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壯士出征”的詩有哪些
2、《題翠巖寺 》 宋 岳飛
秋風江上駐王師,暫向云山躡翠微。
忠義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鎮邊圻。
山林嘯聚何勞取,沙漠群兇定破機。
行復三關迎二圣,金酋席卷盡擒歸!
2、《少年行 》唐 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3、《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 唐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4、《甲午江行 》 南宋 毛珝
百川無敵大江流,不與人間說舊仇。
殘壘自緣他國廢,諸公空負百年憂。
邊寒戰馬全裝鐵,波瀾征船半起樓。
一舉盡收關洛舊,不知消得幾分愁?
5、《出塞曲》 南宋 張琰
腰間插雄劍,中夜龍虎吼。
平明登前途,萬里不回首。
男兒當野死,豈為印如斗。
忠誠表壯節,燦爛千古后。
二、描寫壯士出征,英雄歸來的詩有哪些
題翠巖寺 宋 岳飛秋風江上駐王師,暫向云山躡翠微。
忠義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鎮邊圻。山林嘯聚何勞取,沙漠群兇定破機。
行復三關迎二圣,金酋席卷盡擒歸! 少年行 唐 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 唐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甲午江行 南宋 毛珝 百川無敵大江流,不與人間說舊仇。
殘壘自緣他國廢,諸公空負百年憂。邊寒戰馬全裝鐵,波瀾征船半起樓。
一舉盡收關洛舊,不知消得幾分愁? 出塞曲 南宋 張琰腰間插雄劍,中夜龍虎吼。平明登前途,萬里不回首。
男兒當野死,豈為印如斗。忠誠表壯節,燦爛千古后。
送熊飛將軍赴丞相麾下 李春叟 南宋龍泉出匣鬼神驚,獵獵霜風送客程。白發垂堂千里別,丹心報國一身輕。
劃開云路沖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馬革裹尸真壯士,陽關莫作斷腸聲。
邊中送別 袁崇煥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登金山遙祭孝陵 明 張名振十年橫海一孤臣, 佳氣鐘山望里真。
鶉首義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閩。王師桴鼓心肝噎,父老壺漿涕淚親。
南望孝陵兵縞素,會看大纛祃龍津!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鄭成功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斷,不信中原不姓朱。少年行 王維 唐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舟師 明 俞大猷倚劍東冥勢獨雄,扶桑今在指揮中。
島頭云霧須臾盡,天外旌旗上下沖。隊火光搖河漢影,歌聲氣壓虬龍宮。
夕陽景里歸蓬近,背水陣奇戰士功。復臺 成功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三、壯士出征中有一句詩問一下
詩歌內容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詩歌大意
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壯士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史書上說,高漸離擊筑,荊軻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唱得太悲壯了,以至于聽者嗔目,發盡上指。 一段唱畢,只聽見荊軻仰頭長嘆一聲,天空中居然出現一道七彩虹。高漸離趁勢變了一個調,樂音顯得更為激昂,荊軻繼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徹底地感動了,跪在地上向荊軻敬了一杯酒。
出自詩歌《易水歌》;古歌名。《戰國策·燕策三》載,荊軻將為燕太子丹往刺秦王,丹在易水(今河北易縣境)邊為他餞行。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后人稱為《易水歌》。
四、表示出征的詩句
表示出征的詩句: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翻譯:曠野云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
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翻譯: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三》翻譯:在荒涼的沙漠里,戰斗繁多,將士身經百戰,連身上的鐵盔鐵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邊患還沒有肅清,就決不解甲還鄉。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賽》翻譯: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但是離家萬里的士卒卻沒能回還。如果有像李廣這樣驍勇善戰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詩歌《易水歌》翻譯: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的很冷,壯士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 《出塞》翻譯: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
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
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翻譯: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翻譯: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許渾《塞下曲·夜戰桑乾北》翻譯:戰士們在桑干北這里連夜大戰,戰爭結束只有一半人回來.在家的妻子早上收到訊息,猶不知丈夫的死訊,還把自己織的御寒的衣服寄往遠方。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里繡旗紅。
淡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酒闌揮淚向悲風。——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翻譯:秋日天空明凈,遠水蘸著長空,軍營里紅旗飄揚,不時傳來馬鞭聲陣陣。
遠處淡煙籠著衰草,秋色在若有若無之中。萬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東門的城樓上借一杯濁酒澆愁。
酒后揮淚灑向悲涼的秋風中。“出征”基本信息:【基本解釋】 外出征戰 【詳細解釋】1. 出外作戰。
《易·離》:“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丑,無咎。”《后漢書·劉玄傳》:“諸將出征,各自專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
