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形容“志同道合”的詩句有哪些
1、結交無慮三十年,道同志合難其全 [宋] 馬先覺 《送昆山丞謝子潚解官還朝》 2、琴劍前時為我來,志同道合味悠哉 [宋] 趙汝騰 《寄六湖陳如晦》 3、由來道同志易合,顧人謂我此可交。
[宋] 王令 《寄王正叔》 4、道同氣合志相感,雖曠百世如同僚。 [明] 高得旸 《錢舜舉寒林七賢圖》 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 劉禹錫《陋室銘》 擴展資料:志同道合,成語,作謂語、定語,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人們不分男女、不論貧富、不講強弱,大家懷著共同的理想,為了共同的事業,朝著共同的目標,攜手并肩,以期獲得成功,有所成就。
二、關于形容志同道合的詩句有哪些
知音者誠希 唐代: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絕句送巨山 宋代:劉子翚
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臨行與故游夜別 南北朝:何遜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
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難著 一作: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三、關于志同道合,合作愉快的句子有哪些
1.志同而氣合。 ——唐代文學家 韓愈 《徐泗毫三州節度掌書記廳石記》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代文學家 劉禹錫 志同道合名言
3.要把同道的人當作朋友,而不必把同利的人當作朋友。 ——臺灣作家 羅蘭
4.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長久地爭吵;他們總會重新言好的。 ——德國劇作家、詩人、思想家 歌德
5.和太強的人在一起,我會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交朋友不是讓我們用眼睛去挑選那十全十美的,而是讓我們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
關于合作的語句兄弟兄弟一心,齊力斷金
1再大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組成;在廣闊的平原也是由一顆顆小草組成;再高的樓也是由一塊塊磚砌成;再強大的集體也是由,一個個成員組成!
2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
3團結就是力量 4團結產生力量,凝聚誕生希望
4砂子雖然渺小,但又是偉大的,它和同伴團結一起,為人們鋪起了無數大路,筑起了無數樓房。
5當繩子在夸耀自己的力量的時候,請不要忘了凝聚在身上的每一根細線
6 團結就是力量-------一首軍歌
7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鋒
8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 —— 王杰
9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 雷鋒
四、關于形容志同道合的詩句有哪些
知音者誠希 唐代:韓愈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絕句送巨山 宋代:劉子翚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臨行與故游夜別 南北朝:何遜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
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難著 一作: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羞 通:饈;直 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五、描寫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愁苦的詩句
1、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2、杜甫 夢李白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3、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4、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六、古時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沒有詩句、典故最好是詞語的
1、《絕句送巨山》
宋代:劉子翚
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譯文:兩年來,您托身借居在這福建山中的廟里,如今忽然轉念,要離開這兒,前往浙江。明月不知您已經離去,深夜還是悄悄地照進您書房的小窗。
2、《臨行與故游夜別》
南北朝:何遜
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
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譯文:多年交游彼此相親相隨,辭別眾友心中若有所失。此行遠去有如東瀉之水,水既東流哪有西歸之日。無情苦雨徹夜滴瀝空階,拂曉時分燈光暗照離室。相對而悲各自停杯罷飲,未知何日有談心促膝時。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5、《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七、古時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沒有詩句,典故
1、典故: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譯文: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對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尋找各種機會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預,曹丕才沒有把弟弟置于死地。曹植苦于無用武之地,他上書說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呂尚當屠夫釣叟,他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湯和周文王,輔佐他們成大業。
2、《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四章:"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3、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是一部話本作品,作品講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收錄在《警世通言》中。故事講了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鐘子期,鐘子期感嘆俞伯牙的音樂“巍巍乎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鐘子期死后,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作品通俗易懂,在當時很受聽客的喜歡,它已成為中國古代話本的典范之一。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
基本解釋: 道:途徑。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志同道合,成語,作謂語、定語,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與"門當戶對"的道理相似。宋代陳亮的《與呂伯恭正字書》之二中說:"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類。"可見,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們不分男女、不論貧富、不講強弱,大家懷著共同的理想,為了共同的事業,朝著共同的目標,攜手并肩,以期獲得成功,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