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武帝的詩有哪些
邊戎詩 秋月出中天,遠近無偏異。
共照一光輝,各懷離別思。 △詠燭 堂中綺羅人,席上歌舞兒。
待我光泛滟,為君照參差。 △詠筆 昔聞蘭蕙月,獨是桃李年。
春心儻未寫,為君照情筵。 △詠笛 柯亭有奇竹,含情復抑揚。
妙聲發玉指,龍音響鳳皇。 △詠舞 腕弱復低舉,身輕由回縱。
可謂寫自歡,方與心期共。 △連句詩 傾城非人美,千載難重逢。
雖懷軒中意,愧無鬢發容。 △春歌三首 階上歌入懷,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如此,情來不可限。¤ 蘭葉始滿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憐意,摘以寄心知。¤ 朱日光素冰,黃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共道陽春月。 △夏歌四首 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閨中花如繡,簾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停織復踟躕。¤ 玉盤著朱李,金杯盛白酒。
雖欲持自新,復恐不甘口。¤ 含桃落花日,黃鳥營飛時。
君住馬已疲,妾去蠶欲饑。 △秋歌四首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
情懷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七彩紫金柱,九華白玉梁。
但歌云不去,含吐有馀香。¤ 吹蒲未可停,弦斷當更續。
俱作雙絲引,共奏同心曲。¤ 當信抱梁期,莫聽回風音。
鏡上兩入髻,分明無兩心。 △子夜歌二首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
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弦。¤ 朝日照綺錢,光風動紈羅。
巧笑 兩犀,美目揚雙蛾。 △上聲歌一首 花色過桃杏,名稱重金瓊。
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聲。 △歡聞歌二首 艷艷金樓女,心如玉池蓮。
持底報郎恩,俱期游梵天。¤ 南有相思木,含情復同心。
游女不可求,誰能息空陰。 △團扇歌一首 手中白團扇,凈如秋團月。
清風任動生,嬌香承意發。 △碧玉歌一首 杏梁日始照,蕙席歡未極。
碧玉奉金杯,綠酒助花色。 △襄陽白銅 歌三首 陌頭征人去,閨中女下機。
含情不能言,送別沾羅衣。¤ 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
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 龍馬紫金鞍,翠 毛白玉羈。
照耀雙闕下,知是襄陽兒。
二、梁武帝蕭衍都有哪些詩詞
暈,看你問問比我還高,應該你比我找得更多 莫愁歌 蕭衍 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 十四采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 中有郁金蘇合香。 頭上金釵十二行, 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掛鏡爛生光, 平頭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貴何所望, 恨不嫁與東家王。
-------------------------------------------------------------------------------- 芳樹 蕭衍 綠樹始搖芳。 芳生非一葉。
一葉度春風。 芳華自相接。
雜色亂參差。 眾花紛重疊。
重疊不可思。 思此誰能愜。
-------------------------------------------------------------------------------- 有所思 蕭衍 誰言生離久。 適意與君別。
衣上芳猶在。 握里書未滅。
腰中雙綺帶。 夢為同心結。
常恐所思露。 瑤華未忍折。
-------------------------------------------------------------------------------- 臨高臺 蕭衍 高臺半行云。 望望高不極。
草樹無參差。 山河同一色。
髣髴洛陽道。 道遠離別識。
玉階故情人。 情來共相憶。
-------------------------------------------------------------------------------- 雍臺 蕭衍 日落登雍臺。 佳人殊未來。
綺窗蓮花掩。 網戶琉璃開。
{艸/豐}茸臨紫桂。 蔓延交青苔。
月沒光陰盡。 望子獨悠哉。
-------------------------------------------------------------------------------- 長安有狹邪行 蕭衍 洛陽有曲陌。 曲陌不通驛。
