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寒夜的詩句
惜分飛·寒夜
朝代:清代
作者:吳綺
原文:
昨晚西窗風料峭,又把黃梅瘦了。人被花香惱,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來凍云如曉。誰信多情道,相思漸覺詩狂少。
注釋
①料峭:風寒貌。
②“誰信”句:猶口語“誰講(我)多情”,實為反語。
賞析
此詞詠寒夜之苦,故首句點出“昨晚”。次敘夜起看天,鶴唳空庭,霜月凍云,只覺滿目凄涼。心中愁結,遂致詩興全無。“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有“此恨綿綿”之痛。全詞幽怨含蓄,表現了作者“驚才絕艷”。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字詞解釋:
竹爐: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著的火爐。
湯沸:熱水沸騰。
作品翻譯: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作品賞析:
1,善用襯托(或映襯、陪襯):因有梅花的陪襯,窗前月才別有一番韻味,不僅是嗅覺,視覺上也使人大覺不相同。
2、巧用暗示(或喻示、雙關):“才有梅花”與朋友夜訪相呼應,梅花又象征了友誼的高雅芬芳。
3、鋪有細節(或鋪墊、渲染):寒夜客訪、主家火紅,賓客情重兩相顧及,知人情之暖,勝過冬夜之寒。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二、找寒夜的詩句
【原文】
寒夜
[宋]杜耒(lěi)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賞析】
這首詩因為被《千家詩》選入,所以流傳很廣,幾乎稍讀過些古詩的人都能背誦,“寒夜客來茶當酒”,幾被當作口頭話來運用。常在口頭的話,說的時候往往用不著思考,脫口而出,可是細細品味,總是有多層轉折,“寒夜客來茶當酒”一句,就可以讓人產生很多聯想。首先,客人來了,主人不去備酒,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無時夜敲門”,主人不必專門備酒,也不必因為沒有酒而覺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興趣出門訪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與主人定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雅興,情誼很深,所以能與主人寒夜煮茗,圍爐清談,不在乎有酒沒酒。
前兩句,詩人與客人夜間在火爐前,火爐炭火剛紅,壺中熱水滾滾,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著芳香的濃茶,向火深談;而屋外是寒氣逼人,屋內是溫暖如春,詩人的心情也與屋外的境地迥別。三、四句便換個角度,以寫景融入說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進了陣陣寒梅的清香。這兩句寫主客在窗前交談得很投機,卻有意無意地牽入梅花,于是心里覺得這見慣了的月色也較平常不一樣了。詩人寫梅,固然有贊嘆梅花高潔的意思在內,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尋常一樣窗前月,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談,這氣氛可就與平常大不一樣了。
詩看似隨筆揮灑,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耐人尋味。宋黃升《玉林清話》對三、四句很贊賞,并指出蘇泂《金陵》詩“人家一樣垂楊柳,種在宮墻自不同”與杜耒詩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說真正讀出了詩外之味。
【作者簡介】
杜耒(?——1225),南宋詩人。字子野,號小山,南城(今屬江西)人。嘗官主簿,后入山陽帥幕,理宗寶慶三年卒。
三、1.《寒夜》中詩人見到寒夜里的客人后心情怎樣,結合詩歌作答
1.冷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此乃宋朝杜小山的一首詩,名《冷夜》。
寒夜客來,爐火初紅,掃雪煮茶,良朋知己,圍爐品茗,賞月下梅,真乃令人向往之雅趣!
