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雪夜的詩句有哪些
1、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____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譯文: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____杜甫《絕句》
譯文: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3、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____白居易《夜雪》
譯文: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4、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譯文:我也吹滅油燈準備入睡,但燈滅后卻發現房間更亮了,原來因為夜空正高懸明月,大地又撒滿白雪,明亮的圓月與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間顯得比吹燈前還要明亮。
5、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____杜甫《閣夜》
譯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6、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____陸游《除夜雪》
譯文: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7、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____白居易《賣炭翁》
譯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8、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____王逸《九思》
譯文:寒冬臘月夜漫長,天上落雪暗無光。
9、凍云宵遍嶺,素雪曉凝華。____李世民《望雪》
譯文:冷的天氣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凍住了,潔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10、夜雪初霽,薺麥彌望。____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譯文: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
二、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的詩句求有關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的詩句各3句
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朝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朝 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唐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朝 杜甫:《春夜喜雨》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朝 杜甫:《春望》 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朝 龔自珍:《己亥雜詩》 夏: 1.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唐朝 李商隱:《晚晴》 2.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朝 杜甫:《夏夜嘆》 3.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唐朝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4.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唐朝 杜甫:《江村》 5.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北宋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東漢/三國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唐朝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唐朝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朝 杜甫:《絕句》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唐朝 劉禹錫:《秋詞》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唐朝 杜牧:《秋夕》 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唐朝 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東晉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南宋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現代 陳毅:《梅》 5.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朝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6.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唐朝 杜甫:《小至》 風: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朝 白居易《草》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朝 杜甫《春夜喜雨》 3、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唐朝 李白《關山月》 4、春風不相識,何時入羅幃。
唐朝 李白《春思》 5、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唐朝 杜甫《登高》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朝 王之煥《出塞》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朝 李白《清平調》 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朝 李白《贈汪倫》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朝 王維《鳥鳴澗》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朝 孟浩然《過故人莊》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北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南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雪: 1、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南關馬不前。
唐朝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南關馬不前。
唐朝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朝 王維《觀獵》 4、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朝 盧綸《塞下曲》 5、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朝 柳宗元《江雪》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唐朝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朝 杜甫《絕句》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朝 李白《行路難》其一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朝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朝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朝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唐朝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朝 李白:《月下獨酌》 6、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唐朝 王維:《竹里館》 7、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朝 王維:《鳥鳴澗》。
三、有關雪夜的詩句 古詩
1、樓船夜雪瓜州渡
宋
陸游
《書憤》
2、雪窗休記夜來寒
宋
晏幾道
《玉樓春》
3、夜雪初霽
宋
姜夔
《揚州慢·淳熙丙申正日》
4、夜雪初積
宋
姜夔
《鷓鴣天·辛亥之冬》
5、夜深知雪重
唐
白居易
《夜雪》
6、夜來城外一尺雪
唐
白居易
《賣炭翁》
7、夜雪卷書帷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8、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花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宋
歐陽修
《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
9、南雁依稀回側陣雪霽墻陰偏覺蘭芽嫩中夜夢余消酒困爐香卷穗燈生暈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歡未免縈方寸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
宋
晏殊
《蝶戀花·南雁依稀回側陣》
10、雪窗休記夜來寒
宋
晏幾道
《玉樓春》
11、常記東樓夜雪
宋
晏幾道
《六么令·日高春睡》
12、夜來深雪前村路
宋
晁端禮
《水龍吟·夜來深雪前村路》
13、夜霜如雪
宋
晁補之
《滿江紅·月上西窗》
14、夜來急雪繞東堂
宋
葉夢得
《臨江仙·夢里江南渾不記》
15、夜來聽雪曉來看
宋
朱敦儒
《朝中措·夜來聽雪曉來看》
16、一夜不知兩鬢、雪霜侵
宋
向子諲
《虞美人·倚窗人似鶯藏柳》
17、雪艷江天夜
宋
張元干
《卜算子·芳信著寒梢》
18、雪月交輝清夜
宋
曾覿
《西江月·煥爛蓮燈高下》
19、雪林一夜收寒了
宋
范成大
《菩薩蠻·雪林一夜收寒了》
20、一夜頭如雪
宋
辛棄疾
《生查子》
四、關于雪夜的詩句古詩
夜雪
作者: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五、形容雪夜的詩句
1、《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2、《賣炭翁》
唐代: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3、《除夜有懷》
唐代: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譯文: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5、《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六、描寫雪夜的詩句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夜雪》【內容】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賞析】: 在大自然眾多的產兒中,雪可謂得天獨厚。
她以潔白晶瑩的天賦麗質,裝點關山的神奇本領,贏得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的贊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顯得那么平凡,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現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是一朵別具風采的小花。
這首詩新穎別致,首要在立意不俗。詠雪詩寫夜雪的不多,這與雪本身的特點有關。
雪無聲無嗅,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然而,樂于創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為生活經驗證明:初落雪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空氣中的嚴寒。這里已感衾冷,可見落雪已多時。
不僅“冷”是寫雪,“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于“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
“復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
以上全用側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里仍用側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
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已。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托出“重”字,別有情致。
“折竹聲”于“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由于詩人是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才使得這首《夜雪》別具一格,詩意含蓄,韻味悠長。
全詩詩境平易,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格。
七、古詩雪夜的詩句
次韻黃仲則感舊四首 其四 近現代:張文勝 說著梅心便憮然,寒香千樹總成煙。
難圖雪夜山中醉,好向長安市上眠。 玉粒桂薪一廛客,憂生傷世二毛年。
明珠徑寸珍懷抱,魂墮鐵圍休自憐。 丁亥歲杪聞家鄉大雪 近現代:張月宇 三千路阻倍傷神,羈客謀粱泊海瀕。
夢繞云山登岵屺,心慚菽水奉萱椿。 樽前每負丁寧意,嶺外何安寤寐身。
遙想年終風雪夜,倚閭村落盼歸人。 文廟路小酌有狗肉鍋仔戲成一律 近現代:王引 久疏仗義屠沽輩,敢覓仙人辟谷方?香肉已應驚佛老,俗身料未列門墻。
世堪白眼姑同醉,酒少青梅肯自嘗。可惜不當風雪夜,灰紅旋撥破鐺旁。
蕭齋 近現代:蕭勞 僦屋名齋寄此身,一年風物易新陳。花時燒燭馀今我,雪夜攤書對古人。
欹枕難成千里夢,巡檐獨折一枝春。亂離衰朽朋交盡,剩與乾坤作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