忽遇二少童。 扶轡問君宅。
我宅邯鄲右。 易憶復可知。
大息組絪缊。 中息佩陸離。
小息尚青綺。 總轡游南皮。
三息俱入門。 家臣拜門垂。
三息俱升堂。 旨酒盈千巵。
三息俱入戶。 戶內有光儀。
大婦理金翠。 中婦事玉觿笙游曲池。
丈人少徘徊。 鳳吹方參差。
-------------------------------------------------------------------------------- 擬青青河畔草 蕭衍 幕幕繡戶絲。 悠悠懷昔期。
昔期久不歸。 鄉國曠音輝。
音輝空結遲。 半寢覺如至。
既寤了無形。 與君隔平生。
月以云掩光。 葉以霜摧老。
當途競自容。 莫肯為妾道。
-------------------------------------------------------------------------------- 擬明月照高樓 蕭衍 圓魄當虛闥。 清光流思延。
延思照孤影。 凄怨還自憐。
臺鏡早生塵。 匣琴又無弦。
悲慕屢傷節。 離憂亟華年。
君如東扶景。 妾似西柳煙。
相去既路迥。 明晦亦殊懸。
愿為銅鐵轡。 以感長樂前。
-------------------------------------------------------------------------------- 閶闔篇 蕭衍 西漢本佳妍。 金馬望甘泉。
衛尉屯兵上。 期門曉漏傳。
猶重河東賦。 欲知追神仙。
羽騎凌云轉。 閶闔帶空懸。
長旗掃月窟。 鳳跡輾星躔。
但使丹砂就。 能令億萬年。
三、蕭衍都有哪些詩詞
芳樹 綠樹始搖芳。
芳生非一葉。一葉度春風。
芳華自相接。雜色亂參差。
眾花紛重疊。重疊不可思。
思此誰能愜。 有所思 誰言生離久。
適意與君別。衣上芳猶在。
握里書未滅。腰中雙綺帶。
夢為同心結。常恐所思露。
瑤華未忍折。 臨高臺 高臺半行云。
望望高不極。草樹無參差。
山河同一色。髣髴洛陽道。
道遠離別識。玉階故情人。
情來共相憶。 雍臺 日落登雍臺。
佳人殊未來。綺窗蓮花掩。
網戶琉璃開。{艸/豐}茸臨紫桂。
蔓延交青苔。月沒光陰盡。
望子獨悠哉。 長安有狹邪行 洛陽有曲陌。
曲陌不通驛。忽遇二少童。
扶轡問君宅。我宅邯鄲右。
易憶復可知。大息組絪缊。
中息佩陸離。小息尚青綺。
總轡游南皮。三息俱入門。
家臣拜門垂。三息俱升堂。
旨酒盈千巵。三息俱入戶。
戶內有光儀。大婦理金翠。
中婦事玉觿笙游曲池。丈人少徘徊。
鳳吹方參差。 擬青青河畔草 幕幕繡戶絲。
悠悠懷昔期。昔期久不歸。
鄉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
半寢覺如至。既寤了無形。
與君隔平生。月以云掩光。
葉以霜摧老。當途競自容。
莫肯為妾道。 擬明月照高樓 圓魄當虛闥。
清光流思延。延思照孤影。
凄怨還自憐。臺鏡早生塵。
匣琴又無弦。悲慕屢傷節。
離憂亟華年。君如東扶景。
妾似西柳煙。相去既路迥。
明晦亦殊懸。愿為銅鐵轡。
以感長樂前。 閶闔篇 西漢本佳妍。
金馬望甘泉。衛尉屯兵上。
期門曉漏傳。猶重河東賦。
欲知追神仙。羽騎凌云轉。
閶闔帶空懸。長旗掃月窟。
鳳跡輾星躔。但使丹砂就。
能令億萬年。 邯鄲歌 回顧灞陵上。
北指邯鄲道。短衣妾不傷。
南山為君老。 子夜歌二首 一 恃愛如欲進。
含羞未肯前。朱口發艷歌。
玉指弄嬌弦。 二 朝日照綺窗。
光風動紈羅。巧笑蒨兩犀。
美目揚雙蛾。 子夜四時歌 春歌四首 一 階上香入懷。
庭中花照眼。春心一如此。
情來不可限。 二 蘭葉始滿地。
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憐意。
摘以寄心知。 三 朱日光素冰。
朝花映白雪。折梅待佳人。
共迎陽春月。 四 花塢蝶雙飛。
柳堤鳥百舌。不見佳人來。
徒勞心斷絕。 夏歌四首 一 江南蓮花開。
紅光覆碧水。色同心復同。
藕異心無異。 二 閨中花如繡。
簾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
停織復歭{止屠}。 三 玉盤著朱李。
金杯盛白酒。雖欲持自親。
復恐不甘口。 四 含桃落花日。
黃鳥營飛時。君往馬已疲。
妾去蠶欲饑。 秋歌四首 一 繡帶合歡結。
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
含笑出朝云。 子夜四時歌 標題二 秋歌四首 標題三 二 七彩紫金柱。
九華白玉梁。但歌云不去。
含吐有余香。 三 吹漏未可停。
弦斷當更續。俱作雙絲引。
共奏同心曲。 四 當信抱梁期。
莫聽回風音。鏡中兩入髻。
分明無兩心。 冬歌四首 一 寒閨動黻帳。
密筵重錦席。賣眼拂長袖。
含笑留上客。 二 別時鳥啼戶。
今晨雪滿墀。過此君不返。
但恐綠鬢衰。 三 果欲結金蘭。
但看松柏林。經霜不墮地。
歲寒無異心。 四 一年漏將盡。
萬里人未歸。君志固有在。
妾軀乃無依。 歡聞歌二首 一 艷艷金樓女。
心如玉池蓮。持底報郎恩。
俱期游梵天。 二 南有相思木。
合影復同心。游女不可求。
誰能息空陰。 團扇歌 手中白團扇。
凈如秋團月。清風任動生。
嬌香承意發。 碧玉歌 杏梁日始照。
蕙席歡未極。碧玉奉金杯。
綠酒助花色。 上聲歌 花色過桃杏。
名稱重金瓊。名歌非下里。
