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月亮的詩句
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 答:唐·王維: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晉·陶淵明: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宋·晏幾道: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唐·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唐·張若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蕭詩: 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
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清·張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
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鉅: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宋·蘇軾: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孟浩然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不少于五句 。
二、有關月亮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太多太多了! 詠月最綺麗當屬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首樂府詩在古文學中評價很高,全詩共13個月字,被譽為描寫月亮的化腐朽為神奇之作。
全篇詩情隨著月輪的升落而起伏曲折,詩中寫游子思婦之情也處處用月色來烘托,月光觸處生輝,給全詩籠罩上一層空明而迷幻的色調,創造出一個美麗幽邃澄清渺遠的迷人意境。 如:江海潮生,月隨潮生,水光月色,交相輝映,萬里春江一片空明境界,壯麗雄偉,令人神往。
“月照”“空里”兩句用兩個喻象表現月光的皎潔、明亮、柔和、細膩十分貼切,“汀上”句通過白沙的看不見來表現月色的潔白尤為奇妙 。
三、有哪些關于月亮的詩句
⒈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無名氏《孟冬寒氣至》) ⒉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⒊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庾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⒋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何遜《與胡興安夜別》) ⒌野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江總《秋日登廣州城南樓》) ⒍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陳子昂《秋夜別友人》) 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⒏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
(元稹《月》) ⒐玉輪臥兔初升魄,鐵網珊瑚未有枝。(李商隱《碧城》) ⒑汗浸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⒒昨夜風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曲》) ⒓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處涌冰輪。
(蘇軾《宿九仙山》) ⒔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李賀《南園》) ⒕指點南樓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白居易《三月三日》) ⒖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⒗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⒘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⒙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祖詠《過鄭曲》) ⒚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⒛火云洗月露,絕壁上朝暾(杜甫《貽華陽柳少府》) 21東西生日月,晝夜如轉珠(元稹《苦雨》) 22明月出天山,滄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24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李白《寄韋南凌冰》) 25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李白《憶東山》) ………還有很多。
四、關于古詩詞中月亮的問題
詠月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說是古代詩人最偏愛的一個意象。
古詩中的“月”表現為以下幾種象征:首先是象征團圓,以月圓比喻人的團圓,以月缺比喻人的離別,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鄉,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第三是把月亮當成美好的象征,愛的象征,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瀲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按照聞一多的解釋,這里的“月”代表的是愛心的傳遞;第四是把月亮作為純潔無暇、沒有任何污染的象征,進而引申為晶瑩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純潔對應人心靈的純潔,比如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這里把月亮作為最美好、最純潔的象征。 古人還常常借月狀景,抒寫遼闊,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詠月的佳句,充滿了詩情畫意,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婦孺能誦。
古人何以對“月”情有獨鐘,趙教授認為,古人認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樣的,因此認為月可以超越空間,正所謂“天涯共此時”。所以無論是浪漫主義的、還是現實主義的詩人,無論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無論是詩還是詞,都喜歡借月托情。
面對同一輪明月,抒發的感情卻各不相同:有感嘆世事多艱、光陰易逝的;有排解懷才不遇、慨嘆宦海沉浮的;更有表達對理想的追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古代詩人中最擅長寫詠月詩的當屬李白,他一生中創作的與月有關的詩多達320余首,從少年時代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后來《將盡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及《月下獨酌》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將一生才情寄托與山水月色,寫出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佳句名篇。李白在《把酒問月》中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來表現“明月長在,人生如寄”的感慨。 中國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先人所創造的美好意境,為后人留下了心靈重游的廣闊空間。