古人有刎頸之交,忘機之友,掬誠以待,可以“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覺“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繁忙的現代人,當“寒夜客來”時,大概只有是,“我倦欲眠君且往”,“有事回頭電話聯絡”再說吧。難怪活在當下的我們,時時感嘆“知音難覓”
宋人杜耒《冷夜》有“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之句。寒夜朔風,擁被難眠,突有故人到訪,披衣而起,倒屐相迎,然廚下無余肴,柜中無陳釀,于是鏟雪融水,發火煮茶。茅舍外雪壓寒枝悄然自墜,竹爐里松炭星火四濺有聲,釜中茶湯魚眼乍現,此時風寧月朗,更有數點疏梅映窗,又是另一種境界。
2.年齡加年齡=2x
年齡減年齡=0
年齡乘年齡=x^2
年齡除年齡=1
2x+0+x^2+1=100
x^2+2x-99=0
(x+11)(x-9)=0
x1= -11(舍) x2=9
所以小林9歲
四、找寒夜的詩句
【原文】寒夜[宋]杜耒(lěi)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賞析】這首詩因為被《千家詩》選入,所以流傳很廣,幾乎稍讀過些古詩的人都能背誦,“寒夜客來茶當酒”,幾被當作口頭話來運用。
常在口頭的話,說的時候往往用不著思考,脫口而出,可是細細品味,總是有多層轉折,“寒夜客來茶當酒”一句,就可以讓人產生很多聯想。首先,客人來了,主人不去備酒,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無時夜敲門”,主人不必專門備酒,也不必因為沒有酒而覺得怠慢客人。
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興趣出門訪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與主人定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雅興,情誼很深,所以能與主人寒夜煮茗,圍爐清談,不在乎有酒沒酒。前兩句,詩人與客人夜間在火爐前,火爐炭火剛紅,壺中熱水滾滾,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著芳香的濃茶,向火深談;而屋外是寒氣逼人,屋內是溫暖如春,詩人的心情也與屋外的境地迥別。
三、四句便換個角度,以寫景融入說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進了陣陣寒梅的清香。
這兩句寫主客在窗前交談得很投機,卻有意無意地牽入梅花,于是心里覺得這見慣了的月色也較平常不一樣了。詩人寫梅,固然有贊嘆梅花高潔的意思在內,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
尋常一樣窗前月,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談,這氣氛可就與平常大不一樣了。詩看似隨筆揮灑,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耐人尋味。
宋黃升《玉林清話》對三、四句很贊賞,并指出蘇泂《金陵》詩“人家一樣垂楊柳,種在宮墻自不同”與杜耒詩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說真正讀出了詩外之味。【作者簡介】杜耒(?——1225),南宋詩人。
字子野,號小山,南城(今屬江西)人。嘗官主簿,后入山陽帥幕,理宗寶慶三年卒。
五、描寫寒夜的句子
1、唐代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釋義: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2、清代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釋義:柳絮楊花隨風飄到哪里去了呢?原來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殘了。五更時分夜闌風寒,這株柳樹也顯得凄冷蕭疏。皎潔的明月無私普照,不論柳樹是繁茂還是蕭疏,都一般關懷。
最是在繁茂的柳絲搖落的時候,我更免不了回憶起當年的那個女子。夢里又見當年和她幽會的情景,但是好夢易斷,斷夢難續。遂將愁思寄給西風,可是,再強勁的西風也吹不散我眉間緊鎖的不盡憂愁。
3、唐代李益《從軍北征》: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釋義: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抬起頭來望著東升的月亮。
4、宋代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釋義:白雪皚皚,滿眼銀色世界。就在這銀色的世界里,一樹寒梅點綴其間。那覆雪懸冰的梅枝,晶瑩剔透,別在枝頭的梅花,豐潤姣潔。就是從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們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綻,嬌美可憐,芳氣襲人,就像庭院里剛剛出浴,換了新妝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愛,她憐愛這嬌艷的梅花,作為陪襯,才讓月光這樣皎潔清澈,玲瓏剔透,灑滿大地。讓我們舉杯開懷暢飲吧,值此花好月圓雪白的良宵,品酒賞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競艷,誰也遜色于梅花呀。
5、元代白樸《天凈沙·冬》: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釋義: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六、描寫睡眠的詩句
描寫睡眠的詩句有: 1、宋·陸游《題老學庵壁》: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
譯文:太平世界,百姓安樂,沒有煩惱,而我卻衰老得形容枯槁,睡不著覺。 2、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譯文: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3、宋·方回《不寐十首》:清寒雪夜天,欹枕暗燈前。總為多思慮,常令少睡眠。
譯文:在下著雪的寒冷的夜晚,我在昏暗的燈前躺在枕頭上。因為想得太多,總是睡不好。
4、先秦·《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譯文: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5、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擴展資料: 歷代詩人很重視睡眠,并常常寫到詩里。唐代白居易詩云:“旦暮兩蔬食,日中一閑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表達了作者對粗茶淡飯,安貧樂道生活的向往。的確,人生一世,只要吃好睡好,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七、1.《寒夜》中詩人見到寒夜里的客人后心情怎樣,結合詩歌作答
1.冷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此乃宋朝杜小山的一首詩,名《冷夜》.寒夜客來,爐火初紅,掃雪煮茶,良朋知己,圍爐品茗,賞月下梅,真乃令人向往之雅趣!古人有刎頸之交,忘機之友,掬誠以待,可以“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覺“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繁忙的現代人,當“寒夜客來”時,大概只有是,“我倦欲眠君且往”,“有事回頭電話聯絡”再說吧.難怪活在當下的我們,時時感嘆“知音難覓”宋人杜耒《冷夜》有“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之句.寒夜朔風,擁被難眠,突有故人到訪,披衣而起,倒屐相迎,然廚下無余肴,柜中無陳釀,于是鏟雪融水,發火煮茶.茅舍外雪壓寒枝悄然自墜,竹爐里松炭星火四濺有聲,釜中茶湯魚眼乍現,此時風寧月朗,更有數點疏梅映窗,又是另一種境界.2.年齡加年齡=2x年齡減年齡=0年齡乘年齡=x^2年齡除年齡=12x+0+x^2+1=100x^2+2x-99=0(x+11)(x-9)=0x1= -11(舍) x2=9所以小林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