含笑作上聲。 襄陽蹋蹄歌三首 一 陌頭征人去。
閨中女下機。含情不能言。
送別沾羅衣。 二 草樹非一香。
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
知我心相憶。 三 龍馬紫金鞍。
翠眊白玉覊。照耀雙闕下。
知是襄陽兒。 楊叛兒 桃花初發紅。
芳草尚抽綠。南音多有會。
偏重叛兒曲 白纻辭二首 一 朱絲王柱羅象筵。飛管促節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轉私自憐。
四、蕭衍都有哪些詩詞
文藝貢獻 博學多才 梁武帝是一個多才多藝學識廣博的學者。
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他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則更為突出。
史書稱他:“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并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學,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即位之后,“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為他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史著作 在學術上,梁武帝以經學、史學的研究為卓著。在經學方面,梁武帝草書 [4]他曾撰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沒有流傳下來。
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又制成吉、兇、軍、賓、嘉五禮,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條,頒布施行;在史學方面,他不滿《漢書》等斷代史的寫法,認為那是割斷了歷史,因而主持編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贊序”。他對此書頗為自負,曾對臣下說:“我造《通史》,此書若成,眾史可廢。”
可惜,此書到宋朝時即已失傳,這實在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佛學造詣 他又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學,著有《涅萃》、《大品》、《凈名》、《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
對道教學說,他也頗有研究。在此基礎上,他把儒家的“禮”、道家的“無”和佛教的“因果報應”揉合在一起,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詩文才華 梁武帝的詩賦文才,也有過人之處。齊武帝永明年間(公元484~公梁武帝與達摩祖師 元493年),詩壇創作風氣大盛,很多文人學士都聚集在竟陵王蕭子良的周圍,各逞其能,施展他們的詩歌創作才華。
在這些文人學士中,比較著名的有八位,如謝眺、沈約、任眆、范云等人,時人稱之為“竟陵八友”。蕭衍也是“竟陵八友”中的一位。
他的很多詩歌都是在這一時期寫的。建梁稱帝后,他素性不減,經常招聚文人學士,以賦詩為樂。
他的文學創作,推動了梁代文學風氣的興盛。 梁武帝現存詩歌有80多首,按其內容、題材可大致分為四類:言情詩、談禪悟道詩、宴游贈答詩、詠物詩。
梁武帝的言情詩集中在新樂府辭中,又稱擬樂府詩,數量幾乎占了其全部詩作的一半。樂府是古代專門掌管音樂的官署。
據學者研究,至遲在周代便設有樂官,稱為大司樂,以樂府為音樂官署的名稱,則始于秦。到了漢代,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職。
漢武帝時,樂府的性質和規模與以前有很大不同。那時,樂府除制作樂章、訓練樂工之外,還廣泛采集民間歌謠配樂演唱。
凡由樂府機構制作和采集的歌辭,以及文人以樂府題寫作的詩,后世皆稱為“樂府詩”或“樂府”。其中,民歌是樂府詩中最有生氣的部分。
魏晉時,樂府停止了采集民歌的工作,當時的樂府詩也出現了日趨雅化的傾向。到了南朝,江南新異風格的民歌再次受到了上層社會的重視,通過樂府機構的采集、演唱,對文人的詩歌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
由于江南民歌言情的題材、內容,及其纖弱綺麗的風格特點,適應了當時統治階級對聲色的愛好,因而被廣泛模擬創作。 蕭衍任雍州刺史駐居襄陽時,就非常喜好當地的民歌,他的許多擬樂府詩,如《芳樹》、《有所思》、《臨高臺》等,便是在此時創作出來的。
即使在稱帝以后,蕭衍對樂府詩的興趣也仍然不減當年。在天監十一年(512年),他親自動手改西曲(南朝樂府民歌分為吳歌和西曲兩大部分。