趙教授說,中秋讀讀詠月詩,不僅是一種精神享受,對年輕人來說,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重溫和再認識。
五、關于月亮的問題,了解詩詞的進來看看
月亮在古典文學中的審美意義翻開古代詩詞的典籍,出現最多的一詞就是月亮的“月”。
足見月亮在古典文學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審美意義。
筆者歸納起來大致上有以下四點。(一)借月寄托思念之情:從表達方法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摹月下之景,借月渲染;一類是擬月為人,向月傾訴。
從思念的對象上說又可分為三類。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寫道: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該詩寫于李白聽聞摯友王昌齡被貶之時,李白借助與月亮的對話,向月亮傾訴自己的心聲,含蓄的表達了對朋友的憂慮和思念之情。
②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漢魏時期曹丕的《雜詩》中有“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的詩句。
到唐朝時借月表達思鄉之情已經屢見不鮮,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中的“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詩;再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有: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這一手法使月亮幾乎成了故鄉的代名詞,尤其是邊塞詩和羈旅詩中抒情主人公往往是望月思鄉的邊關戰士或是望月懷鄉的求仕游子。詩人或寓情于景或借景言志將思鄉之情寫到了極至。
③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先秦及漢魏晉時期開始借助月亮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如漢代古詩《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的詩句。
以后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如李清照的“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均是借月抒情的佳句。詩大多借月表達因戰亂等社會原因造成的離別之情和對父母、妻子、兒女的思念之苦。
(二)借月表現詩人的寂寞與孤獨。如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詩人在表現寂寞的時候主要是借助了對月亮的描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句欲擒故縱,將月和影子擬寫成人,更表現了與冷月相對,形影相吊的寂寞和孤獨。李端的《拜新月》一詩則是另一種滋味的寂寞。
該詩云: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雨人不聞,北風吹羅帶。
該詩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個女子對月傾訴的場景。古有拜月的習俗,此時月亮成了主人公唯一可以訴衷情的知己。
烘托了她的寂寞之感,但她因何心事重重,對月又訴說了些什么,留給人們無盡的想象,因此該詩透露出的是一種雋永的寂寞,含蓄而不哀傷。(三) 借月表達志向的高潔: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一句表達了“詩仙”想飛上九天攬明月的豪情壯志,這不僅是酒酣之時的興之所至,更是他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的真實流露。再如李白的《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寫道:金陵夜寂涼風發, 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云映水搖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 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解讀該詩可以從“謝玄暉”這一典故和月下之景入手。
“謝玄暉”指的是南齊詩人謝眺的字。詩人描繪的是一幅空靈潔凈的月夜之景:白云、城垣倒映在江中,清清的露水像垂珠似的從月光中滴灑下來,走進其中讓人身心滌蕩。
詩人借月下之景透露出自己喜愛潔白、仰慕謝眺、追慕高遠的情懷。以上兩首詩前者側重表現志向的崇高,后者側重表現志向的純潔,很具有代表性。
(四) 由月引發對宇宙永恒,人生短暫的慨嘆。古人對月遐思飄渺,想到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不禁慨嘆萬千。
于是有了“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灑脫;有了“古人今日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豁達。
有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超脫。
再如張若虛的千古絕唱《春江花月夜》中點睛之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句包含了作者由月而引發的對宇宙終極意義的思考和對人類個體命運稍縱即逝的慨嘆。江月年年相似,個體的人的存在相比之下卻如此短暫,詩人將兩者濃縮于同一個畫面,使人由人類的個體命運想到了人類整體的命運。
人類何時來,又何時去,這一問,問了千古,成為關于人類命運、宇宙命運終極意義的永久命題。了解了月亮的特殊意義,每逢佳節,舉頭望月,也許它會顯得更加明亮。
月亮的美稱與雅號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亮的美稱與雅號與“兔”有關1、玉兔。神話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
如唐代韓琮《春愁》:“金烏長飛玉兔走。”2、顧兔。
月亮的別名。南朝梁何遜《七召·神仙》:“顧兔才滿,庭英紛而就落。”
3、冰兔。指月亮。
如唐代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
六、有關月亮的詩句急,急,急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鵲樓。 【望月有懷】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幾千古。
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雨后望月】李白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
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發明。
干戈知滿地,休照國西營。 【初月】杜甫 光細弦豈上,影斜輪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隱暮云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樓思殺人。
天邊長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團清影,銀河沒半輪。
誰家挑錦字,滅燭翠眉顰。 【月圓】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十六夜玩月】杜甫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對月】杜甫 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卷簾還照客,倚杖更隨人。 光射潛虬動,明翻宿鳥頻。
茅齋依橘柚,清切露華新。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夕望月】張九齡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
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
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海上生明月】朱華 皎皎秋中月,團圓海上生。
