串場河水脈相連通,占地729畝,公園以大面積湖泊、草坪、樹林為主體,水面占整個公園面積的30%以上,是大型的水文化主題公園。體現了“綠底水魂”、人與自然的有機融合。
我們這里還有許多好吃的食物,比如鮮而不膩的東臺魚湯面,甜而不膩、營養豐富的濱海首烏糕,又香又甜的阜寧大糕,無佑醉螺,大縱湖大閘蟹······,這些都是鹽城特產,非常美味獨特。 其實,我的家鄉還有很多值得去看的地方: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射陽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在這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歡迎大家來鹽城做客,一睹鹽城的風采!。
二、贊美鹽城的作文400字左右
我的家鄉鹽城,東臨黃海,有漫長的海岸線,有富饒的物產,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鹽城歷史悠久,有 2100 多年的歷史,漢武帝元狩 4 年(公元前 119 年)建縣。鹽城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宋臣相陸秀夫,元朝末年農民領袖張士誠,明代著名書法家宋曹的故鄉。鹽城還是我國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擁有全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軍紀念設施。
鹽城非常美麗,有享有“蘇北第一湖”美譽的大縱湖。湖面呈橢圓形,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非常適合人們去休閑度假。
我們市中心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鹽瀆公園,與古老的運鹽河串場河水脈相連通,占地729畝,公園以大面積湖泊、草坪、樹林為主體,水面占整個公園面積的30%以上,是大型的水文化主題公園。體現了“綠底水魂”、人與自然的有機融合。
我們這里還有許多好吃的食物,比如鮮而不膩的東臺魚湯面,甜而不膩、營養豐富的濱海首烏糕,又香又甜的阜寧大糕,無佑醉螺,大縱湖大閘蟹······,這些都是鹽城特產,非常美味獨特。
其實,我的家鄉還有很多值得去看的地方: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射陽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在這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歡迎大家來鹽城做客,一睹鹽城的風采!
三、鹽城的名人
陳 琳 漢朝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鹽瀆縣人,他做過古射陽縣郡守,后任漢末大將軍何進的主薄。
因何進陰謀篡漢被殺,他避居冀州,又為袁紹重用。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第24回時也寫到陳琳的故事。
后來袁紹被曹操打敗,陳琳因文雄海內,又為曹操留用,文稿多出其手。漢獻帝建安23年(公元217年)病故,葬于古射陽河畔。
陳琳擅長草擬公文,尤以替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最為有名。他的詩僅存4首,以<<飲馬長城窘行>>最有價值。
陸秀夫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實,祖籍建湖建陽,生于1236年。幼年隨父遷居京口朱方鎮(今丹徒縣境內),后在鶴林寺讀書(鎮江焦山至今仍藏有陸秀夫題鶴林寺的石碑),20歲登進士;德祜初任禮部侍郎;后又升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祥興元年(1278年)為左丞相,駐軍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境內)抵抗入侵的元軍。
次年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先驅妻、子入海,爾后背負皇帝、懷藏玉璽從容投海而死。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明朝初,在其故鄉建陽鎮建有“丞相陸公故里碑";在福建吉安有陸秀夫與蔡荔娘完婚之地"活水亭"古跡;另有<<陸忠烈集>>傳世。
張士誠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人,生于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于是伙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
后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后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4年后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于吳縣斜塘。
卞元亨 元末明初人,原籍便倉。少時膂力過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
后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謀劃,歷時9年。永王兵敗被俘,他作文生祭,申明大義,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發配遼東,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又號柏門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歲。
他一生寫下許多詩作,著名的有《遼東有感》、《戌歸》、《示后》、《戌歸詠牡丹二首》等。據傳,便倉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高 谷 明朝官員,字世用,丁溪場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歲登上進士,歷任翰林侍講、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后進少保東閣任大學士。66歲時升為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