前者產生于建康周圍,此地相襲稱為吳地,故其民間歌曲稱為吳歌;后者產生于江、漢流域的荊、郢、樊、鄧幾個主要地區,是南朝西部軍事重鎮和經濟文化中心,故其民間歌曲稱為西曲),制《江南上云樂》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見其愛好沉迷的程度。 和樂府民歌一樣,蕭衍的樂府擬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為詠唱對象。
他的大多數詩作都是描摹女子對愛情的殷盼,為離別相思所苦的情態,感情纏綿,風格綺麗,語言平易,具有濃郁的江南民歌風味。如“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
君志固有在,妾驅乃無依。”(《子夜四時歌。
冬歌》);“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
(《襄陽蹋銅蹄歌》)等。鄭振鐸先生認為,“蕭衍新樂府辭最為嬌艷可愛”。
此話確有一定的道理。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梁武帝的七言詩。
梁武帝有十余首樂府詩是用七言歌行的體裁寫的,如《河中之水歌》、《江南弄》、《東飛伯勞歌》等。其中以《東飛伯勞歌》最為著名:“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法艷照里閭。南窗北牗掛明光,幄帷綺帳脂粉香。
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
七言體詩歌的創作始于魏文帝曹丕,他的《燕歌行》是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詩。此后,宋、齊時鮑照、湯惠林、釋寶月等人也間有此類作品問世,但影響不大。
到了梁武帝,七言詩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曹丕的《燕歌行》雖然是開山之作,但全詩逐句押韻,未免顯得單調,缺乏婉轉詠嘆的情趣。
梁武帝的七言體詩平、仄韻互換,抑揚起伏,頗具獨創性。其后,仿效者四起,其子蕭綱(梁簡文帝)、。
五、梁武帝的詩都有什么
梁武帝現存詩歌有80多首,按其內容、題材可大致分為四類:言情詩、談禪悟道詩、宴游贈答詩、詠物詩。梁武帝的言情詩集中在新樂府辭中,又稱擬樂府詩,數量幾乎占了其全部詩作的一半。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梁武帝的七言詩。梁武帝有十余首樂府詩是用七言歌行的體裁寫的,如《河中之水歌》、《江南弄》、《東飛伯勞歌》等。其中以《東飛伯勞歌》最為著名:“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法艷照里閭。南窗北牗掛明光,幄帷綺帳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七言體詩歌的創作始于魏文帝曹丕,他的《燕歌行》是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詩。此后,宋、齊時鮑照、湯惠林、釋寶月等人也間有此類作品問世,但影響不大。到了梁武帝,七言詩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曹丕的《燕歌行》雖然是開山之作,但全詩逐句押韻,未免顯得單調,缺乏婉轉詠嘆的情趣。梁武帝的七言體詩平、仄韻互換,抑揚起伏,頗具獨創性。其后,仿效者四起,其子蕭綱(梁簡文帝)、蕭繹(梁元帝),大臣沈約、吳均等,都有七言詩的創作。到陳朝時,七言詩的句式、結構更趨完美,韻律也更加和諧多姿。后來,唐朝的李白、杜甫、高適等人創造性地運用這一詩體寫出了許多氣勢磅礴的詩篇,七言體詩更為發展。梁武帝等人的開拓之功是不容抹煞的。
六、梁無帝蕭衍都有哪些詩詞
梁武帝(502─549),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
南朝梁皇帝。蕭衍博學能文,長于音樂詩賦,并擅書法。
齊時,為「竟陵八友」之一。曾任雍州刺史,鎮守襄陽。
后乘齊內亂,起兵奪取帝位,建立梁朝,是為梁武帝。在位(502-549)其間,改定「百家譜」,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選,又立國學,招五館生,不限門第立集雅館、士林館等。
梁武帝深通佛學,常大興寺廟,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常在那里講經。大同二年(公元547年)接受東魏大將侯景歸降。
次年,侯景叛亂,引兵渡江,攻破京都,蕭衍被拘禁而卒。死后諸子爭立,梁朝瓦解。
