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有那些詩人寫過關于望夫石的詩詞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律
【內容】:--------------------
仿佛古容儀,含愁帶曙輝。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寂然芳靄內,猶若待夫歸。
望夫石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劉方平
【體裁】:五絕
【內容】:--------------------
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孟郊
【體裁】:雜言
【內容】:--------------------
望夫石,夫不來兮江水碧。
行人悠悠朝與暮,千年萬年色如故。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嚴郾
【體裁】:七律
【內容】:--------------------
何代提戈去不還,獨留形影白云間。
肌膚銷盡雪霜色,羅綺點成苔蘚斑。
江燕不能傳遠信,野花空解妒愁顏。
近來豈少征人婦,笑采蘼蕪上北山。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唐彥謙
【體裁】:五律
【內容】:--------------------
江上見危磯,人形立翠微。妾來終日望,夫去幾時歸。
明月空懸鏡,蒼苔漫補衣。可憐雙淚眼,千古斷斜暉。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武元衡
【體裁】:五古
【內容】:--------------------
佳名望夫處,苔蘚封孤石。萬里水連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夜啼江樹白。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內容】:--------------------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標題】:望夫石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內容】:--------------------
云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標題】:望夫石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送君遠戍交河北,男兒自以身許國。
不能彎弓騎惡馬,欲隨君去何由得?登山矯首西北云,形容雖變心猶存。
月明夜夜照淚痕,鐵心石腸輸與君!
【標題】: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王建
【體裁】:七古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二、(2015年江蘇泰州市中考)閱讀下面兩首詩歌望夫石王建望夫處,江悠
(1)只似當時初望時 (2)全詩緊扣題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見,詩意也推進了三層。一、二句從“望夫石”的傳說入題,是第一層,“終日”即從早到晚,又含日復一日時間久遠之意。
可見“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來已是幾千載”比“終日望夫”意思更進一層。
望夫石守候山頭,風雨不動,幾千年如一日。──這大大突出了那苦戀的執著。
“望夫”的題意至此似已淋漓盡致。殊不知在寫“幾千載”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現“初望”二字。
這出乎意外,又盡情入妙。因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寫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現了相思之情的真摯、深切和久遠。
這里“望”字第三次出現,把詩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層次上有遞進關系,但通過“已是”與“只似”虛詞的呼應,又有一氣呵成之感。
(3)B。
三、古代詩詞中望夫石一詞的起源是什么
望夫山古跡名。
各地多有。均屬民間傳說,出于一 源,大同小異。
據南朝?宋?劉義慶 《幽明錄》云,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傳說,昔有貞婦,其夫從役, 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
又據北魏?郵道元《水 經注》卷十《濁漳水》載,漳水一帶有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佇立山上, 遠懷征人。后用“望夫石”、“望夫山”以喻指思婦之忠于愛情。
唐?李 白《別內赴征三首》之一:“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唐?李 紳《過荊門》:“惆悵忠貞徒自持,誰祭山頭望夫石。”
四、描寫石的詩句
《蓮石》【唐】白居易
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望夫石》【唐】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望夫石》【唐】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幽徑石》【唐】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從來不可轉,今日為人留.
《望夫石》【宋】王安石
云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五、摘抄十句有關石的詩句
《塞下曲》【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蓮石》
【唐】白居易
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寄山友長孫棲嶠》
【唐】賈島
此時氣蕭颯,琴院可應關。
鶴似君無事,風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間。
有徑連高頂,心期相與還。
《望夫石》
【唐】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幽徑石》
【唐】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從來不可轉,今日為人留。
《三生石》 【明】袁宏道
此石當襟尚可捫,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風不改疑圓澤,素質難雕信李源。
驅入煙中身是幻,歌從川上語無痕。
兩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人有一輩苦已多,怎堪三生為踐約!
三生石前問一聲,人間哪里修正果!
《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六、帶石的詩句有哪些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嘲頑石詩
女媧煉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
幻來新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
堪嘆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無非公子與紅妝。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山石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愿。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