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塞外的古詩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4、《出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6、《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7、《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塞上聽吹笛》【唐】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9、《漁家傲·塞下秋來》【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0、《塞下曲·其二》【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二、塞外的詩句
1、《涼州詞二首·其二》——唐代王翰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譯文:關內此時應該已是暮春時節,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風凜冽、塵沙滿天,冷酷嚴寒。夜晚聽著凄涼的胡笳曲《折楊柳》,讓人的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代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譯文: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烤好的牛肉分給部下,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3、《玉蝴蝶·秋風凄切傷離》——唐代溫庭筠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譯文:凄凄切切的秋風已吹起,天氣轉涼了,遠游的人兒還沒有歸來,不禁叫人牽腸掛肚,增添離別的感傷。現在塞外應該是衰草遍野,滿目枯黃了吧,而飛往江南的北雁還遲遲未到。
4、《從軍行》——南北朝盧思道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譯文: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心如飄雪隨夫遠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別離后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
5、《飲馬長城窟行》——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譯文:塞外悲涼的風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經凍結,廣袤的沙漠上,沙丘連綿不斷,陰山之下千萬里全都落滿了白雪。將士們戍邊在那遠遠地高高的烽火臺上,一層一層的山巒引領向上顯出了高高的氣節,眾多的戰旗被長風吹卷這,將士們在哪長城低下飲馬也不停歇。
三、邊塞詩大全
楊廣《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高適《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 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李益《塞下曲》 蕃州部落能結束, 朝暮馳獵黃河曲。 燕歌未斷塞鴻飛, 牧馬群嘶邊草綠。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邊塞風光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 長城界限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戍斷無煙。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邊塞詩配畫,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燕歌行 (唐)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從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上,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生死, 美人帳下猶歌舞。 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代出自薊北門行 (南朝宋)鮑照 烽火入咸陽。 征騎屯廣武, 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 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 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 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 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 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猬, 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 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 身死為國殤。
關山月 (南朝梁)徐陵 關山三五月, 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 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疎勒, 云陣上祁連。 戰氣今如此, 從軍復幾年。
四、【塞外生活的古詩】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戍斷無煙.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營州歌 營州少年厭原野, 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 胡兒十歲能騎馬. 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從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上,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生死, 美人帳下猶歌舞.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范仲淹《漁家傲》 黃河遠上白云間,孤城一片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 涼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塞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五、【關于邊塞的詩句】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營州歌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從軍行 王昌齡。
六、描寫塞外景象的詩句
古 從 軍 行李頎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從 軍 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關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塞下曲六首(選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望 薊 門祖 詠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嚴 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夜上受降城聞笛李 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塞 下 曲(二首)盧 綸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征 人 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雁門太守行李 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隴 西 行陳 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己 亥 歲曹 松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七、描寫塞北風光的詩句如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早低見牛羊.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賺太薄.將軍雙手凍得拉不開角弓,都護的鐵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硬了風也無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馬蹄印跡. [題解] -------------------------------------------------------------------------------- 這是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 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八、邊塞詩的特點是(),().
邊塞詩,以歌詠邊塞風光為主,充份顯現了戰爭的狀況,與男兒的豪情壯志.邊塞詩興盛於唐代,與田園詩恰成對比.其興起的原因,由於唐代國力強大,不斷拓展疆域,許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時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視為求取功名的新途徑.而塞外的風光迥異,黃沙、孤城、衰草、胡塵、羌笛、邊月,種種新的生活經驗與不同的視野,刺激了寫詩的靈感.其中主要的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王翰等.以岑參、高適為最著名,故又稱岑高詩派.邊塞詩派的特色,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一、在詩的風格上,奔放雄偉,慷慨激昂,以氣象雄渾見長.二、在詩的體裁形式上,以七言歌行為主,也有若干七言絕句,因為七言詩句法多變化,適足以顯現慷慨雄渾之氣.三、在詩的題材內容上,以邊塞景色與戰爭場面為主.描寫的景觀有狂風、酷熱、嚴寒、冰雪、大沙漠、慘烈悲壯的戰役、異國情調的胡樂等.人物多為都護、將軍、單于、胡姬、征人、胡兒.地名則有天山、陰山、瀚海、輪臺、疏勒等.四、作者均富有浪漫進取的精神,人生觀積極而樂觀.因此詩中充滿了激情和豪興,顯示出充沛的愛國情感.固然也有反映戰爭殘酷、黯然思鄉的一面,更洋溢著馬革裹屍、立功沙塞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