[南北·蕭衍]貽柳惔詩 [南北·蕭衍]邊戍詩 [南北·蕭衍]詠舞詩 [南北·蕭衍]詠燭詩 [南北·蕭衍]詠筆詩 [南北·蕭衍]詠笛詩 [南北·蕭衍]邯鄲歌 [南北·蕭衍]團扇歌 [南北·蕭衍]碧玉歌 [南北·蕭衍]上聲歌 [南北·蕭衍]楊叛兒 [南北·蕭衍]上云樂 方丈曲 [南北·蕭衍]聯句詩 [南北·蕭衍]賜謝覽王暕詩 [南北·蕭衍]賜張率詩 [南北·蕭衍]戲題劉孺手板詩 [南北·蕭衍]子夜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四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四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四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四 [南北·蕭衍]歡聞歌 一 [南北·蕭衍]歡聞歌 二 [南北·蕭衍]襄陽蹋蹄歌 一 [南北·蕭衍]襄陽蹋蹄歌 二 [南北·蕭衍]襄陽蹋蹄歌 三 [南北·蕭衍]白纻辭 一 [南北·蕭衍]白纻辭 二 [南北·蕭衍]上云樂 金丹曲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二 [南北·蕭衍]送始安王方略入關 [南北·蕭衍]覺意詩賜江革 [南北·蕭衍]答蕭琛詩 [唐·周曇]六朝門齊廢帝東昏侯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五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六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七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八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九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十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十一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十二 [南北·蕭衍]宴詩 [南北·蕭衍]首夏泛天池詩 [南北·蕭衍]游仙詩 [南北·蕭衍]和太子懺悔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幻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靈空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夢詩 [南北·蕭衍]古意詩 一 [南北·蕭衍]古意詩 二 [南北·蕭衍]織婦詩 [南北·蕭衍]紫蘭始萌詩 [南北·蕭衍]芳樹 [南北·蕭衍]有所思 [南北·蕭衍]臨高臺 [南北·蕭衍]雍臺 [南北·蕭衍]江南弄 江南弄 [南北·蕭衍]江南弄 龍笛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采蓮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鳳笙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采菱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游女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朝云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桐柏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方諸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玉龜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金陵曲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一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三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四 [南北·蕭衍]五字疊韻詩 [南北·蕭衍]東飛伯勞歌 [南北·蕭衍]答任殿中宗記室王中書別詩 [南北·蕭衍]天安寺疏圃堂詩 [南北·蕭衍]登北顧樓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如炎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干闥婆詩 [南北·蕭衍]戲作詩 [南北·蕭衍]七夕詩 [南北·蕭衍]擬青青河畔草 [南北·蕭衍]閶闔篇 [南北·蕭衍]莫愁歌 [清·乾隆]梁武帝 [南北·蕭衍]藉田詩 [南北·蕭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 [南北·蕭衍]代蘇屬國婦詩 [南北·蕭衍]擬明月照高樓 [南北·蕭衍]河中之水歌 [南北·蕭衍]上云樂 鳳臺曲 [南北·蕭衍]清暑殿効柏梁體 [南北·蕭衍]直石頭詩 [南北·蕭衍]會三教詩 [南北·蕭衍]搗衣詩 [南北·蕭衍]長安有狹邪行。
