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意思是什么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意思是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火燒不起來。
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原意思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
后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全部做好,等待行動。 擴展資料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典故溯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語故事 曹操打敗袁紹,統一北方以后,于公元208年,曹操率領80萬大軍駐扎在長江中游的,準備進攻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統一天下。 當時,劉表已經病死,他的兒子劉琮懦弱無能,不戰而降。
公元208年,曹操收編了劉表部眾,號稱80萬大軍向長江推進,駐扎在長江中游的赤壁,企圖打敗劉備以后,再攻打孫權。 這時候,劉備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駐守。
他聽到曹操大軍南下,決定把人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曹操趕到襄陽,聽說劉備向江陵撤退,又打聽到劉表在江陵積了大批軍糧,怕被劉備占去,于是親自率領五千輕騎兵追趕劉備。
劉備的人馬,被追來得曹操的騎兵沖殺得七零八亂。 被曹軍大敗后,在退軍途中劉備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想說服孫權一起抵抗曹操。
正好孫權怕荊州被曹操占領,也想和劉備一起抗曹。 諸葛亮對孫權說:“劉將軍雖然敗了一陣,但是還有水軍二萬。
曹操兵馬雖然多,遠道追來,兵士也已經筋疲力盡。再說,北方人不習慣水戰,荊州的人對他們不服。
只要我們協力同心,一定能夠打敗曹軍。”孫權聽了大喜,于是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將,率3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5萬人沿著長江西進,迎擊曹軍。
當時,孫權和劉備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將廣,處于壓倒性優勢。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和孫權的大將周瑜,商討破敵良策,兩人不謀而合,都主張只有火攻,才能打敗曹操。
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將領蔡瑁、張允。周瑜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
周瑜又打黃蓋,讓這老將用“苦肉計”去詐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沖向曹營,發起火攻。
可等一切都準備好后,周瑜卻發現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這時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如果用火攻,不但燒不著曹操,反而會燒到自己的頭上,只有刮東南風才能對曹軍發起火攻。
周瑜憂急成病,臥床不起。只有軍師諸葛亮心中有數。
他自稱有個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四句韻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一看,大吃一驚,心想: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諸葛亮猜中,便請教破敵之策。
諸葛亮有豐富的天文氣象知識,他預測到近期肯定會刮幾天東南風,就對周瑜說:我有呼風喚雨的法術,借給你三天三夜的東南大風,你看怎樣?周瑜高興地說:“不要說三天三夜,只一夜東南大風,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準備,等候諸葛亮借來東風,馬上進兵。
諸葛亮讓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壇,然后登壇燒香,口中念念有詞,裝作呼風喚雨的樣子。 半夜三更,忽聽風響旗動,周瑜急忙走出軍帳觀看,真的刮起了東南大風,他連忙下令發起火攻。
黃蓋借著風勢帶船猛沖進曹軍水寨放火。曹軍的船陣很快地都燒了起來。
一眨眼工夫,已經燒成一片火海。水寨燒了不算,岸上的營寨也著了火,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大半。
赤壁一戰,曹操損失慘重。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參考資料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百度百科。
二、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的古文
卻說周瑜立于山頂,觀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鮮血,不省人事。
左右救回帳中。 諸將皆來動問,盡皆愕然相顧曰:“江北百萬之眾,虎踞鯨吞。
不爭都督如此,倘曹兵一 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報吳侯,一面求醫調治。 卻說魯肅見周瑜臥病,心中憂悶,來見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
孔明曰:“公以為何 如?”肅曰:“此乃曹操之福,江東之禍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醫。”
肅 曰:“誠如此,則國家萬幸!”即請孔明同去看病。肅先入見周瑜。
瑜以被蒙頭而臥。肅 曰:“都督病勢若何?”周瑜曰:“心腹攪痛,時復昏迷。”
肅曰:“曾服何藥餌?”瑜 曰:“心中嘔逆,藥不能下。”肅曰:“適來去望孔明,言能醫都督之病。
現在帳外,煩來 醫治,何如?”瑜命請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連日不晤君顏,何期貴體不 安!”瑜曰:“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云,人又豈能料 乎?”瑜聞失色,乃作呻吟之聲。
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覺煩積否?”瑜曰:“然,”孔明 曰:“必須用涼藥以解之。”瑜曰:“已服涼藥,全然無效。”
孔明曰:“須先理其氣;氣 若順,則呼吸之間,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順氣,當服何 藥?”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氣順。”
瑜曰:“愿先生賜教。”孔明索紙筆,屏 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寫畢,遞與周瑜 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見了大驚,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實情 告之。”
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將用何藥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賜教。”孔明曰: “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
都督若要東南風時,可于南屏 山建一臺,名曰七星壇:高九尺,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圍繞。亮于臺上作法, 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風,大事可 成矣。
只是事在目前,不可遲緩。”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風,至二十二日丙寅風 息,如何?”瑜聞言大喜,矍然而起。
便傳令差五百精壯軍士,往南屏山筑壇;撥一百二十 人,執旗守壇,聽候使令。 孔明辭別出帳,與魯肅上馬,來南屏山相度地勢,令軍士取東南方赤土筑壇。
方圓二十 四丈,每一層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層插二十八宿旗:東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 房、心、尾、箕,布蒼龍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虛、危、室、壁,作玄武之 勢;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婁、胃、昴、畢、觜、參,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紅旗,按井、 鬼、柳、星、張、翼、軫,成朱雀之狀。
