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勵少年努力的詩句有什么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代李白《行路難》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代蘇軾《稼說送張琥》 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后慢慢地釋放出來。
3、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杜荀鶴《小松》 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
4、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宋代陸游《書憤》 我的壯心并沒有同年歲一起衰老消亡,縱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5、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代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二、鼓勵少年努力的詩句
1、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釋義: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詩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代·顏真卿《勸學》
釋義: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3、詩句: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出自:唐代·杜甫《柏學士茅屋》
釋義: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4、詩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出自: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釋義: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5、詩句: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出自:宋代·朱熹《偶成》
釋義: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三、勉勵少年的詩詞
勉勵少年的詩詞包括:
1、唐代孟郊《勸學》
原文: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2、唐末五代十國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原文: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一樣珍貴。
若不是被來往行人贊賞的逗笑打斷了思緒,我正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呢。
3、唐代樂府詩《金縷衣》
原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譯文:
我勸你不要愛惜榮華富貴,一定要愛惜少年時光。
就像那盛開枝頭的鮮花,要及時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4、唐代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原文: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譯文:
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亂紛紛。故鄉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臺中的墨汁好像發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5、漢樂府詩《長歌行》
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6、南宋朱熹《偶成》
原文: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7、唐代杜甫《柏學士茅屋》
原文: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于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云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四、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的古詩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杜甫
紈绔不餓死,懦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勸 學》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有關詩句: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一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一一荀子《勸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一屈原《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一一屈原《離騷》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一一《史記.陳涉世家》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一《后漢書.陳蕃傳》
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供參考。
五、寫激勵少年的古詩詞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生。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穿
六、鼓勵別人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詩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坤《呻吟語·應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