七、梁無帝蕭衍都有哪些詩詞
梁武帝(502─549),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
南朝梁皇帝。蕭衍博學能文,長于音樂詩賦,并擅書法。
齊時,為「竟陵八友」之一。曾任雍州刺史,鎮守襄陽。
后乘齊內亂,起兵奪取帝位,建立梁朝,是為梁武帝。在位(502-549)其間,改定「百家譜」,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選,又立國學,招五館生,不限門第立集雅館、士林館等。
梁武帝深通佛學,常大興寺廟,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常在那里講經。大同二年(公元547年)接受東魏大將侯景歸降。
次年,侯景叛亂,引兵渡江,攻破京都,蕭衍被拘禁而卒。死后諸子爭立,梁朝瓦解。
[南北·蕭衍]貽柳惔詩 [南北·蕭衍]邊戍詩 [南北·蕭衍]詠舞詩 [南北·蕭衍]詠燭詩 [南北·蕭衍]詠筆詩 [南北·蕭衍]詠笛詩 [南北·蕭衍]邯鄲歌 [南北·蕭衍]團扇歌 [南北·蕭衍]碧玉歌 [南北·蕭衍]上聲歌 [南北·蕭衍]楊叛兒 [南北·蕭衍]上云樂 方丈曲 [南北·蕭衍]聯句詩 [南北·蕭衍]賜謝覽王暕詩 [南北·蕭衍]賜張率詩 [南北·蕭衍]戲題劉孺手板詩 [南北·蕭衍]子夜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春歌 四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夏歌 四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四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一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二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三 [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冬歌 四 [南北·蕭衍]歡聞歌 一 [南北·蕭衍]歡聞歌 二 [南北·蕭衍]襄陽蹋蹄歌 一 [南北·蕭衍]襄陽蹋蹄歌 二 [南北·蕭衍]襄陽蹋蹄歌 三 [南北·蕭衍]白纻辭 一 [南北·蕭衍]白纻辭 二 [南北·蕭衍]上云樂 金丹曲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二 [南北·蕭衍]送始安王方略入關 [南北·蕭衍]覺意詩賜江革 [南北·蕭衍]答蕭琛詩 [唐·周曇]六朝門齊廢帝東昏侯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五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六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七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八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九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十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十一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十二 [南北·蕭衍]宴詩 [南北·蕭衍]首夏泛天池詩 [南北·蕭衍]游仙詩 [南北·蕭衍]和太子懺悔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幻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靈空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夢詩 [南北·蕭衍]古意詩 一 [南北·蕭衍]古意詩 二 [南北·蕭衍]織婦詩 [南北·蕭衍]紫蘭始萌詩 [南北·蕭衍]芳樹 [南北·蕭衍]有所思 [南北·蕭衍]臨高臺 [南北·蕭衍]雍臺 [南北·蕭衍]江南弄 江南弄 [南北·蕭衍]江南弄 龍笛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采蓮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鳳笙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采菱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游女曲 [南北·蕭衍]江南弄 