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凄涼的詩句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不枉東風吹淚客,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 愁字了得!
還有蘇東坡的,這首是悼念他的亡妻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這兩句都極為凄涼.
我還很喜歡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另外還有黛玉葬花詞中的: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二、形容悲涼的詩句有哪些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秋風引》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棄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元·黃庚《江村即事》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三、比較悲涼的感情詩如題
陸游的《釵頭鳳》 : 紅穌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譯文: 你柔軟光滑細膩的手,捧出黃封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墻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么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滿杯酒像是一懷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滿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靜空曠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琬的和: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注釋】: 注:唐琬,原是陸游的妻子,后因陸母反對而分開.陸游獨游沈園,無意中遇到唐琬和她的丈夫趙士程,不由感慨萬分,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一詞.唐琬看后,失聲痛哭,回家后也寫下了這一首《釵頭鳳》,不久就郁郁而終了.他們二人大概是“有緣無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紅酥手:形容女性手的柔軟光滑細膩 【翻譯】: 世情輕薄,人情可惡,黃昏中下著雨, 打落片片桃花. 晨風干燥,吹拂面龐,淚痕卻猶殘留.我喃喃自語地獨倚斜欄,想用箋紙寫下心事寄給你.卻是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人事皆非,身染重病的我常覺得自己像秋千的繩索那般晃蕩無憑.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生起寒意,夜已經快過去了.怕人詢問, 我忍住淚水, 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幸苦傷心地瞞!瞞!瞞!。
四、【形容秋雨凄涼的詩詞有哪些
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續.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五、誰給介紹幾首悲涼壯闊的詩句啊
杜甫的詩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和李白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江岸的原野與天際的稀星互成動勢,原野因星垂而寥闊,稀星因野闊而低垂.「星垂」,一馬平川,無遮無掩,地闊星低;「月涌」,月隨波涌,目隨浪走,大江奔流.這兩句大筆勾勒,造出一種雄渾浩闊,但又寂寞空曠的意境,真有「涵蓋干坤」(宗白華語)的大氣象.如此宏闊奇麗的意境與詩人的情意有何關系呢?其實,這兒運用了以壯景樂景反襯悲苦之情的筆法.燦爛的星空、遼闊的原野和洶涌的江流,反襯出詩人的渺小和悲苦,甚至還有幾分蒼涼和恐懼.因此,杜甫這兩句寫長江奔流的名句壯闊之中見沉郁,雄渾之外顯悲涼.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也有寫長江的名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和杜甫停舟細視不同,李白是飛舟瞥視,因此,才有一種自由奔放,神彩飛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