《隋書·李密傳》:“今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地去幽州,懸隔千里。”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料民者,將本地戶口,按籍查閱,觀其人數之多少,車馬粟芻之饒乏,好做準備,征調出征。”
清昭梿《嘯亭雜錄·寵待大臣》:“后公出征西域,上特命其子濬送至玉門關以慰之。”巴金《死去的太陽》:“這些人似乎在歡送兩個戰士出征,要他們帶回來勝利,從壓迫中救出他們。”
1983年《袁家山簡介》:“袁家山,又名呂祖廟、小蓬萊。……據傳,明天啟日本侵占琉球群島,明皇帝派兵部尚書袁可立出征,船行至大海中間,風浪大作。”
2.打架。《童年絮味》:“我屢屢替她出征,大多告捷。”
《易·離》:"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丑,無咎。"《后漢書·劉玄傳》:"諸將出征,各自專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
"《隋書·李密傳》:"今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地去幽州,懸隔千里。"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料民者,將本地戶口,按籍查閱,觀其人數之多少,車馬粟芻之饒乏,好做準備,征調出征。
"清昭梿《嘯亭雜錄·寵待大臣》:"后公出征西域,上特命其子浚送至玉門關以慰之。"巴金《死去的太陽》:"這些人似乎在歡送兩個戰士出征,要他們帶回來勝利,從壓迫中救出他們。
"1983年《袁家山簡介》:"袁家山,又名呂祖廟、小蓬萊。……據傳,明天啟日本侵占琉球群島,明皇帝派兵部尚書袁可立出征,船行至大海中間,風浪大作。
" 【同名書籍】 《出征》作 者:(法)謝閣蘭,李金佳 譯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ISBN: 9787545802436 【內容簡介】 本書是“謝閣蘭文集”之《出征(真國之旅)》,具體內容包括《因為我住在一間瓷室當中》《我終于來到化境之端》《浴于滾滾洪流中》《馱夫》《前頭的世界和后頭的世界》等。【作者簡介】 維克多·謝閣蘭(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國詩人、作家、學者,生于布列塔尼,早年學醫并終生以此為業,但其志趣卻在文藝和哲學方面。
他所處時代的歐洲文壇,象征主義之象牙塔令人窒息,于是謝閣蘭利用自己海軍醫生的身份開始了尋找“異域。
五、壯士出征中高登榜吟的贊美詞
易水蕭蕭江水寒,狀士一去不復返。
拼死但憑三尺劍,深情唯有負紅顏!不知道是誰的詩 可能是自己編的吧?不過有原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座有佳人兮,珠淚偷彈,濯我青鋒兮,劍光寒。劍光寒兮,易水波瀾,易水莫停兮,送我源關,關山遙兮,悵望云天,獨夫虐兮,生靈涂炭,攜我長鋏兮,渡彼關山,梟彼獨夫兮,解民倒懸,蒼天不佑兮,豎子何膽寒,時不我待兮。
圖窮匕現。擊雖不中兮,獨夫喪膽,壯士之血碧兮,濺彼朱欄,壯士之英魂兮,青史璀璨,風蕭蕭兮,易水猶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思壯士兮,我淚闌干。
六、壯士出征中高登榜吟的贊美詞
易水蕭蕭江水寒,狀士一去不復返。拼死但憑三尺劍,深情唯有負紅顏!
不知道是誰的詩 可能是自己編的吧?
不過有原詩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座有佳人兮,珠淚偷彈,濯我青鋒兮,劍光寒。劍光寒兮,易水波瀾,易水莫停兮,送我源關,關山遙兮,悵望云天,獨夫虐兮,生靈涂炭,攜我長鋏兮,渡彼關山,梟彼獨夫兮,解民倒懸,蒼天不佑兮,豎子何膽寒,時不我待兮。圖窮匕現。擊雖不中兮,獨夫喪膽,壯士之血碧兮,濺彼朱欄,壯士之英魂兮,青史璀璨,風蕭蕭兮,易水猶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思壯士兮,我淚闌干
七、寫出將軍出征之豪邁的詩句是什么
1、《從軍行七首》[唐]王昌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解析釋義:黃沙萬里,頻繁的戰斗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2、《從軍行》其二[唐]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解析釋義: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
突進營壘,射殺呼延大將,獨自率領殘兵千騎而歸。 3、《滿江紅·怒發沖冠》[宋]岳飛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⒀,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解析釋義: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著一輛輛戰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
壯志同仇餓吃敵軍的肉,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我要從頭徹底地收復舊日河山,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4、《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解析釋義: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但是離家萬里的士卒卻沒能回還。如果有像李廣這樣驍勇善戰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5、《出塞》[民國]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解析釋義:倡戰斗歌應該唱凱旋歌,只有戰斗勝利了,踏著凱歌勝利回來,才是最光彩的事。我立下誓言,決心沖出玉門關去,把入侵的敵人全部消滅干凈。
愛國的熱血好男兒,只知道在戰場上為國捐軀。萬一我在戰斗中犧牲了,也不必用馬皮把我的尸體包裹著回來。
八、形容“壯士”的詩詞有哪些
唐駱賓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宋王安石《疊題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唐陸龜蒙《別離》: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唐李白《結襪子》: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唐孟遲《壯士吟》:壯士何曾悲,悲即無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淚先垂。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
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孟遲(約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遲之,(全唐詩云:一作升之;文獻通考作孟達。字叔之)唐朝平昌人。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詩名,尤工絕句。
與顧非熊甚相得,于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舉進士第。亦與杜牧友善,遲至池州,牧作詩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