第二層周圍黃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 立。上一層用四人,各人戴束發冠,穿皂羅袍,鳳衣博帶,朱履方裾。
前左立一人,手執長 竿,竿尖上用雞羽為葆。以招風信;前右立一人,手執長竿,竿上系七星號帶,以表風色; 后左立一人,捧寶劍;后右立一人,捧香爐。
壇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寶蓋、大戟、長 戈、黃鉞、白旄、朱幡、皂纛,環繞四面。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來到壇前。
分付魯肅 曰:“子敬自往軍中相助公瑾調兵。倘亮所祈無應,不可有怪。”
魯肅別去。孔明囑付守壇 將士:“不許擅離方位。
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
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眾 皆領命。
孔明緩步登壇,觀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爐,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壇入帳中少 歇,令軍士更替吃飯。
孔明一日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卻并不見有東南風。
且說周瑜請程 普、魯肅一班軍官,在帳中伺候,只等東南風起,便調兵出;一面關報孫權接應。黃蓋已自 準備火船二十只,船頭密布大釘;船內裝載蘆葦干柴,灌以魚油,上鋪硫黃、焰硝引火之 物,各用青布油單遮蓋;船頭上插青龍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帳下聽候,只等周瑜號令。
甘寧、闞澤窩盤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飲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圍盡是東吳軍馬,把得 水泄不通:只等帳上號令下來。周瑜正在帳中坐議,探子來報:“吳侯船只離寨八十五里停 泊,只等都督好音。”
瑜即差魯肅遍告各部下官兵將士:“俱各收拾船只、軍器、帆櫓等 物。號令一出,時刻休違。
倘有違誤,即按軍法。”眾兵將得令,一個個磨拳擦掌,準備廝 殺。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風不動。瑜謂魯肅曰:“孔明之言謬矣。
隆冬之時,怎 得東南風乎?”肅曰:“吾料孔明必不謬談。”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
瑜 出帳看時,旗腳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瑜駭然曰:“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 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
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急喚帳前護軍校尉丁 奉、徐盛二將:“各帶一百人。
徐盛從江內去,丁奉從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壇前,休問 長短,拿住諸葛亮便行斬首,將首級來請功。”二將領命。
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蕩開棹 槳;丁奉上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駒:往南屏山來。于路正迎著東南風起。
后人有詩曰: “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
三、說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開放分類: 成語、典故、詞匯、三國、國學詞目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發音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釋源:《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說解: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后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動。
示例:我們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機器一來,馬上就可以安裝了。典故:公元208年,曹操率領80萬大軍駐扎在長江中游的赤壁,企圖 打敗劉備以后,再攻打孫權。
劉備采用聯吳抗曹之策,與吳軍共同抵抗曹操。當時,孫權和劉備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將廣,處于壓倒性優勢。
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和孫權的大將周瑜,商討破敵良策,兩人不謀而合,都主張只有火攻,才能打敗曹操。可等一切都準備好后,周瑜卻發現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
這時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如果用火攻,不但燒不著曹操,反而會燒到自己的頭上,只有刮東南風才能對曹軍發起火攻。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實現,急得口吐鮮血,病倒在床上,名醫、良藥都治不好他的病。
這時諸葛亮去探望周瑜,問他為何得病。周瑜不愿說出實情,就說:“人有旦夕禍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 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著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怎能預料到呢?”周瑜聽到詣葛亮話中有話,非常驚訝,就問有沒有治病的良藥。
諸葛亮說:“我有個藥方,保證治好您的病。”說完,寫了16個字,遞給周瑜。
這16個字是: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周瑜一看,大吃一驚,心想:“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諸葛亮猜中,便請教破敵之策。
諳葛亮有豐富的天文氣象知識,他預測到近期肯定會刮幾天東南風,就對周瑜說:“我有呼風喚雨的法術,借結你三天三夜的東南大風,你看怎樣?”周瑜高興他說:“不要說三天三夜,只一夜東南大風,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準備,等候諸葛亮借來東風,馬上進兵。諸葛亮讓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壇,然后登壇燒香,口中念念有詞,裝做呼風喚雨的樣子。
半夜三更,忽聽風響旗動,周瑜急忙走出軍帳觀看,真的刮起了東南大風,他連忙下令發起火攻。 周瑜部將黃蓋,率領火船向曹操水寨急駛,當火船靠近曹軍水寨時;一聲令下,士兵們順風放火。
風助火勢,火借風威,把曹營的戰船燒個一干二凈,岸上的營寨也被燒著,兵馬損失不計其數。在煙火彌漫中,曹操倉皇逃命,從小道退回許昌。
四、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替代詩句都有哪些
劍客 / 述劍
作者: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白話譯文
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
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
《劍客》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全詩率意造語,直吐胸臆,語句簡捷,感情強烈。“十年磨一劍”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這劍自然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試”,即非常鋒利的寶劍還沒有用過,便有“躍躍欲試”之意。“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即今天把它拿出來給您看,目的是如果您告訴我天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我就可以仗劍扶危。此處的“劍”,用的是比喻象征意義,托物言志,抒寫作者十年寒窗,磨煉才干的生涯和遠大的理想抱負。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意思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