高谷為官清廉,辦事公道,主持正義,后因年老主動離職回家。英宗皇帝對他評價甚好。
高回鄉后,仍住的是簡樸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歲。 王 艮 明朝哲學家,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東臺安豐人,出身鹽丁。
他拜當時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為師,刻苦自學,終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題,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他認為,“道”要解決老百姓的吃飯穿衣,有飯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真理等。王艮一生沒有參與封建政權的統治活動,不肯做官,終身為民。
他是明朗哲學家的一個流派——泰州學派的創立人。他廣收門徒,弟子中有樵夫、陶匠、農民、鹽丁等,他終身講學,始終接近勞動人民。
后人將其著作輯成《王心齋先生遺集》。 朱 恕 明朝哲學家,泰州學派重要成員,字光信,號樂齋,大豐縣草埝人,樵夫出身。
他性格剛正,見義勇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文化,勤學苦練,很有成績。在哲學思想上繼承了老師王艮的哲學思想。
他雖系學者名流,但仍以樵業為生,不肯與官僚交游,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朱恕和韓貞吾的著作,后人輯為《朱樂齋、韓貞吾兩先生遺集》流傳于世。
宋 曹 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字彬臣,又字 臣,號射陵,鹽城郊區北宋莊人,生于1620年,卒于1701年。他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著有《書法約言》、木刻雙鉤《草書千字文》、《杜詩解》、《會秋堂詩文集》等書,這些書作用很大,對后人的書法、詩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入清后,他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不愿做官,過著隱居生活,自號耕海潛夫,以書詩自娛,寫下許多名詩,其詩篇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對清廷腐敗統治的仇恨,是一位很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柳敬亭 明末清初大說書家,他本姓曹,原名永昌,字葵宇,東臺曹家莊人,生于1587年。
15歲時為避仇而流落江湖,息于柳樹下,故改姓柳,名蓬春,號敬亭。他起初自學成才,很有說書本領;后來拜松江說書名家莫后光為師。
在名師指點下,大有長進,技藝精湛,在南京秦淮河開業說書,聲名大振,擅說《隋唐》、《水滸》、《三國》等書,后來成了我國評書藝人的鼻祖,對后世有很大影響。 吳嘉紀 明末清初愛國詩人。
字賓賢,號野人,別號陋軒,生于明朝萬歷46年(1618年),布衣出身,東臺安豐人。他雖家境貧困,體弱多病,但不以為苦,喜讀書,愛寫詩。
由于他長期生活在貧民之中,因此他的詩大部分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艱難困苦生活,對老百姓的痛苦深切同情。明亡后,他從事抗清愛國文學活動,有許多詩揭露了清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痛斥了清軍的暴行,因此受到清政府的迫害,他的《陋軒詩集》被列為禁書。
四、關于贊美鹽城的海河的變化的作文
鹽城是一塊富繞的土地,是黃海奉送給鹽阜兒女的一份厚禮,鹽城是一塊充滿希望的土地,寄托著八百萬鹽阜兒女的夢想。
改革開放以來,鹽城真的是改變了不少,可以說是翻天覆地。服裝的本來功用是御寒和遮身。
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不斷豐富,服裝的質地、款式、顏色不斷變化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服裝文化,并成為時代潮流的象征:改革開放前,人們買布做衣服都要憑票證,一年做不了一套新衣服,因此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之說。那時人們穿的是軍大衣、中山裝,顏色也只有單調的灰藍綠。
現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審美情趣也提高了,講究服裝的品牌、款式、面料和做工,并且每年每季都在換新裝,灰蒙蒙的服裝色彩和呆板的服裝樣式早已成為過去。“住”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歷來十分重要,安居才能樂業。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房屋不僅是避風擋雨的地方,更是奠基立業的象征:建國以前,地區城鎮住房多以磚木的平房為主,分二進或三進,帶有天井。富裕人家有宅院,外圍建有石基高墻,內設天井廂房,一般分三到五進不等。
城鎮商業住宅多為臨街建筑,前排店面,有的后門傍河。農村的住宅一般以三間泥墻草蓋的房子為多,中間為明間,兩頭為房間;明間用于待客或家人聚餐;房間開小窗以通風透氣,小窗下放置一張小桌供婦女梳妝;房門掛上一塊布簾以擋住外面的視線。
在生活中,人們難免要外出遠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相互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交通的快速與便捷就顯得尤為重要:六七十年代,人們上下班、探親、訪友,多半是步行,那時誰家要是有輛自行車,就會讓人羨慕萬分。
今天的鹽城,有了可以停降大型民航客機的飛機場;有了鐵路、港口,又新建、擴建了不少高等級的公路和橋梁。鹽城與韓國現代集團、我國東風汽車集團合資,生產的轎車、商務車已經行銷全國。
鹽城人去上海、南京,不過三、四個小時的車程,乘車、乘飛機去北京、廣州只需一個多小時。城內公交車四通八達,出租車方便快捷,許多人開著私家車上下班。
像這些例子真的太多了,鹽城的變化翻天覆地,鹽城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