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斤字的成語
斤斤計較
半斤八兩
分斤撥兩
秤斤注兩
掂斤播兩
分斤掰兩
斤斤自守
運斤成風
斤車御史
斤斤較量
斤斤自守
搬斤播兩
半斤八面
稱斤掂兩
稱斤約兩
掂斤播兩
掂斤估兩
掂斤抹兩
顛斤播兩
短斤缺兩
分斤掰兩
分斤撥兩
分斤較兩
彈斤估兩
拈斤播兩
魯斤燕削
沒斤沒兩
弄斤操斧
千斤重擔
缺斤短兩
宋斤魯削
運斤成風
運斤如風
爭斤論兩
不露斤斧
郢人斤斧
郢人斤斫
鼻堊揮斤
大匠運斤
匠石運斤
郢匠揮斤
二、說出有“斤”字的成語~~
郢匠揮斤——《莊子·徐無鬼》載,匠石揮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傷其人。
后因以“郢匠揮斤”比喻純熟、高超的技藝。運斤成風——謂揮斧成風聲。
形容技術的高妙。半斤八兩——八兩:即半斤。
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斤斤計較——斤斤:形容明察,引伸為瑣碎細小。指對無關緊要的事過分計較。
魯斤燕削——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量不會優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條件限制,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
弄斤操斧——拿斧頭砍東西。引申指對作品的雕琢。
秤砣雖小壓千斤——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鼻堊揮斤——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比喻指正錯誤。
秤斤注兩——形容斤斤計較,顧小不顧大。掂斤播兩——掂、播:托在掌上試輕重。
比喻在小事情上過分計較。分斤掰兩——比喻過分計較。
斤斤自守——謹小慎微,自求無過。彈斤估兩——形容掂量輕重。
三、一張紙上寫著斤的成語
紙上談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解釋】在紙面上談論打仗。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
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饑【反義詞】埋頭苦干、腳踏實地【例句】人們十分討厭那些只會~;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