朝云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桐柏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方諸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玉龜曲 [南北·蕭衍]上云樂 金陵曲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一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三 [南北·蕭衍]贈逸民詩 四 [南北·蕭衍]五字疊韻詩 [南北·蕭衍]東飛伯勞歌 [南北·蕭衍]答任殿中宗記室王中書別詩 [南北·蕭衍]天安寺疏圃堂詩 [南北·蕭衍]登北顧樓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如炎詩 [南北·蕭衍]十喻詩 干闥婆詩 [南北·蕭衍]戲作詩 [南北·蕭衍]七夕詩 [南北·蕭衍]擬青青河畔草 [南北·蕭衍]閶闔篇 [南北·蕭衍]莫愁歌 [清·乾隆]梁武帝 [南北·蕭衍]藉田詩 [南北·蕭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 [南北·蕭衍]代蘇屬國婦詩 [南北·蕭衍]擬明月照高樓 [南北·蕭衍]河中之水歌 [南北·蕭衍]上云樂 鳳臺曲 [南北·蕭衍]清暑殿効柏梁體 [南北·蕭衍]直石頭詩 [南北·蕭衍]會三教詩 [南北·蕭衍]搗衣詩 [南北·蕭衍]長安有狹邪行。
八、梁武帝蕭衍都有哪些詩詞
蕭衍任雍州刺史駐居襄陽時,就非常喜好當地的民歌,他的許多擬樂府詩,如《芳樹》、《有所思》、《臨高臺》等,便是在此時創作出來的。
即使在稱帝以后,蕭衍對樂府詩的興趣也仍然不減當年。在天監十一年(512年),他親自動手改西曲(南朝樂府民歌分為吳歌和西曲兩大部分。
前者產生于建康周圍,此地相襲稱為吳地,故其民間歌曲稱為吳歌;后者產生于江、漢流域的荊、郢、樊、鄧幾個主要地區,是南朝西部軍事重鎮和經濟文化中心,故其民間歌曲稱為西曲),制《江南上云樂》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見其愛好沉迷的程度。 和樂府民歌一樣,蕭衍的樂府擬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為詠唱對象。
他的大多數詩作都是描摹女子對愛情的殷盼,為離別相思所苦的情態,感情纏綿,風格綺麗,語言平易,具有濃郁的江南民歌風味。如“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
君志固有在,妾驅乃無依。”(《子夜四時歌。
冬歌》);“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
(《襄陽蹋銅蹄歌》)等。鄭振鐸先生認為,“蕭衍新樂府辭最為嬌艷可愛”。
此話確有一定的道理。
九、誰能給我《有所思》 (蕭衍做的那首)的全詩啊
蕭統《有所思》詩意賞析 蕭統,南朝梁時文學家、詩人。
梁武帝蕭衍長子,世稱“昭明太子”。在其封地石城縣(今池州市貴池區),遙望都城,思念摯友,逐寫下《有所思》詩一首:公子無于隔。
乃在天一方。 望望江山阻。
悠悠道路長。 別前秋葉落。
別后春花芳。 雷嘆一聲響。
雨淚忽成行。 悵望情無極。
傾心還自傷。 《有所思》為漢時軍樂短簫鐃歌(又曰漢鐃歌、鼓吹曲)曲名之一。
據《晉書·樂志》記載,漢短簫鐃歌有二十二曲,俱錄曲名,名曰“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雍離、戰城南、巫山高、將進酒、君馬黃、上陵、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芳樹、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留、務成、玄云、黃爵行、釣竿”,均為軍樂曲名。“列于鼓吹.多序戰陣之事”。
今存曲辭一十八首,其辭亡者有上列最后四曲。歷代詩人借題發揮,以漢鐃歌歌名命題為詩者代有其人。
如以《將進酒》為題作詩者有蕭統、李白、元稹、李賀等等。以《有所思》為題作詩者有蕭統、謝朓、沈約、沈全期、孟郊、李白、韋應物等等。
“古詞言:‘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聞君有他心,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已往,勿復相思而與君絕’也。”
(唐·吳兢《樂府解題》)解釋了“有所思”的出處。《有所思》是蕭統為遠方摯友“公子”而作,以此寄托思念之情。
大意為: 公子(與我)相隔甚遠,各在天邊。 一再瞻望,卻江山阻隔,遙遠長途,卻岐路重重。
別前是秋葉凋零,別后卻春花芬芳。 (怎么不叫人)嘆息如雷鳴,淚流如雨注。
滿懷惆悵思念無窮盡,伸頸遠望心情更悲愴。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朋友情真意切的思念,所用夸張手法令人叫絕。
“雷嘆”語出漢· 王逸《九思· 疾世》:“吒增嘆兮如雷。”可謂用典自如,恰如其分,襯托得當,真實感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