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夕顏這兩個字的詩句
送人登第東歸 朝代:唐 作者:劉駕 體裁:五古 學古既到古,反求鑒者難。
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豈無家,終難成故山。
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 我皇追古風,文柄付大賢。
此時如為君,果在甲科間。 晚達多早貴,舉世咸為然。
一夕顏卻少,雖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煙。
高情懶行樂,花盛仆馬前。 歸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園。
香醪四鄰熟,霜橘千株繁。 肯憶長安夜,論詩風雪寒。
貌似有點牽強附會。
。 你看過源氏物語嗎?里面有一章名夕顏,里面有的: 1.心無旁物見君至,白露添光夕顏花。
2.寄情黃昏后,待看夕顏花。 3.枉費彼時展夕顏,換得一副朦朧臉。
三句不是在一起的。
二、有夕顏二字的詩或者詞
送人登第東歸朝代:唐 作者:劉駕 體裁:五古 學古既到古,反求鑒者難。
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海畔豈無家,終難成故山。
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我皇追古風,文柄付大賢。
此時如為君,果在甲科間。晚達多早貴,舉世咸為然。
一夕顏卻少,雖病心且安。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煙。
高情懶行樂,花盛仆馬前。歸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園。
香醪四鄰熟,霜橘千株繁。肯憶長安夜,論詩風雪寒。
貌似有點牽強附會。
。 你看過源氏物語嗎?里面有一章名夕顏,里面有的:1.心無旁物見君至,白露添光夕顏花。
2.寄情黃昏后,待看夕顏花。3.枉費彼時展夕顏,換得一副朦朧臉。
三句不是在一起的。
三、帶“夕顏”這兩個字的詩句有哪些
1、一夕顏卻少 (唐)劉駕 《送人登第東歸》 2、碧發丹顏日夕非 (宋)晁補之 《答趙滋主簿》 3、顏貌非故夕 (宋)何夢桂 《三用韻》 4、朝販夕售顏忸怩 (宋)李流謙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5、清商一夕破愁顏 (宋) 林景熙 《立秋日作》 6、何妨終夕對孱顏 (宋)吳芾 《和蔣宣卿韻》 7、一夕阻開顏 (宋) 項安世 《中秋不見月》 8、夕陰慘我顏 (宋)趙蕃 《晚立有作》 9、夕見安期顏似玉 (明)于慎行 《上云樂》 10、日夕自怡顏 (明) 袁凱 《鄒園十詠 松壑》。
四、甄嬛傳王爺為夕顏花作的詩
【白露濡兮夕顏麗,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夕顏華兮芳馥馥,薄暮昏暗總朦朧,如何窺得兮真面目。
】甄嬛傳的小說版明確注明夕顏是葫蘆花,而且引用的這首詩其實是《源氏物語》卷四的一段和歌,是眾多《源氏物語》中譯本中第一個正式出版的全中文譯本林文月先生的譯本:“白露濡兮夕顏麗,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和“夕顏華兮芳馥馥,薄暮昏暗總朦朧,如何窺得兮真面目?”這兩句,但甄嬛傳的作者不解其意,估計覺得好聽就隨意附和到書中。
實際上這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的和歌,第一段的隱語是【(女)夕陽下帶露的葫蘆花格外美麗,想來是我心中想念的那個人已經到來。】第二段的隱語是【(男)暮色四合,遙遙一瞥又看不清楚,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你等待的那個人呢?】,也就是希望能進入室內,與女子會面的意思。
《甄嬛傳》的作者將這兩首和歌編進甄嬛與玄清(也就是影視劇里的果郡王)相遇的場景里,仔細閱讀上面對兩首和歌的注解,不難發現用在《甄嬛傳》中就不合適了,很有邀約、挑逗意味呢~~~~~~甄嬛傳影視劇版里用的是牽牛花,不過有一種說法是劇務臨時找不到白色的葫蘆花,所以用了近似的牽牛花,牽牛花應該叫朝顏。夕顏和朝顏都是日本人的叫法,早在一千多年前,有一部號稱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的書中就有夕顏和朝顏,那本書的名字叫《源氏物語》,第四卷的題目就是《夕顏》,其中有兩個注解(引用豐子愷譯本中的注解),其一:瓠花或葫蘆花,日本稱為夕顏。
其二:朝顏即牽牛花。另,在《源氏物語》中,夕顏和朝顏不僅是植物,同樣也是兩位女性,此二人各方面都完全相反。
夕顏出身官宦,可父母早亡,家道中落,雖沒什么特點,但為人柔順,虜獲了當時兩大貴公子的心,可惜年僅十九歲就暴斃于一座荒宅陋室之中(實際上,在源學界歷來就有人認為夕顏實際上是個暗娼)。朝顏是親王之女,地位高貴,卻從始至終拒絕了小說男主人公的求愛,終生未嫁。
既然說了夕顏花的兩句和歌,那么就再介紹一句有關朝顏花的和歌吧,同樣也是林文月譯本《源氏物語》卷四的“朝顏綻兮嬌楚楚,見異思遷雖未當,情難自禁兮欲摘汝。”雖然葫蘆花(也就是夕顏花)號稱夕開朝落,其實種過葫蘆的人都知道,只要光線合適,就算是早上、正午也可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