影開金鏡滿,輪抱玉壺清。 漸出三山?睿á枰緩漢帷K囟鴣⒁┤ィ諶等浦??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時堯砌下,蓂莢自將榮。 【雜曲歌辭·竹枝】李涉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中秋月二首】李嶠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
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月】駱賓王 云披玉繩凈,月滿鏡輪圓。
裛露珠暉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瀾。
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白居易 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閑皆道是東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 洛水高低兩顆珠。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
誠知亦有來年會,保得晴明強健無。 【秋霽豐德寺與玄貞師詠月】唐彥謙 露冷風輕霽魄圓,高樓更在碧山巔。
四溟水合疑無地, 八月槎通好上天。黯黯星辰環紫極,喧喧朝市匝青煙。
夜深獨與巖僧語,群動消聲舉世眠。 【詠月】李建樞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 【中秋月彩如晝,寄上南海從翁侍御】無可 海靜天高景氣殊,鯨睛失彩蚌潛珠。
不知今夜越臺上,望見瀛洲方丈無。 【中秋夜君山腳下看月】無可 洶涌吹蒼霧,朦?S吐玉盤。
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
來驅云漲晚,路上碧霄寬。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漸難。
棹飛銀電碎,林映白虹攢。 水魄連空合,霜輝壓樹干。
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中秋臺看月】無可 海雨洗煙埃,月從空碧來。
水光籠草樹,練影掛樓臺。 皓耀迷鯨口,晶熒失蚌胎。
宵分憑欄望,應合見蓬萊。 【中秋夜南樓寄友人】無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樓。
朗吟無綠酒,賤價買清秋。 氣冷魚龍寂,輪高星漢幽。
他鄉此夜客,對酌經多愁。 【中秋夜隴州徐常侍座中詠月】無可 隴城秋月滿,太守待停歌。
與鶴來松杪,開煙出海波。 氣籠星欲盡,光滿露初多。
若遣山僧說,高明不可過。 【中秋江驛示韋益】無可 莫惜三更坐,難銷萬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廣州城。 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
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 【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琦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七、關于月亮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這種膾炙人口的就不說啦,說幾個我很喜歡的吧。
1.采桑子
(宋)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2.點絳唇·閑倚胡床
(宋)蘇軾
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還知么。自從添個。風月平分破。
3.賦得自君之出矣
(唐)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3.絕句
(元) 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4.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清)納蘭性德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5.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
(宋)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番新。雙蛾只舊顰。
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我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八、關于月亮的詩句
水調歌頭①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 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⑥ 【注釋】 ①大曲《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
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②丙辰:熙寧九年(1076)。
蘇轍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 ④牛僧孺《周秦行紀》:“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馬光《溫公詩話》記石曼卿詩:“月如無恨月 長圓。”
⑥嬋娟:美麗的月光。 【簡析】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辟,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①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注釋】 ①舉:抬。 【簡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
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②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③只是朱顏改。
④問君能有幾多愁,⑤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 韻轉兩平韻。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臺階。
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的 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④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稱。
能:或作“都”、“那”、“還”、“卻”。 【簡析】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
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
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并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注釋】 玉簟(dian)秋:指時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簡析】 此詞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比起來,范詞較平實,李詞較靈活,她以"眉頭:、"心頭"對舉,以"才下"、"卻上"相應,便形成一條動蕩起伏的感情流波。
然而紅花需有綠葉相扶,沒有前文的鋪墊烘托,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
九、關于月的詩句 只要問句 急求
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么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
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月亮有疑問的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